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歌声飞出心窝窝——金融支持云南怒江乡村振兴纪实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初春的怒江,处处焕发着生机与活力。一个个村寨绿意盎然,一处处庭院整洁有序,一盏盏路灯照亮夜空,一张张笑脸荡漾着新生活的幸福与吉祥。
曾经的云南怒江,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农业全靠刀耕火种。近年来,当地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心连心、手挽手,勇担责任,积极做好“山”“水”文章,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现代化创富之路。
怒江是典型的边疆少数民族聚居自治州,境内居住着傈僳族、怒族、普米族、独龙族等22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94%左右。
清晨,傈僳族和大嫂去买菜,出门时总是问一下普米族大妈需不需要捎点什么东西;怒族大哥送小孩上学时,顺便把邻居家的白族小姑娘一起送到学校……在怒江州泸水市和谐社区易地扶贫搬迁点,来自不同地区的搬迁群众互帮互助互爱,绘就了一幅各族群众水乳交融的生动画卷。
自2016年启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工作以来,如何将各民族群众融于一体、让他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一直是农行云南怒江分行思考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探索,该行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根本任务,将民族团结创建融入日常金融服务工作中,探索出“用制建模型,教育促团结”“用心惠民生,发展促团结”“用情包万象,融合促团结”“用行树形象,服务促团结”四条经验,先后被怒江州政府命名为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和怒江州民族团结先进单位。
从“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到整体脱贫致富,怒江州一步跨千年。截至2021年年底,超过10万贫困群众从千山万壑中“下山进城入镇”,走向新居新业新生活。为了发挥金融在民族团结中的作用,人行怒江中支联合怒江农信联社、农行怒江分行等金融机构,在全州67个安置点探索完善帮扶举措,持续做好搬迁群众增收致富的“后半篇文章”。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如果说易地扶贫搬迁是一场攻坚战,那么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就是一场持久战。走进贡山县易地帮扶搬迁安置点幸福社区,傈僳族小伙子和利华正在指导培训新来的工人,他告诉记者:“天诚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是贡山县帮扶办用两个村委会的村集体资金投资建设的帮扶车间,已经经营两年,工人基本上都是幸福社区住户。”为维持经营和增加厂房设备,2021年公司向农行贡山支行申请了15万元个人助业贷款。
在民族团结进步之路上,广大金融机构同心协力,胸怀凌云之志,脚踩厚实沃土,扬帆起航。
清澈如镜的独龙江,从北向南一路穿越大峡谷,江上横跨一座座彩虹公路桥和吊桥,江畔的村寨一个个房屋布满彩虹线条,这里被称为“西南秘境”,是全国唯一的独龙族聚居地——贡山县独龙江乡。
清晨,独龙江乡熊当村被绵绵细雨和浓浓白雾包裹,宛如世外桃源。小小村庄山林野趣、曲径通幽,处处展现出浓厚的民族风情。滇巴客栈位于熊当村村口,主供乡土农家菜、乡野菜,有简单的住宿设施。2022年,农行贡山支行在此设立了惠农支付点,让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办理基础的金融业务。我们到达时,店主李文伟正熟练地办理现金兑换业务。认出农行工作人员后,他立刻切换普通话热情地打招呼。“村里使用现金的人还有不少,需要现金的时候,我们就会来滇巴客栈兑换。”正在办理业务的村民笑着向记者解释道。农行贡山支行员工李建斌感慨地说:“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没有现代金融的概念,国家发的补贴款打到卡里,老百姓特别淳朴,把密码都告诉银行员工,请求帮忙支取。现在再看,手机、机具操作得熟练极了。”
李建斌长期服务独龙江群众,他向记者讲述了农行和独龙江的渊源,“1956年,为更好地支持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国家在独龙江乡设立了农行营业所,由于多种原因后来撤销了,但农行并没有忽视独龙江群众的金融需求,近几年反而加大了金融扶持力度”。回忆起上世纪九十年代金融服务时的情景,他说:“那时候没有公路,每次都是三个人结伴,一个扛枪,一个背干粮,一个背现金。进独龙江要走三天,出独龙江再走三天,随时可能会遇到黑熊和毒蛇。”言语间,他指向远处的独龙江公路隧道,“2014年这条隧道通车后,进入独龙江只需要三个小时”。
“你出不来,那我进来”,这是农行贡山支行的做法。他们克服交通不便、条件恶劣等困难,走遍了直过民族聚居区的村村寨寨、田间地头,设立普惠金融服务站7个,惠农支付服务点7个,实现行政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彻底填补了独龙江金融的空白;推出了多种贷款模式,支持独龙江群众增收致富;开展城乡医疗保险费代收业务,普及金融知识;为独龙江中心小学出资打造“智慧教育”校园云平台……
