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踏青、放风筝、吃寒食 清明习俗你还记得多少?

2023-06-08 04:34分类: 天津风俗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新闻中心天津都市新闻正文

  提到清明节,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祭扫,去寝园祭奠逝去亲人,其实清明节还有很多习俗,只是有的被人们渐渐遗忘。天津社会学和民俗学的专家表示,祭扫和踏青是清明的主要活动,但清明期间还有禁火吃寒食、断线放飞风筝、门上插柳等诸多民俗。

  天津北方网讯:提到清明节,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祭扫,去寝园祭奠逝去亲人,其实清明节还有很多习俗,只是有的被人们渐渐遗忘。天津社会学和民俗学的专家表示,祭扫和踏青是清明的主要活动,但清明期间还有禁火吃寒食、断线放飞风筝、门上插柳等诸多民俗。

  民俗学家宫桂桐介绍,古时清明前后的踏青也叫探春、寻春。清明过后草长莺飞,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今年清明节的三天小长假里,不少上班族在扫墓之余,打算携家人去短途旅行,或就近去公园逛一逛,踏青成了件最惬意的事。

  记者调查发现,清明节是否禁火吃寒食在现今的人们看来似乎并不重要。据宫桂桐介绍,这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介子推而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隋唐以后因寒食节距离清明节只有一天,因此吃寒食的习俗便融入了清明节。

  退休教师王玲告诉记者,为避出行高峰,她在清明节前就已祭扫完毕。清明节趁着儿女放假,全家人要聚一聚,开火做饭在所难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老年市民不会因清明节特意吃寒食,许多中青年甚至不知道清明期间要吃寒食的习俗。

  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户外活动。在平津纪念馆广场、二宫、海河沿岸公园里,热爱放风筝的人都把风筝放到天空中争奇斗艳。老人孩子看着飞翔的风筝,收获着各自的快乐。甚至有人夜里放风筝,在风筝上或者拉线上挂电子灯,就像星星一样闪烁。

  “如果建议正在放风筝的人把丝线剪断,他们通常不舍得。”天津社会科学院专家汪洁表示,在清明习俗中,人们把风筝放上天后便剪断牵线,任风把风筝吹走。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且清明时不能去捡别人放掉的风筝,以免沾上晦气。如今,若剪线放飞,市民多有不舍。

  “清明门上柳枝新。”古时,清明有植树风俗,也有门上插柳枝的习俗。柳在人们的心中有辟邪的功用。古人为了保护家人安全,防止鬼怪侵扰迫害,便在门上插柳枝辟邪。如今,家家从平房搬进了楼房,没有了直接对外的门户。因此,清明门上插柳的形式渐渐消失。

  天津社会科学院专家汪洁认为,清明节的许多习俗渐渐弱化,甚至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消失了,可能是因为民俗活动的条件不具备了。在民俗的自然传承中,只有那些贴近大众生活,并与之思想行为密切相关的活动容易传下来。那些百姓认为可有可无的,对自身影响不大的,或如今条件不具备的民俗则会渐渐被人们遗忘。总之,民俗传承离不开民间沃土,也离不开百姓。为了将民俗文化元素更多地发展传承下去,社会有关部门有意地引导和组织,也能起到帮助弘扬的作用。比如,组织一些具有民俗特色的市民活动,在媒体上以多种形式做好民俗宣传等,都能对民俗传承起到助推作用。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又是一年端午节你还记得咱天津人过端午的习俗吗?

下一篇:老天津卫端午节习俗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