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起步中的绿色城市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建设部资料显示,今后10至20年内,城市化将保持快速发展,平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每年将有大约1500万人从农村迁入城市;大量土地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城市面临着更多的资源、能源需求,以及巨大的环境压力。郑金武/摄
太原全市90%以上的一次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均来自矿产资源,太原资源型产业比重偏大,传统工业化典型区域的特征比较明显。这种严重依赖资源却不能高效利用资源的“黑色”经济模式,已经造成太原这座古城面临生态环境恶化、发展后劲不足的窘境。
11月16日在2007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市长高层论坛上,太原市建委副主任张晓军坦言,太原市目前资源环境承载力不断削弱,一些地区出现了严重危机。如何摒弃传统工业文明的城市化老路,走出绿色城市化发展模式,是太原创新和转变城市化模式的必然选择。
太原过去发展中走的是传统城市化道路,在城市建设上过分强调以工业生产为中心。这种模式导致城镇建设缺少绿色,缺少信息文明,缺少古城古文明保护,缺少“天人合一”的家园感,已经出现了交通拥挤、绿地减少、垃圾污水围城等自然和社会问题,严重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据数据统计,太原环境质量在全国47个重点检测城市中靠后。
张晓军介绍说,过去几年,太原市资源严重浪费,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0%;人均水资源量只有全国人均量的8.4%,属于重度缺水城市。太原西山地区由于长期大面积高强度开采,沉陷区面积达到182平方公里,地质灾害对当地6万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构成威胁。
“这种以传统工业化带动为主导、新型工业化发展为辅助的城市发展模式,已经远不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人性化、知识化、生态化需求,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矛盾成为制约太原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枷锁。”张晓军说。
目前,国内外很多城市都在推进绿色城市化的探索和尝试,如节约资源、调整能源结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提出了生态城市、数字城市、知识城市、家园城市等多种城市建设模式。
张晓军认为,推进绿色城市化关键在于转变城市建设模式。对太原来说,一方面应学习其他地方的经验,建设绿色城市,另一方面要结合太原城市化建设的现状,把绿色城市化的理念和战略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层面,打造“绿色太原”。
在此基础上,太原在城市规模建设上,开始实施由以工业生产为中心向以现代人居为中心转变。张晓军说,城市建设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优化建设布局、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上,以适于人居住、生活、休息和工作为基本原则。
同时,太原市积极实现由繁荣型建设向生态型建设的转变。既要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低污染、城市绿化和自然资源的可循环利用,还要有合理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相协调,提高环境舒适度。
张晓军说,城建项目质量是绿色城市化的生命线,太原市还应由数量粗放型建设向质量精品型建设转变。结合太原的历史渊源、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和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对体现太原特色的各载体综合协调,挖掘城市独特内涵,体现时代精神。因此,太原市还应由模仿型建设向特色型建设转变。
据了解,当前太原已在推广绿色建筑、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城市生态和景观工程建设等领域,都取得了积极进展。
“标准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地域性、经济性和文化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其中的一些指标高于国家的有关标准,符合太原市的发展水平和趋势。”今年7月,以建设部建筑节能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涂逢祥教授为主任,由国内建筑节能权威专家组成的审定委员会这样审定《太原市绿色建筑标准》。标准的制定有力推动了建筑节能的整体发展。
而在建筑节能上,通过改善能源供应结构、集中制冷、西气东输、垃圾填埋场建设等环节,太原市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其中,探索实施的公交车油改气工程,在1644台公交中已改装运行560台,一年可节约燃料费用1500万元。如果全部改装每年约可节约汽油3000万升,尾气污染排放量可减少98%以上,环境和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在制冷方面,利用集中供热管网夏季限制的资源进行集中供冷,这种制冷不仅环保而且带有湿度,费用便宜。据悉,太原目前已在高价候车室、大型超市等大型共建中投入使用。太原市在完成“一户一表”工程改造后,污水处理率为61%,中水回用率达到43.41%,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95%,节水器具普及率为100%,被建设部授予“节水型城市”称号。
同时,为了提升城市形象,太原市十分重视生态绿化工作。据介绍,目前太原市正积极实施通道绿化、交通沿线荒山绿化、村镇绿化、厂矿区绿化、环城绿化和城市绿化等六大造林绿化工程,建设点线面有机结合的城市绿地生态体系,积极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截至今年10月底,太原市的绿化覆盖率达到38.64%,绿地率达到33.54%,人均公共绿地达到9.08平方米。整个城区的环境得到很好的改善,汾河景区引来候鸟栖息。
张晓军说,为迎接首届中国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的召开,太原市重点建设了61项道路桥梁和城市配套项目建设,总投资150.6亿元。这是太原城建史上的又一次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