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地图:“探城”工具+“品城”指南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冯骥才主编的《天津文化地图:热爱我求学的城市》曾随着一些大学本科生的录取通知书一起送到新生手中。这套文化地图由一本小小的口袋书和一张地图组成,背后支撑它的是一个可以不断扩容和更新的信息平台。地图上约200个文化点位都配有二维码,扫一扫就能查看更多图文信息。更重要的是,数据库里的图文视频可以不断更新,甚至可以把同学们以这本书为窗口“探城”和“读城”过程中创作的视频和照片也添加进来。以这样的方式,《天津文化地图》成了“活着”的地图,而地图的读者,作为这本书的真正主角,就成了文化地图的共同作者。
其实,今天更多的文化地图在开发时就包含“实体印刷地图+线上移动地图”双版本。比如,《上海红色文化地图》的印刷地图表达的是与红色主题紧密相关的、最核心最凝练的内容,读者第一时间就能获取他们最关心的信息;线上移动地图则能让用户进一步了解红色建筑历史沿革、红色人物生平经历和红色革命故事等,获得更丰富的上海红色文化知识。
今天,地图还内嵌各种各样的出行导航和本地生活服务,满足人们理性规划生活和探索发现的双重需要。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文化地图不再仅仅是静态信息的呈现,而是在承载同城服务的同时,助推文化以更时尚、鲜活和亲民的方式,走入百姓生活。
比如,北京市海外文化交流中心即将在线上推出的“京剧文化之旅智慧地图”,不仅以图文影音的多元形式展现北京市数十处京剧古戏楼、名人故居、会馆、演出场所,引导用户在关于京剧的实地探访中见证国粹的兴起与辉煌,重温隐藏在大街小巷的梨园佳话,还兼顾实用性,提供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旅游服务内容,并密切配合与京剧文化相关的骑行、体验、演出等同城活动。
化学元素的名称大多是生僻字,但你想不到许多字要是放在明朝,那可都是宗室的名字。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皇室起名做了特殊规定,而这些名字和今天的化学元素有什么关系?
2400年前就有“保温杯”了!你知道这尊巨型“杯子”上装饰有多少条龙吗?
每到四月,桃花盛开的时候,我们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1600多年前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所谓桃花源,是他笔下构筑的理想之地,那里桃花繁盛、草长莺飞,民风淳朴、安居乐业,甚至不知今夕何夕。
无论古今中外,冷饮的存在都使炎炎夏日不再那么难挨。今天,就让我们再回顾一下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冷饮吧。
之前有一段时间很喜欢看网剧《猎罪图鉴》,檀健次在剧中饰演一位刑侦队模拟画像师,他通过口供和观察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侧写,描绘出嫌疑人的画像,对破案有非常重要的帮助作用。
传统的“上巳节”转眼将至,“农历三月三”在江淮、江南一带又称之为“鬼节”,正所谓“三月三、九月九,没事别在河边走”。不过,这些民俗却与史籍记载的上巳节大相径庭。
古人为什么爱用瓷枕?相比于柔软的枕头,瓷枕过于坚硬,枕着会舒适吗?这令许多人不解。
猗与二三子,莫匪齐所托。造真探玄根,涉世若过客。前识非所期,虚室是我宅。远想千载外,何必谢曩昔。相与无相与,形骸自脱落。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网络暴力、谣言和虚假有害信息举报)电话:监督及意见反馈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