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天津中医一附院召开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2014医院改革与发展论坛暨国医大师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天津中医一附院隆重召开
12月28日,2014医院改革与发展论坛暨国医大师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天津中医一附院隆重召开
王国强副主任与曹小红副市长共同为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阮士怡教授颁发“终身成就奖”
天津北方网讯:12月28日,2014医院改革与发展论坛暨第二届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阮士怡教授学术思想研讨表彰大会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隆重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天津市副市长曹小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蒋健,国家中医临床基地建设督导组组长孙塑伦,天津市卫生计生委主任、党委书记王贺胜,西青区区长王学旺,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林立军,市教委副主任韩金玉,市发改委副主任李军,论坛名誉主席、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论坛主席、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国医大师阮士怡教授,以及天津市相关委办局领导、天津中医药大学领导、全国各大中医医院和天津市部分医院领导和专家、学者400余人出席了会议。
张伯礼院士与天津市卫生计生委主任王贺胜共同为石学敏院士、阮士怡教授颁发“国医大师”匾额
开幕式上,王国强首先向天津中医一附院南院区的建成和投入使用表示祝贺,代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向石学敏院士、阮士怡教授两位国医大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并颁发了“终身成就奖”。他指出,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随着健康观念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整体思维、辨证论治和“治未病”保健方法的优势进一步凸显,国际社会和当代生命科学越来越重视和关注中医药,都对中医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广泛的需求。因此,中医院的改革与发展要面向群众,适应医学发展的新趋势,始终把满足民众多样化的中医药服务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突出特色,遵循规律,高度重视继承工作;要整合资源,促进融合,不断提高中医药创新能力和临床疗效,为维护民众健康和促进健康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为促进生命科学发展做出贡献。
张伯礼、王贺胜、马融、吴宝新分别向第二届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阮士怡教授颁发了牌匾和金匾,以表彰两位国医大师为发展天津中医药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
在医院改革与发展论坛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蒋健司长,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医院名誉院长吕玉波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院长周华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眼科医院院长范吉平教授,天津中医一附院院长马融教授等来自全国知名中医院的领导和专家,围绕医院改革与发展分别做了主题报告,与大家分享了当下医院改革发展的管理思路及成果。
随后,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学术思想研讨会和国医大师阮士怡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在两个分会场同时举行,两位国医大师的师承弟子分别就跟师学习经验进行了总结和专题报告。
同日,天津中医一附院还在南、北院区门诊分别举行了大型义诊活动,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阮士怡教授率全院专家团队分别在南北两个院区为慕名而来的5000名津城市民进行了义诊服务。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始建于1954年,是天津市开设最早、建设规模最大的中医医疗机构,可谓是“津门第一家”,是新中国成立后天津市历史上最悠久的中医院。该院六十年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天津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缩影。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中医药脉搏微弱的时刻,京、津、冀一批知名的中医专家汇聚渤海之滨的津城,扛起了振兴天津中医的鸿鹄使命,在一条以“建设路”、“多伦道”为名的路上建成了天津历史上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医院。1954年10月18日天津市中医联合门诊部在和平区建设路41号成立,1955年12月18日由郭沫若先生题写牌匾的天津市立中医院在和平区多伦道93号成立,1958年更名为天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1978年更名为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更名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从1954年建院后的20余年,天津中医一附院聚集了众多知名的中医名家,陆观虎、哈荔田、赵寄凡、董晓初、顾小痴、王文锦、沈金山、胡秀璋、叶希贤、陈芝圃、李少川……,作为一代名医,他们不仅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培养了后继人才,而且也为中医一附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医院由日门诊量300人次增至500人次;由新医科第一个病房成立,到病床增至251张,医院发展初见雏形。
1990年至2000年,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天津中医一附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筑面积近8万平米的两幢气势磅礴的大厦在鞍山西道314号挺拔而立,医院病床数从251张到701张再到1300张,最高日门诊量逾1.5万余人次。医院秉承“发展事业,服务社会,维护健康,造福人类”的办院宗旨,高举“院兴科技,科技兴院”旗帜,坚持“五专”发展模式,使古老的中医插上了现代科技的翅膀,一跃成为杏林中的佼佼者!
2014年,天津市“十二五”重点民心工程、该院南院区建设项目正式启用。9月6日门诊开诊,12月10日住院部开始接收住院患者。南院区门诊楼共计四层,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拥有300多间诊室,日门诊量可容纳一万人次;住院部24层,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拥有800多间病房,2000张床位,设40多个病区。目前已全部投入使用。60载流金岁月,该院已经由当年的1800多平方米的小医院发展成为目前拥有两个院区(南开区鞍山西道为北院区,西青区李七庄街王兰庄为南院区)总建筑面积为26万平方米的全国单体规模最大、服务患者数量最多、拥有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最多的中医医院。
纵观60年历史长河,一串数字验证了该院今天在全国以及本市同行中的位置:医院拥有两个院区,现有54个临床、技术科室,装备3.0T MRI、宝石能谱CT等高端医疗仪器千余台(架),设54个临床技术科室,设有103个专病门诊,开放床位2600张,日均门诊量逾万人次,年门诊量连续5年超200万人次,2013年达267万余人次,2014年预计达到300万人次,门诊量连续27年位居全市医院首位;拥有国家临床重点学科(专科)30个……教学能力、科研水平、人才培养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
作为天津市中医医学中心,该院汇聚了天津最强大的名老中医阵容,学术影响力名扬海内外。医院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中国国医大师2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4名,享受政府特殊贡献津贴专家12名,天津市政府授衔专家5名,博士生导师24名,天津市名中医23名。
石学敏院士,中国第二届“国医大师”,该院名誉院长。他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并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全国十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他提出治疗中风病的“石氏中风单元疗法”,对中风病的治疗形成系列,提高了临床疗效。他致力于国内外针灸学术交流和技术推广,先后赴世界100余个国家及地区讲学,为中医针灸走向世界做出了杰出贡献。
张伯礼院士,该院内科学术管理委员会主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他创立“脑脊液药理学方法”及主持开展了“全国第一个中医药对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循证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积极推进中药现代化研究,提出了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理念,主持改造中成药30余个,提升了中成药科技含量,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
阮士怡院士,该院中医内科学学术带头人。他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事业近70年,创建了天津中西医结合学科心血管学科、老年病学科。他提出了“心—脾—肾三脏一体”防治心血管病及老年内科病的学术思想及研究,多次获得省部级科学进步奖。
2014年,面对迎来第三次腾飞的大好时机,该院领导班子及时提出了加快实施“三个转变”(从单纯的追求病人数量向追求高水平的医疗质量转变;从以医疗工作为主的医疗机构向研究型医院转变;从粗放式、经验型管理向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的转变。)的发展思路,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和为把我院建设成“国内一流、北方最大的以针灸为特色的现代化中医医学中心”提供了科学保证。
60个春秋,该院与中国中医药界共同经历了一个甲子。60年前的今天,它还是襁褓中的婴儿,如今它已成长为杏林中的巨人。该院的发展与祖国的发展强盛紧密相连,同天津中医药事业的开拓者、建设者同呼吸共命运。在60年的流金岁月中,该院所实现的三次事业腾飞,得益于国家的改革开放和党的中医药政策,得益于正确的办院方向,得益于天津市委、市政府及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更得益于天津中医一附院几代人六十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和心中的梦想!
以思想而勤探究,博大精深;以智慧而启未来,志行高远。在党的十八大精神引领下,该院正积极探索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现代化中医院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