怒江州山高谷深、地势险峻,很多村寨分布在崇山峻岭之中,人居环境恶劣,贫困与山区犹如“孪生姐妹”相伴而行,曾经怒江的贫困发生率高达56%。冲出贫困阴霾,实现致富奔小康,是怒江各族人民最迫切的愿望。
越是在贫困、偏远的地方,基础的金融服务越是不能少。建行以金融科技为支撑,打造新金融服务载体,下沉服务,主动到没有营业机构的村设立“裕农通”服务点;怒江农信社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服务全州80%的常住人口和98%的农户;农行怒江分行累计投入约3000万元,在全辖行政村布设“惠农通”工程服务点565个,累计办理查询业务142万次、惠农支付交易业务140万笔,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联网代征工作,惠及怒江40万贫困百姓。
春风沉醉,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老姆登村热闹非凡。夜幕降临,150客栈的庭院里,又一次燃起了熊熊篝火,数不清这是郁伍林第几次唱《歌声飞出心窝窝》(怒族民歌)。
被誉为“云端上的村庄”的老姆登村,与高黎贡山的皇冠山遥相呼应。怒江,从村子脚下流过。长久以来,老姆登村因山高水深拥有别样美丽,也由于同样的原因与世隔绝。
“小时候没鞋穿,放牛和砍柴时,脚经常被扎得流血。”郁伍林回忆,“最难熬是夏末秋初,农作物青黄不接时就断粮,只能靠亲戚接济,吃上口玉米都是好的。不只是我家,整个老姆登都这样。”21世纪初,郁伍林决定开设民宿,从8张床位干起。2017年,郁伍林从农行贷款100万元,建起了第二家客栈。如今,郁伍林成为当地百姓的授业人,他的乡村旅游之路越走越宽。
2019年,“美丽公路”建成通车,为怒江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越来越多的游客自驾前来探幽。游客来了,火爆的不仅是客栈,茶叶、蘑菇、土鸡也被抢购一空,山货出山带动了乡亲们增收致富;达比亚、哦得得、怒族仙女节……几近凋零的怒族文化又“活”了起来。
2022年8月,在“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怒江专场发布会上,怒江州提出要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加快推进以旅游业、特色产业为代表的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为了促进高质量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各大金融机构争先恐后、措施频发。工行怒江分行创新推出“工银兴农贷”,为农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小微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在线融资;平安银行连续多年投入各类扶贫贷款、乡村振兴贷款共计6亿元,帮扶老姆登村茶产业发展;农行怒江分行通过农户小额贷款、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创业担保贷款等多种金融产品支持中华蜂、重楼、草果、羊肚菌、核桃等多种特色产业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在经济落后的地方,需要用慈善、帮扶等方式拉动发展。
在怒江峡谷的深处,云雾中的村落若隐若现。位于峡谷中的贡山县蜂之联生物科技公司负责人陈荣华告诉记者,公司的土蜂蜜来源主要是周边的蜜蜂养殖户,但因为怒江交通不便,蜂蜜运输成本太高,企业难以承担。近年来,在政府支持政策和各家金融机构的消费帮扶下,公司的销售情况逐步向好。
建行云南分行开通了 “善融商务”平台,其中怒江有16户商户入驻,通过带动全行员工和社会爱心人士购买产品,将更多流量转化为消费帮扶成交量;农行怒江分行与上海分行结对帮扶怒江,深入开展消费扶贫,采用直播带货、云签约等新兴手段,做出消费扶贫成效。
针对怒江基础设施落后、自然灾害频发、人们思想观念陈旧等情况,人行怒江中支组织辖内金融机构积极投身爱心公益事业,组建“满天星”金融服务志愿团队,在全州开展了一系列以“普及金融知识 守住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为主题的金融知识宣传活动。
建行怒江分行高度关注当地学生教育,近年来累计发放助学金134万元,共助力268名学生圆梦大学。平安集团发挥“金融+科技”优势,将怒江5所小学纳入“科技素养提升计划”,通过教学硬件升级、教师培训、志愿支教行动等多种形式,推动乡村教育水平提升。该项目覆盖1万多名乡村老师,惠及31万余名乡村学生。农行怒江分行先后资助190万元用于修建福贡县希望小学和修缮丙中洛中学;筹集农行怒江分行“金穗圆梦”助学金,资助挂联帮扶村大学生,累计捐资百余万元;发放扶贫暖心基金、为疫情防控捐资捐物等累计上百万元。
滚滚怒江水,深深金融情。在云岭大地,经过各家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一份脱贫攻坚的“答卷”已经交付,一曲乡村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正在谱写。离开的时候,一首清亮的歌曲响彻山谷:“光辉照边疆,山笑水笑人欢乐。社会主义好哎,架起幸福桥。哎……道路越走越宽阔,越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