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历史名人录:山西省吕梁市有哪些历史名人

2023-04-11 12:58分类: 山西历史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吕梁市,是山西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山西省西部。北接忻州市,东邻太原市,东南界晋中市,南连临汾市,西隔黄河与陕西省榆林市相望。地处黄河东岸黄土高原,吕梁山纵贯全境,东部为太原盆地。汾河及其支流文峪河流经市境东缘,蔚汾河、湫水河、三川河流经西部并注入黄河。吕梁是山西重要的产煤城市,主焦煤蕴藏量非常丰富。吕梁的建置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代,当时吕梁有屈邑、平陵邑、中阳邑及瓜衍县等;吕梁是革命老区,曾是红军东征主战场、晋绥边区首府和中央后委机关所在地;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看吕梁有哪些名人吧,欢迎各位朋友补充,让我们铭记那些在历史上作出贡献的人。

  武曌[zhào] (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 ),即武则天,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唐朝至武周时期政治家,武周开国君主(690年-705年在位),中国历史上因执掌君权而得到正史唯一承认的女皇帝与女性太上皇、即位年龄最大(67岁)及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

  武氏为并州文水县人,出生地为四川利州,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入宫为唐太宗才人,十二年不得迁。唐高宗时复为昭仪,谋废得到唐太宗托付于重臣褚遂良的“佳儿佳妇”王皇后与萧淑妃,得立为皇后(655年-683年),一时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天皇李治并称“二圣”。当时武氏总揽大权,故众人称高宗、武氏为唐室的两个皇帝。由于唐高宗患风眩病,无力听政,660年11月武氏开始临朝,史载“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改名曌自立为武周皇帝(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1日在位),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武氏遗制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在位前后,“明察善断”,多权略,知人善任,重视人材的选拔,开创殿试、武举及试官制度。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同时大肆杀害唐朝宗室,兴起“酷吏政治”,军事上收复并稳定安西四镇,一度使后突厥归降。晚年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于在位期间喜土木作造,尤喜造国字改年号,一年一号。705年元月,被宰相狄仁杰举荐的后任张柬之与禁卫军发动政变,还位李唐。退位以后,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同年崩于洛阳上阳宫仙居殿,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

  唐高宗死后从683年实际线年(如从高宗辅政起计,掌权年期更长,长达46年)。武则天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第三长的皇帝(终年81岁),仅次于清高宗(89岁)和梁武帝(84或85岁)。此外,她也是唯一当过皇太后及太上皇两职的人。但因唐朝自高宗以后的所有合法皇帝(李唐皇族)皆为武则天之直系子孙,未妨碍唐朝皇位继承,因此她以女儿身称帝的事并没有受到太严厉的历史谴责。武则天智略过人,兼涉文史,颇有诗才。有《垂拱集》及《金轮集》,今已佚。《全唐诗》存其诗。

  狄青(1008年—1057年5月3日),字汉臣,北宋河东路汾州西河(即今山西汾阳)人,北宋名将。

  狄青出身寒门,年少入伍,因面有刺字,善于骑射,人称“面涅将军”,打仗时常戴面具。曾讨伐西夏、广西侬智高,骁勇善战,立下不少赫赫战功,历任延州指挥使、枢密副使、护国军节度使、河中尹,迁升枢密使。后受到文官集团排挤,于嘉祐元年(1056年)被免去枢密使之职,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衔,出知陈州。嘉祐二年(1057年)三月,狄青抑郁而终,年仅四十九岁。追赠中书令、尚书令,谥号武襄。

  于民间有着武曲星下凡之说,与“文曲星”包拯共同辅佐宋仁宗治国安民,是为宋朝一代传奇名臣。

  武士彟yuē(577年—635年),字信明,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初唐官员,武则天的父亲。

  隋末,武士彟经商致富,后成为鹰扬府队正。大业十三年(617年)他资助唐国公李渊晋阳起兵,授大将军府铠曹参军,然后随李世民军平定长安。唐朝建立后,名列“太原元谋功臣”之一,官至工部尚书,封应国公。李世民即位后,历任豫州、利州和荆州都督,任内治民有方,得到李世民嘉奖。贞观九年(635年)得知太上皇李渊驾崩,悲痛成疾,在荆州都督任上去世,终年五十九岁,李世民赐谥号为定。

  武士彟先后娶相里氏、荣国夫人杨氏,后者生下武则天。武则天受封皇后以后,武士彟先后被追赠为周国公、太原郡王等,改谥忠孝。武则天称帝后,追谥武士彟为无上孝明高皇帝,庙号太祖,唐玄宗先天年间,削除帝号,降封太原郡王。

  于成龙(1617年9月26日—1684年5月31日) ,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清朝初年名臣。

  于成龙在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曾参加乡试并中副榜贡生,但因父亲年迈而未就职,直到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四十五岁时才以明经谒选吏部,授罗城知县。在任上明确保甲制度,鼓励农业生产。康熙六年(1667年)升任合州知州。后迁任黄州府同知、知府,历任武昌知府(代),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等职,加兵部尚书、大学士。康熙二十年(1681年)入京觐见,升任江南江西总督。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奉命兼管江苏、安徽两地巡抚的政事,不久便在任上去世,被康熙帝追赠为太子太保,赐谥号为“清端”。遗著有《于清端政书》等。

