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文献2023年4月书讯 新书发布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今天文献君为大家带来了2023年4月月度新书,涵盖社会学、历史学、经济管理、文学、文化传媒、法学、国际关系研究、教育学等多个品类。甲骨文、索恩、鸣沙、思想会、方寸等品牌的新书亦有亮相
2011年,王俊秀、杨宜音主编的第一本“社会心态蓝皮书”甫一面世,就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引发了社会对于社会信任的讨论。从此,对社会心态进行全方面的描述和分析成为理解中国社会的一个新角度。
10多年来,“社会心态蓝皮书”记录中国社会转型中民众社会心态的特点和变化,关注社会治理中的问题,聚焦不同群体的喜怒哀乐,揭示社会变迁中的个人与社会价值观,努力探索社会治理的心理学路径。
“社会心态蓝皮书”以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构建社会心态的指标体系,用大量的独家数据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全面反映中国宏观社会心理的现状与走势,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22)》包括总报告、教育文化篇、华侨权益保护篇、专题篇四个部分,全面把握目前华侨华人在海外的最新生存状况,并提出有价值的政策建议。“华侨华人蓝皮书”是国内关于华侨华人问题最重要的研究报告,由华侨大学负责编写。
本书从助残志愿服务核心要素出发,对助残志愿服务政策、助残志愿服务组织、助残志愿者队伍发展、助残志愿服务项目发展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客观呈现了中国助残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态势。
本书作为助残志愿服务蓝皮书的研究成果,系统总结工作经验,理性剖析面临问题,科学提供发展对策,为完善助残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推动助残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路,为研究者和相关政府部门、社会组织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和决策参考,同时,也为广大读者了解、参与助残志愿服务提供了专家观点和对策建议。
《中国口腔健康发展报告(2022):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是首部关于我国老年人口腔健康现状与发展及其对社会影响的蓝皮书。报告由5篇15个专题报告组成,涵盖了我国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地区口腔健康流行病学以及老年人口腔卫生保健与口腔常见疾病防治等内容。报告指出,现阶段我国老年人口腔卫生健康状况尚不理想,龋病、牙周病、牙列缺损与缺失等口腔疾病患病率仍然较高,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这些疾病已成为我国老年人口腔疾病防治的重点。报告针对老年人常见口腔疾病的发病特点和防治原则进行总结分析,对我国老年人口腔卫生保健提出了指导性建议,为老年人口腔疾病防治政策和策略的修订提供了参考。报告建议全社会应高度重视老年人的口腔卫生保健,推广老年人口腔健康标准及口腔卫生保健新模式,设立老年口腔专科,提高老年人口腔健康水平,全方位推动我国老年人口腔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
志愿服务是本书的研究主题,本书围绕“水果”这个组织的志愿服务田野实践,对志愿服务的相关面向且延伸出的其他如组织、教育等领域进行论述。在长期观察的基础上本研究讲求深度参与,并在行动的基础上寻求改变。本研究从“水果”行动入手,历经十年研究型实践,摸索并提出了行动民族志一种可能且可行的模式:连续性田野是基础,介入和合作是路径,生成的整体性是机制,多点的行动产出是结果。本书提出的“主位诉求”“互为中心”“递进行动”等理念和方法,对于本土志愿服务的开展和模式探索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和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书旨在从微观层面考察沙村村民的患病经历,并用丰富的田野资料去展现农村慢性病人带病生存的意义与后果。“带病生存”是本书的中心议题,它涉及慢性病人的病因认知、生存处境、照料问题和生存策略。在研究村民患病经历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疾病格局的变迁和慢性病的社会干预。事实上,前者构成了本书的研究背景,而后者则构成了政策层面的宏观思考。本书不仅希望通过借助沙村民的病痛叙述更好地理解中国农村生活的现实,还希望借此探究患病经历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复杂关系,以便能够在具体情境的“个人困扰”和社会结构的“公共议题”之间建立联系”。
