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天津小站稻:构建品牌组织架构 重振“金字招牌”荣光

2023-04-17 07:16分类: 天津文化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天津小站稻历史悠久,闻名遐迩。近年来,天津市构建市、区两级统筹管理小站稻品牌组织架构,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协同发展,正加快形成定位清晰、档次衔接、产品互补的新格局,小站稻金字招牌得到重塑,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持续提升。

  “一篙御河桃花汛,十里村爨玉粒香”。天津小站稻是我国著名优质的水稻之一,产于天津津南小站地区,历史悠久,曾作为宫廷御膳之米。近年来,天津市重视小站稻品牌协同发展,致力于构建产品互补格局,深入开发稻耕文化等多重功能,形成了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稻蟹立体种养示范园等一批园区,推动形成集高效生产、生态保护、观光休闲、示范服务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现代都市型农业模式,重启天津小站稻荣光。天津小站稻获得地理标志认证,被纳入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天津市依托小站稻发源地独特优势,大力推进以小站稻证明商标与优质小站稻商标为主体的小站稻品牌体系融合发展、协调发展,经过长期梯次推动,构建起天津市和津南区两级统筹管理小站稻品牌的新格局,政策体系贯彻如一,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同心、同向、同力,共同助力天津小站稻产业振兴。

  依托天津小站稻产业联盟,加强科研院所与龙头企业的合作,搭建“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立天津小站稻品种、基质育秧、栽培、收获、烘干、储藏、加工和食味评价等标准,“公司+基地+农户”统一生产和加工标准,小站稻区域公用品牌形成标准化的链式发展模式。培育了小站稻公司、金谷集团、金世神农等一批核心企业品牌,创新打造了“日思小站稻”“和跃升小站稻”“津宝地小站稻”“有田人农场小站稻”“利达小站稻”等一批产品品牌,实现了在天津小站稻区域公用品牌带动下,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蓬勃发展,有力提升了品牌效应集聚,提高了品牌价值。

  在小站稻核心种植区及高标准农田内建设农业物联网监控系统,搭建物联网大数据管理平台,实时分析各监测点的信息预警情况,覆盖种植、加工、销售、旅游等各个环节,实现了产品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全程可监测,提高了小站稻生产数字化水平。

  选用津原U99、金稻919等小站稻优质种源,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化肥减量及禁止施用等技术,减少农药和化学肥料的使用量。建设小站稻智能加工中心,引进最新的瑞士布勒生产线,经过原料稻谷计量和清理、砻谷和糙米精选、碾米工艺、白米分级和配米、抛光和色选等流程,最大限度地保留稻米的营养成分,提升大米口感,为小站稻品牌打造奠定坚实基础。截至2021年底,小站稻绿色食品基地面积3000亩,有机种植基地200亩。

  加快推进小站稻生态资源同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结合,依托诗歌、绘画、舞蹈、歌曲等文化创意手段,科学规划与适度开发以小站稻作文化为内涵的乡村休闲旅游活动,建设“小站兵米文化特色小镇”,举办地方特色“稻米节”,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乡村稻作文化旅游产业。建设小站稻核心种植示范区“稻香源”,修建景观栈桥、风车,架设瞭望塔、打造稻田湿地景观,成为天津亮丽的湿地稻香美景,吸引城乡居民休闲观光,提升品牌附加值,以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

  振兴历史悠久的小站稻,通过构建统筹管理小站稻品牌的组织架构实现了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协同发展,对产业振兴发挥了“四梁八柱”的支撑作用,实现了从稻米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提升,小站稻农文旅融合走向深入。小站稻被精心打造后,成为天津农业瑰宝、中国大米珍品。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天津发布6幅公益地图 市民可免费下载使用

下一篇:2023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聘汇总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