  于成龙曾奏免荒地钱粮,放粮赈灾。善于决狱,以执法严正,不徇私情,正直清廉著称 。在二十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所到之处,皆有政声,是清代循吏的代表人物。康熙帝曾赞谕道:“朕博采舆评,咸称于成龙实天下廉吏第一。”

  宋之问(约656年—约712年),名少连,字延清,汾州隰城(今山西省汾阳市)人,唐代诗人。

  唐高宗上元二年,中进士,授洺州参军,累转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趋附张易之兄弟。唐中宗复位后,坐贬泷州参军。告密有功,擢鸿胪寺主簿,迁考功员外郎。先后依附安乐公主,外贬越州长史。先天元年(712年)八月,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赐死于桂州,享年56岁。宋之问的诗多歌功颂德之作,文辞华丽,自然流畅,对律诗定型颇有影响。原集已佚,有辑本《宋之问集》二卷。

  (1921年2月16日—2008年8月20日),原名苏铸,字成九,山西交城人,无产阶级革命家。

  中国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曾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奉献了毕生精力。

  刘胡兰(1932年10月8日—1947年1月12日),原名刘富兰,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云周西村人,著名的革命先烈,优秀员。

  1932年出生在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担任妇救会秘书,后为主任。1945年11月参加了文水县党组织举办的妇女训练班,回村后,她担任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与党员一起发动群众推翻地主、送公粮、做军鞋,动员青年报名参军。1946年6月,她被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这一年,她才14岁。1946年10月,军进犯文水县城,为保存革命力量,县委决定大部分同志转移上山,留下部分同志坚持斗争。她以自己年纪小、熟悉环境为由,主动要求留下来。她和留下来的同志一起向各村党组织传达党的指示,组织群众掩埋粮食,并配合武工队了反动村长。

  1947年1月12日,阎锡山军和地主武装“复仇自卫队”包围了云周西村,将群众赶到场地上,刘胡兰因叛徒出卖被捕。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毫无惧色,英勇就义,尚未满15周岁。毛主席知道后非常伤心,专门为刘胡兰题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她也是唯一三代领导人均为其题字的英雄。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王展(1920年—2011年10月),原名王炜,山西汾阳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王展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学员、中队政治指导员、连政治指导员、干事、股长、师直政治处副主任、营政治教导员、科长、队长、支队政治委员等职,先后参加了晋西抗击日军和反击顽军作战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团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朔县、神池、宁武、榆林、宜川、洛川、富平、兰州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师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南京军区炮兵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国防工业政治部副主任,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治委员等职,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王展于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独立功勋荣誉章。2011年10月15日14时29分在武汉逝世,享年92岁。

  孙嘉淦(1683年—1753年),字锡公,号懿斋,又号静轩,山西兴县人,清朝官员。

  幼年时期家境贫寒,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考中进士,自此踏入仕途。初任翰林院庶吉士、检讨等小官,此后历任国子监司业、顺天府尹、工部侍郎、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直隶总督、宗人府府丞、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乾隆十八年(1753年)十二月,孙嘉淦去世,享年七十一岁,谥号文定。

  孙嘉淦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敢于直言进谏而著名,他在乾隆帝即位之初上疏《三习一弊书》被誉为清代“奏议第一”。 孙嘉淦在任直隶总督期间,体察民间疾苦,主要致力于解除酿酒禁令,并奏请修改调整有关法规,安定民生,兴修水利,治理河流,发展生产,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个人作品:《春秋义》、《南华通》、《诗义折中》、《周易述义》、《司成课程》、《近思录辑要》、《成均讲义》、《诗删》、《南游记》。

  张德辉(1195年—1275年),字耀卿,号颐斋,太原交城(今属山西吕梁)人,元朝大臣。

  金朝贞佑年间,供职于御史台衙门。金亡后,投降蒙军大将史天泽为经历官。宪宗丁未(1247年)接受忽必烈的召见,陈以治国方略,并推举名儒元好问。太宗七年(1235)随史天泽南征,筹备多出自其谋,任河东南北路宣抚使,至元三年(1266)参议中书省事,告老还乡。著有《岭北纪行》。

  张德辉禀性刚直,博学,有经邦济世之才,不喜嬉笑。晚年与元裕、李冶同游于封龙山,号称“龙山三老”。享年八十岁而终。

  王文素(1465年—?),字尚彬,山西汾州演武镇人,祖籍太原王氏,明朝数学家。

  自古晋商多儒商,明成化元年(1465年)前后,王文素出生于汾阳恒丰里一家商人家中,受所处社会及家庭影响,自幼聪颖,广涉书史,诸子百家,无不知者。“尤长于算法,留心通证,盖有年矣。”成化后期,随父王林外出饶阳经商。成化二十年至弘治六年,开始创作《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直至嘉靖元年完成了前四十卷,并约定由杜瑾出资付之枣梨。之后两年间,王文素完成《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后十二卷,即到嘉靖三年间《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最终完稿。

  王文素以一生之精力,完成了《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这一数学巨著,继承和发展了杨辉算学的精要,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算学理论著作,也是清朝《数理精蕴》问世前中国最大的一部数学著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历史名人录整理标准,以本篇为例,本地籍贯古今历史人物,在本地或在外地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进程中有积极重大的影响,在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其事迹在民间中广为流传等。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山西:打造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

下一篇:一季度山西电力发展势头强劲 外送电量创历史同期最高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brand86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