本书运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围绕我国新社会阶层的结构性特征、组织化现状以及创新实践的典型案例三个专题展开。第一编主要分析新社会阶层的结构化,主要从新社会阶层的构成、职业流动、家庭资产、生活休闲消费方式等方面对新社会阶层进行分析。第二编主要分析新社会阶层的组织化,主要从新社会阶层组织起来的必要性、新社会阶层群体的组织方式、组织变革等方面进行研究。第三编主要对全国各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实践创新进行考察,主要对上海、杭州、沈阳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实践创新成果进行了提炼总结。本书理论与实践并重,是深入推进新社会阶层相关问题研究的扎实学术成果之一。本书将运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方法,围绕我国新社会阶层的结构性特征、组织化现状以及创新实践的典型案例三个专题展开。在经验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对新时代我国新社会阶层的社会属性、地位作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解读。
本书基于产业数字化及数字化产业,对数字金融,智能制造,智能汽车,互联网,芯片,生物医药,游戏,人工智能,元宇宙,物联网,新零售等行业的数字化人才进行专门研究,从行业数字化以及行业数字化解决的问题出发,提出组织与人才管理是解决行业问题的首要前提,从人才结构,紧缺人才的供需状况,人才培养策略等角度进一步进行相关的阐述。从数字化/数字化转型解决的问题出发看数字化人才如何建设,进而明确数字化人才的角色和作用在具体行业中的定位。使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在组织结构管理中进行分析和自下而上以数字化人才个人角色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从数字化转型必要性-数字化转型谁主导-到产业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转型-到产业如何转型-到如何通过数字化/数字化转型提高竞争力-最后回归到数字化人才建设策略方法。
山西是个煤炭资源极其丰富经济却不发达的内陆省份,回望历史却发现在明清时期它曾是“海内最富”,勤劳聪明的晋商经由驿路及水路,北上南下开展大规模商业贸易。时至清末,晋商才逐渐衰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开埠通商后,特别是近代交通的兴起重构了商业贸易网络,山西逐渐被边缘化。1907年,山西境内第一条铁路——正太铁路通车运营,此后三十年间以铁路为主的近代交通体系基本形成。本书选取1907年正太铁路通行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研究时间段,从农畜业、煤矿业、城镇、战争、思想习俗等几个视点,系统考察以铁路为主的近代交通体系形成后山西社会发生的种种变动,以此揭示近代交通体系在山西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影响,力图在新的视野下观察山西这样的内陆资源型省份转型过程中的特点。
本书以时间为主轴,以管理权为核心,结合外国力量与社会力量对铁路的影响,还原与审视近代铁路发展中各种权力资源配置与调整的复杂历程。书中首先梳理中央集权铁路管理体制的形成与演变历程;其次分析铁路建设和运营中的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博弈;再次探讨外国势力和政治区域化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多重作用,评述铁路建设和运营上的地方主义特色;最后评析中央与地方在铁路修筑运营上权力分配趋于制度化的历程。
《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以英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全部汉文非佛教文献为资料来源,将这些数百年前或一千多年前的古代写本,全部按号释录成通行的繁体字,并对原件的错误加以校理,尽可能地解決所涉及文书的定性、定名、定年等问题。每件文书释文后附有校记和一百年来学术界有关该文书的研究文献索引。本书收录的文献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民族、历史、艺术、语言、文学、音乐、舞蹈、社会、建筑、科技及中西交通等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南朝梁元帝萧绎所作《职贡图》画像与题记,是研究南北朝时期中外关系与周边国家部族历史地理文化的重要史料。本书对《职贡图》绘纂过程、流传版本、内容体制等问题进行疏理,将《职贡图》北宋摹本残卷题记,以及近代书画资料著录清张庚摹本题记,包括唐宋佛教典籍等文献所见佚文、序赞、疑伪等内容,进行汇录整理校释。书后纂集历代书画著录题跋资料,并附录《南北朝交聘史事系年汇证》《南朝外域朝贡史事编年》两种资料长编,以供学者参考引证。
本书收入中国国家博物馆及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职贡图》存世三种摹本,其中台北二种彩色图卷为国内首次公开出版,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本报告聚焦风电产业和绿色金融政策、行业投融资动态,描绘风电绿色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围绕绿色信贷市场、绿色证券市场、绿色基金市场、绿色租赁市场、环境权益市场,分析风电绿色金融工具的特征和应用情况;阐述零部件企业、整机制造企业、风电场运营企业基本情况及其融资实践,进而探索产融结合发展新趋势并给出相应的绿色金融综合解决方案。本蓝皮书不仅能使读者更好地了解风电行业绿色金融发展的全貌,而且对政府绿色金融政策的制定及企业相关的投融资活动也有很强的借鉴价值。
2022年,受到全球通胀、俄乌冲突和美联储加息等因素影响,全球资产价格下挫,唯有美元强势上涨。而中国经济面临的内外部挑战显著增加,房地产市场继续深幅调整,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只有能源等少数板块上涨。2023年,随着美国经济步入衰退边缘,强势美元可能难以为继,美股也难有良好表现。在经济企稳和货币宽松的背景下,中国投资市场有望逐步回暖,A股可能会有一定的表现机会,但投资者对于房地产市场依然要保持适度谨慎。
