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风物|大理“国保”行之元世祖平云南碑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云南大理城外的苍山中和峰下,是著名的三月街,在这条沿袭千年的古街上,耸立着一块巍峨丰碑,这就是有名的《元世祖平云南碑》。
《元世祖平云南碑》立于元成宗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是元朝文臣程钜夫奉元成宗敕令所撰写的碑文,碑文记载了元世祖忽必烈平定大理,在云南建立行省的经过,同时还记载了元宪宗在大理的一些德政,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全碑由青石碑座、碑身和大理石碑额构成。碑身立于巨硕的赑屃背上,分上下两节,中间用燕尾榫连接加固,碑额刻有双龙捧月浮雕,篆刻“世祖皇帝平云南碑”八个大字。
曾经碑身、碑额曾被推倒在地,致使碑座赑屃头部缺损,碑身部分被损坏。1975年碑身、碑额被重新竖起,上下碑身石中间用石条挡护,两侧镶砌麻石块边框加固,碑身缺损部分用混泥土修补。2006年国家文物局拨款50余万建盖保护碑亭、原状修补缺损碑身及赑屃碑座。碑身上的原始碑文有1300字,经岁月摩娑,现仅存数百余字。
此碑以正楷大字书丹,有欧、柳遗风,是云南元代碑刻中的精品。据明陶宗仪的《书史会要》中称“矩夫字体纯正,下笔暗合书法,亦工大字”。作为颂主丰碑,记经国大事,非海内高手不可落笔。
七百多年来这块石碑为何能历经沧桑风雨,战乱动荡而屹立不倒,个中缘由,我们能从碑文中得到答案。
公元1252年,元蒙哥汗命其弟忽必烈率领十万大军,从宁夏出发,经甘肃、入四川,兵分三路迂回包抄,经过天险金沙江时设皮筏而渡,最终平定大理国。
碑文上除了平定大理的详细路线图,还有关于忽必烈仁政的记载。蒙古人虽骁勇善战,却性情暴虐,大军征伐之处,屠城之举常有,天下皆怨。忽必烈远征大理的时候,随军谋臣刘秉忠曾向他进言“天地之好生,之神武不杀”,意为征服天下易,收服天下人心难,忽必烈闻言,严令全军“克城之日,不妄戮一人”,留下了一段千古佳线年,忽必烈即帝位,为加强对云南的统治,册封他的第五个儿子忽格赤为云南王;公元1276年,云南平章政事赛典赤把云南军事统治时期所设的万户、千户、百户,改为路、府、州、县,正式建立云南行中书省,并把行政中心由大理迁到中庆(今昆明)。从此,云南省成为中国一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
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大理国从与汉朝时期的依附关系,到唐宋时期与中原的若即若离,最终在“元跨革囊”后被忽必烈一举平定,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分裂局面,真正意义上的把云南纳入到当时的中国版图内。
元世祖平云南碑文辞典雅,气势磅礴,是元代初年云南归入中央王朝的区划与辖治的重要见证,碑文所记述的史实详细,为研究元代初年政治、军事及云南地方史提供了详致可靠的实物资料。如今元世祖平云南碑已成为大理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旅游景点,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行,将所有的记忆碾在车辙之上。对于历史,无论何时,都需要一个更高的角度来宏观看待,去感受滚滚潮流碾压过的历史厚重感,和时光中所遗留下来的那些传奇和故事。
【大理“国保”行】大理市文化和旅游局、大理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将在大理市融媒体中心全媒体平台推出系列视频发布,带您走进大理“国保”文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