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擦亮“大美太行”旅游新“名片”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国庆小长假,山西各地虽然连续几天秋雨绵绵,但却阻挡不了人们旅游的热情,在长治,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来到壶关、平顺、武乡等地,饱览太行山的壮美与旖旎,感受太行精神的伟大与传奇。
9月26日晚,长治市漳泽湖畔华灯璀璨,滨湖文旅活动中心嘉宾纷至。“在太行山上”文化旅游推介晚会在美轮美奂的喷泉水秀表演中拉开序幕。2021年,山西省第七次旅游发展大会在长治召开,“大美长治”又一次走进人们的视野,火遍全国。
在山西,太行山似乎把它的主体和精华都留了下来,北太行的高耸陡险,西太行的蕴藏厚重,南太行的温润秀美,让人心驰神往。开发和利用好这些资源,是推动山西旅游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大美太行在山西。这里有5处国家地质公园、14处国家水利风景区、16处国家森林公园。武乡板山是中太行的美丽风景线,晋城王莽岭是南太行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沁河、漳河蜿蜒流淌,山水画廊风景迷人。山因水而传神,水依山而成景,令人顿生“好水好山看不足”的无限流连。
巍巍太行,满目苍莽。烟云笼罩中,一条蜿蜒的公路穿行于崇山峻岭间,这便是如今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这条公路的出现,打破了山西一直以来难以逾越的“鸿沟”。
山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发展旅游业优势明显。为此,山西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着眼未来,把旅游公路的建设确定为打造山西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全域旅游目的地,以及支撑山西省转型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
交通不畅,文旅不兴。今年山西省政府第108次常务会议强调,要加快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建设进度,确保“十四五”末如期完成规划目标任务,形成结构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的旅游公路体系。
绘蓝图、抓工期、建驿站、通村落……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作为构筑山西“内联网、外循环”慢游网络的重要分支不断完善,太行山逐渐焕发出勃勃生机。
据山西省交通运输厅消息,目前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建成4087公里,其中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建成1633公里,里程数居三个一号旅游公路首位,足可见山西对于太行旅游板块的重视。
下一步,按照《山西省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规划纲要(2018—2025年)》的部署,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将引领山西省“红色太行”旅游带建设,连接122个A级及以上景区和239个非A级重要旅游资源点。
到2025年年底,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旅游大通道将彻底打通,“城景通、景景通”的快旅慢游体系将基本实现。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王爱琴表示,三大板块加速了全省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加速推动了山西从历史文化为主的单一传统旅游目的地向兼具山水、休闲、康养、度假等复合功能的旅游目的地的转化和转型。同时,也为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全省战略性支柱产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平顺县东部深山里,有一个佛堂村,以前村里交通不便,甚至都不通电,除了本村的一百多口人,基本上没人会来这里,是个深度贫困村。
“秋有红叶冬有雪,春天连翘漫山坡。”守着美景,却不能增收致富,这令村民们十分苦恼。但是随着太行天路竣工、农村电网改造完成,这里迎来了发展契机。
佛堂村紧抓机遇,因地制宜,借着独特的山村风貌,修建了一批悬崖居,众多游客前来休闲观光。靠着每年4月到11月的接待,一年可收入10多万元。佛堂村的很多村民由此吃上了“旅游饭”,日子越过越红火。
“开业才三个月,回头客很多。没有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不可能这么火。”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陵川县浙水村。
在政策牵引下,陵川提出“驿站进农村,一村带百村”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浙水村在原有古院落的基础上修民宿、建驿站,昔日不知名的小村落,摇身一变成为“网红打卡地”。而在浙水村的带动下,毗邻的水草沟也迎来幸福转身。
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高标准定位,着力打造集休闲、娱乐、康养、观光、体验等为一体的乡居民宿,如今“三个人家”已经增加到了336家,以振兴村、大河村、岳家寨等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和以“悬崖居”“八路军客栈”“壶山红色小院”等为代表的“太行人家”精品民宿已然成形,乡村的文旅潜能被进一步释放。
除此之外,《太行人家康养村落建设服务与管理》等地方标准,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依循。
“要不断提高‘太行人家’民宿、乡村旅游示范村的服务质量、特色创建水平和标准化规范化程度,让游客在太行山慢下来、停下来、住下来。”王爱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山西省省长蓝佛安更是在9月26日晚的“在太行山上”文化旅游推介会上表示,我们将主动适应旅游市场需求新变化,准确把握大文旅大康养发展趋势,不断深化文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吃、住、行、游、购、娱”向“商、养、学、闲、情、奇”拓展,丰富文旅业态,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建设文旅小镇、康养小镇、旅游集散中心,推动文旅与关联产业融合发展。
山西省第七次旅游发展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山西文旅界的盛会,也是对长治文旅产业发展成果的一次检验。
作为山西锻造太行旅游板块的核心区域,长治的文旅产业这些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2020年,长治市接待国内外游客3290.9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71.22亿元。目前全市已建成1个5A级景区、12个4A级景区、2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1个省级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培育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山西省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1个,形成了太行山水绿色游、抗战热土红色游、研学游读古色游、避暑康养特色游4条精品旅游线路。
长治的变化只是山西锻造太行旅游板块的一个缩影。晋城实施“百村百院”工程,左权建设“清凉夏都、红色左权、转型高地、太行强县”,红色主题实景演艺《太行山上》填补山西红色旅游演艺的市场空白,这些都为太行旅游板块如今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能。
去年10月21日,国家发改委、文旅部联合公布了《太行山旅游业发展规划(2020—2035年)》。太行山绵延400余公里,规划范围包括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共78个县(市、区)。其中,涉及到山西省范围内的南太行、西太行山区的37个县(市、区)。
按照发展目标,到2025年,太行山旅游形象初步树立,多样化旅游产品体系基本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机制逐步完善,太行山东西部重点旅游交通通道全面畅通。力争实现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山西省第七次旅游发展大会期间,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发起,北京、河北、河南太行沿线省市文化和旅游厅(局)共同参与的太行山旅游联合推广协调机制正式启动,八百里太行山,将实现品牌共享、资源共享、人才共享,打造更具太行特色的创新性项目产品以及节展活动,合力擦亮太行山文旅品牌。
蓝佛安表示,山西将全方位宣介山西旅游,积极开拓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市场,与周边省份携手深度开发旅游市场,推动省际线路互推、客源互送、信息互通、门票互惠。积极拓展国际目标市场,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大美太行在山西,太行之美已经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被英国每日邮报称为“通往成功之路”的虹梯关挂壁公路,引得国外网友惊叹连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黎侯虎”憨态可掬,远销海外;东西方古堡对话,让“太行古堡”站在了世界的面前……而今的太行旅游板块,已经成为山西足以拿得出手的一张响亮“名片”。(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