《中国投资发展报告(2023)》是“投资蓝皮书”系列年度报告之一,也是中国建投投资研究院向社会推出的“中国建投研究丛书·报告系列”的年度研究成果。
本书总报告立足丝绸之路经济带全线建设,全面跟踪和反映了2022年“五通”建设的情况和进展,并分析预测了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趋势。分报告聚焦设施联通、能源合作、产业园区合作、贸易合作、开发性金融等“五通”建设专题报告,新增抗疫国际合作专题报告。国内层面,主要针对西北五省区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情况进行年度跟踪研究。国际合作层面,以“凸显西北”为特色,继续跟踪研究了中巴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欧班列、中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经贸合作和“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等领域的进展情况。
“国际城市蓝皮书”以“国际经验、中国借鉴”为宗旨,聚焦分析国际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重大理念、重大项目、重大报告和最佳案例,为中国城市发展提供国际参照系。
《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23)》聚焦疫情后修复重振期的国际城市发展。在疫情后的发展格局下国际城市已难以“回到过去”追求“一切如常”,而必须以新眼光把握城市发展的新赛道与新维度。短期重振的新赛道需要从流量枢纽和创新中心两大功能维度的众多交会点中去挖掘。从长期发展来看,世纪疫情的深远影响也推动全球范围的城市重新思考在人类文明维度的责任担当。
推动老龄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科学的规划与引导,为了深入了解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现状、剖析我国老龄产业发展规律与存在的问题,本书介绍了目前我国老龄产业,包括老龄金融、老龄制造、老龄健康、老龄服务、老龄文化、老龄宜居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从中长期发展战略出发,提出了我国老龄产业中长期发展目标、指导思想、发展建议、保障措施以及重大工程,旨在保持老龄社会条件下宏观经济的持续繁荣,为党和国家决策、市场主体发展、学术领域研究等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借鉴。
本书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以近年来陕西县域经济巩固脱贫攻坚实践为研究对象,以陕西省内秦岭北麓农业资源禀赋差异为切入点,通过对案例地区代表性村庄以及村民的深度走访、调研、座谈以及问卷分析,摸清了巩固脱贫攻坚的现状、特征与问题,得出了农业资源禀赋、巩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有机逻辑关联,拓展了相关学科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构建提出了基于资源禀赋差异的秦岭北麓陕西段县域经济巩固脱贫攻坚长效机制,丰富了中国减贫理论,完善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农”实践体系,助力中国西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本书基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时代背景,依据发展经济学相关理论和结合中国实际状况,以农村劳动力和农地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农民对劳动力和农地要素处置的特殊性,通过数据统计和典型区域调研,对农民职业分化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进行了专题深入研究,揭示二者耦合发展的理论逻辑和现实必要性,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在就业选择和农地处置两方面的行为逻辑、影响因素,论证了二者耦合发展的多元模式和实现机制。
人民美好生活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追求的高层级需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促成社会物质财富积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终将造成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桎梏与人的自由沦丧。本书以马克思需要理论为出发点,阐释人类需要与生产力发展的逻辑关系,以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视域下生产力生态化跃迁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人民美好生活展开深入的理论剖析。通过对比传统生产力与生态生产力的本质区别,围绕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本质内涵与必然前提,阐述生态生产力发展的当代价值与实践意义,推导出新时代生产力生态化跃迁发展的历史必然,并探寻其实践路径。
