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为啥说仅仅用码头城市形容重庆和武汉是远远不够的! 历史底蕴深厚

2023-04-14 07:54分类: 重庆文化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人们形容重庆和武汉,往往喜欢用“码头城市”这四个字来概括,再问,便没话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码头城市”这四个字是一种刻板印象,就像想到山西就是煤矿,想到东北就是澡堂子,想到新疆就是切糕。

  重庆和武汉都是历史悠久的城市。重庆在2000多年前就是巴国统治的核心区域,所谓巴蜀,重庆是巴文化的核心区,而成都是蜀文化的核心区,两地的历史文化泾渭分明。

  原因便在重庆和成都地处不同的地理单元。四川盆地内部被南北走向的龙泉山、菳华山切割成成都平原、川中丘陵和川东平行岭谷三大地理单元,成都地处川西平原,而重庆则在川东岭谷。

  人文地理是自然地理的延伸,所以有“蜀出相,巴出将”的说法,成都所处的平原地区,沃野千里,土地肥沃,古代是农业社会,成都相比重庆有天然的优势,因为物产更为丰富,经济更加发达,所以成都文化和教育事业也更兴盛,蜀出相是名副其实的。

  重庆山区多,向来是军事重镇,历史上很多经典战役在重庆打响,最出名的大概是南宋和元的对抗,在钓鱼城斗争数十年。

  随着历史的发展,到了宋代,重庆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由单一的军事重镇,发展为集转运中心、军事要地、商业重镇为一体的城市,发展为西南地区的两大都会之一。

  核心原因便在于全国经济中心在宋代完成了,且南宋时期都城由北方的汴梁(现开封)转移到南方的临安(现杭州)蜀地和外界连通的最重要通道,由连接川陕南北向的蜀道变更为东西向的长江水道。重庆变得史无前例的重要,在往后的数个世纪,随着长江沿线城市的开发力度不断提升,这一重要性还在不断提高。

  尤其是到了近代,因为轮船和现代桥梁技术的普及,川江水流湍急,动辄船毁人亡的现象大幅度减少,川江得到了畅通。重庆也第一次跨过渝中半岛,发展到对岸,成为一座跨江发展的超大型城市。

  长江和嘉陵江共同塑造出来的大码头是重庆发展史不能忽略的一部分,但是码头代表的拉纤、拉货、搬货、拉人力车,“千里不要柴和米,万里不要电灯油”的袍哥人家,这些往昔的意象全部消失了,现在的重庆更加综合,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商业之都,旅游之都,文化之都。

  武汉也是一样,武汉的历史和码头交织,是唐代李白口中的“万舸此中来,连帆下扬州”,鄂州(现武昌)的江面上帆船密密麻麻,俨然是长江中游的大码头。而晚清的汉口则更加是大码头了,号称“直追沪上,驾乎津门”,仅次于上海,超过天津,是周边多个省份的盐、大米、茶、布匹等大宗商品的转运中心,以及由巨大的贸易量而带来的区域经济中心地位。

  但码头城市只能代表武汉的过去,码头工人早就卷起了裤腿,走进了现代化的工厂和写字楼。现在的武汉经过元代以来的数个世纪的发展,由湖北的政治中心,发展为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东湖之畔的湖北省博物馆集合楚国八百年的精华,黄鹤楼成为湖北的象征。

  重庆和武汉都不只有一面,码头文化塑造了过去的城市气质,人们做事风风火火,吃着火锅、热干面、面窝等当时的廉价且高热量的食物。

  现在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大幅推进,移民开始占据主体,城市的文化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有了更加多元的文化,所以再简单以码头城市和码头文化来概括是不妥的,你赞同这一看法吗?欢迎留言交流!#重庆#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2022上半年重庆市属事业单位遴选拟聘公示(市文化旅游委)

下一篇:重庆各藏馆354件“镇馆之宝”亮相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