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骏潮生活丨走咱们去天津喝茶看戏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生活就是你手中的橡皮泥,如何捏造全凭手艺和心意。无论你身在生活中的泥泞还是大海,小宝君带你找寻人生的诗和远方。
天津,华北平原的漕运之都,坐落在海河五大支流的汇流处,是一座近代辉煌的港口城市。
尽管经济发展得跟坐了火箭一般,但是天津人民的生活节奏像是开挂一般,慢得像每天在度假。
喝点茶水、嗑嗑瓜子、吃点萝卜、听听相声,天津人民这日常悠闲生活几乎每一天都在天津的各大茶楼上演。
去茶馆,是天津人民延续了上百年的习惯,沉淀多年后逐渐在这座中西合璧的城市演变成文化,并成为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星移斗转,随着戏剧与曲艺在天津的日益兴盛,光绪年间,茶园的发展已日趋完善。
其中,东马路袜子胡同的“庆芳茶园”、侯家后北口路西的“协盛茶园”、北大关金华桥南的“袭胜茶园”和北门里元升园的“金声茶园”被称为“津门四大茶园”。
20世纪30年代天津的京剧市场空前繁荣,天津的戏院和茶楼几乎融为一体,看戏要钱,茶水只送不卖,由此天津的茶楼文化在民国时期发展到顶峰。
俗话说得好,月满则亏,民国到解放后的这段时间,天津经历了许多磨难,茶楼文化随着逐渐衰落。
很多茶楼纷纷关门,一些原来著名的园子甚至难逃被拆的命运。如今,曾经的“津门四大茶园”只剩下当年的“金声茶园”一家。虽然经历了许多磨难,但曲艺的种子,茶楼的基因却依旧没有从这座城市消失。
改革开放后,曲艺文化遭到新时代文化的强烈冲击,一度面临失传的绝境,茶楼更是陷入冰天雪地的境地。
但进入21世纪后,随着网络和电视的传播越来越广,还有相声京剧等曲艺的新一轮改革和兴起,曲艺与茶楼的魅力再一次迸发,天津百姓开始重新走进茶楼,听相声、品京剧,茶楼文化就像一个轮回一样,又回来了。
如今人们一说到天津,联想到的必定有曲艺,梨园行里还曾有“北京学成,天津走红”的说法,就是指想要走红的演员必须在天津茶楼走一遭才算合格。
目前,天津地区大约有几十家茶楼,随着传统艺术的不断融入新时代的文化,茶楼里不单单是老头老太太在看戏,很多年轻人也喜欢上了去茶楼喝茶看戏。
天津茶楼起起落落数百年,这一文化已经深深在天津扎根,如今重新它在津城上生长出新的枝芽,让人不禁想说一句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