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观察丨在网红街开店土生土长的老长沙们也学会了“蹭热度”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从培元桥地铁口沿着通泰街往里走,白色的泡桐花开得正好。上午10点,路上游客不多,陈秋霖正坐在自家烧烤店门口和邻居们喝茶,早两天的这个时候,他已经在准备摆摊卖臭豆腐了,“工作日的上午游客少一点,我就歇会儿。”
陈秋霖就出生在这条巷子,也在这里长大。约4年前,他将原本的水果店改成烧烤店,去年又在门口增加了臭豆腐摊,“本地人和游客的生意都做,这几年我们这里也变成了网红街,周边民宿也多,不少游客会来吃烧烤。”
从通泰街沿着黄兴路往南走,在三泰街上,如果让本地人推荐一家粉店,一定会有人推荐邹金华的店子。离三泰街不远的西牌楼街,卖凉拌菜的周正春和侄儿招呼着过往游客。
这几位都是土生土长的长沙人,他们的家也就在各自的店面、摊位附近,而这些也都是长沙网红街区的一部分。他们靠此谋生,也在此生活。把水果店改成烧烤店,粉店里兼卖臭豆腐,从做好凉拌菜老街坊上门到主动招呼外地游客“进来尝尝”,他们也学会了如何“蹭热度”。
“太平街上面的巷子里面有家很好吃的粉店是哪家?如果有人这样问,那说的一定是我的店子。”邹金华就是这么自信。上午10点半,记者来到邹金华店门口,台面上的不少配菜已快见底,辣椒炒肉的码子也已经卖完了。
邹金华的粉店在三泰街已经开了十多年了,就在她自己家门口。与其说是一家店,实际上是她利用了自家门口的过道,摆放了几张桌子椅子。
价格便宜、味道不错、配菜种类也多,这些优点加起来,很难让她的店不受欢迎。“这里有粉、面、馄饨,一般就是6块钱一碗,一直没涨价。”
周边不少上班族会来店里吃粉,邹金华一般早上5点就起床了,“配菜那些都是起来之后现做,前一天炒的话颜色不好看,味道也没那么好。”每天邹金华都会准备数十种配菜,这也是她吸引顾客的一种方式,“都是免费的,顾客自己加,有的人一看到我这里种类这么多,可能就会来我这里吃碗粉。”
每天下午1点左右,邹金华卖完收摊,下午的时候一般在休息。最近看到游客越来越多,她也计划着拓宽一些业务,“想在门口炸点油条或者臭豆腐,臭豆腐是我们长沙特色,游客们来了肯定都想尝尝。”
“这个15元一罐,来来来,尝一尝。”在西牌楼街和太平街交叉口附近,周正春摆了个小摊,专卖一些剁辣椒、凉菜等长沙特产,木瓜丝、萝卜干、黄瓜皮……小摊上整齐地摆放了十多种菜品,色泽看起来十分诱人,菜品中间放着签子、勺子,方便顾客试味。
周正春很热情,游客还在看有什么品类时,她早已给顾客递上签子,让顾客喜欢什么就自己尝尝,“都是自己做的,不喜欢就不买,没事的。”
周正春摆摊已有30多年时间了,每天早上9点准时出摊,“我丈夫身体不好,白天他就在帮我做这些菜,我负责卖。”开得时间久,加上菜品种类多,周正春的生意一直也不算差。
这几年周正春明显感觉到的一个变化,来摊位上购买的顾客大多由住在周边的老街坊,变成了来长沙旅游后,想带着特产回去的游客,“好多老主顾都搬走了,我这位置离太平街也近,很多附近的游客路过了就会看看。”
天气热时,周正春下午一般在家休息,“不然菜品也会变味。”等到傍晚凉快点时再出来继续摆摊,晚上约11点左右回家。
10分钟内,周正春迎来了5波顾客,其中有3波都购买了部分产品,“游客越多越好,这样我们的生意肯定会更好。”
度过了热闹的周末,周一的上午,住在通泰街的陈秋霖闲下来和邻居们喝起了茶,“周末人多的时候,上午就开始炸臭豆腐了,今天人少,大家上午就一起喝喝茶。”
上午11点,这时的通泰街还十分安静,大部分店铺还没开门,偶尔有行李箱在路上滚动的声音经过,大多数时间只能听到街坊之间说话的声音。
陈秋霖租的店面离他家不远,“租了好久了,以前卖水果那些,差不多4年前转行开始卖烧烤。”去年时,陈秋霖在门口加了个臭豆腐摊位,“手艺是专门学的,味道很好。”
下午4、5点左右,烧烤和臭豆腐差不多就开始营业了,陈秋霖的儿媳负责烧烤,陈秋霖负责炸臭豆腐,周边有不少民宿,不少游客会闻着味儿来店里吃上一顿,“店里牛肉是特色,味道确实不错,本地人和游客都喜欢。”
因为要带孙子睡觉,陈秋霖一般晚上9点就回家了,“我身体不是很好,我妻子就会让我早点回去,她和儿媳在,店里还请了一个人。”直到凌晨1点,顾客渐渐离去,烧烤店也准备歇业。
早上7点多,陈秋霖将孙子送去学校后,便来到店里了。和游客们的作息时间相似,游客多时,陈秋霖就推出小车,准备炸臭豆腐迎客;游客少时,陈秋霖就好好享受空闲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