无论是在WTO历次谈判回合中,还是在新一轮WTO改革进程中,研发支持政策一直都是重要且极具争议的问题。本书基于多学科的交叉研究视角,探讨了WTO框架下主要成员实施研发支持政策的合规性与有效性问题,以期对中国制定相关战略与政策、研判多边贸易规则的走向与趋势、深度参与全球经贸治理有所助益。
本书全面整理和研究颜师古《汉书注》及《匡谬正俗》中注列的古今字材料,尝试对每一组古今字的字际关系进行分析。在“古今字”这个概念的发展过程中,唐代的颜师古上承郑众、郑玄,下启段玉裁、王筠,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代表。颜氏虽然没有系统阐释过古今字理论,但在著述中渗透了他的古今字观念。他在《汉书注》中注明古今字时,主要使用“某,古某字”这个训释用语,这正是继承了早期郑玄注释古今字的用语,不过用语更加单一化和专业化。本书有助于正确认识颜师古注释用语古今字的内涵,有助于正确评价颜师古古今字观念的成就和不足,可以为古今字理论研究工作提供学术史方面的具体材料,对于《汉书》的文本整理及辞书编纂亦有一定应用价值。
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本报告在全国率先创建了网络文明素养指标体系,融合顶层设计与实践导向,涵盖网络文明底线保障和网络文明社会倡导两个视角,形成了6个核心素养维度和22个二级指标维度。本报告采用德尔菲专家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较为系统、完备的衡量标准和指标权重,并开展了科学、翔实的实证研究。基于对11500名深圳市网民的问卷调查以及对56293名深圳微博用户的大数据分析,本报告首次计算了深圳市民网络文明素养得分,并刻画了深圳市网民的“具体模样”。网络文明素养指标体系及评估结果可以为网络文明建设搭建框架、明确抓手,将网络文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清代涌现出了多种高质量的苏诗注本,其中查慎行注、冯应榴注、王文诰注最负盛名。王文诰在前注基础上撰有《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主要包括《编年总案》四十五卷,《编年古今体诗》四十五卷,《帖子口号词》一卷,《两宋杂缀》一卷,《苏海识余》四卷,等等。孔凡礼先生点校的《苏轼诗集》即以王文诰的《编年古今体诗》为底本,已成为今人研究和学习苏诗的重要注本。本书主要围绕王文诰苏诗注展开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力图阐明王文诰在苏诗整理、编年、注释、评析等方面的成绩与特点,同时对王文诰注与冯应榴注、查慎行注之间复杂的关系进行深入剖析,并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
孔子“兴、观、群、怨”说是中国古代儒家诗学的元理论,本书从“诗可以群”这一维度切入礼乐文化与儒家思想内在关联的研究,突破了学界对“群”的纯粹义理的抽象揭示,转换视角,从交往论、活动论的视野将“诗可以群”看作古人的一种交往形态,一种诗歌活动的方式,探究孔子这一诗学命题的历史性文化内涵,彰显了“诗可以群”诗学理论的内蕴空间和审美张力。本书对诗乐在礼乐文化演变过程中的交往功能进行了阐释,对“群”在孔子话语系统中的涵义进行了细致辨析,对“诗可以群”理论的发展流变及其实践形态进行了梳理,从而勾勒出中国古代“诗可以群”的审美交往传统,发掘其深刻内涵,并对其进行现代转换,揭示“诗可以群”审美交往诗学在当代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治国必先治党,强国必先强党。本书为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实践研究丛书中的一本,系统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分析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现实逻辑和时代要求,对新时代党的建设从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包括在革命性锻造中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以正风肃纪反腐凝聚党心军心民心、健全党解决自身问题的长效机制以破解历史周期律等,同时针对如何建设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向世界讲好中国的故事展开深入思考。本书既有对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深入浅出的论述,又结合党的建设生动鲜活的实践,深化了对新时代党的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对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21~2022)》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精神及其要求,持续完善“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指标体系”,以解决法治政府建设中的具体问题作为实践导向,指标化、数据化、动态化地呈现了当前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面貌。
明代以前的法律文献,存世者寥寥。明清有些领域的法律资料,散见于各类史籍、档案之中,无现成文献可供研究使用。要全面揭示明以前法制的面貌和解决法史研究中资料匮乏的问题,广阅群书、辑佚散见是最佳途径。本书主编组织有关学者,以“尽可能穷尽资料”“辑佚与考证相结合”为原则,从各类文献中进行相关法制资料辑佚,内容包括金文、简牍、碑刻法制资料,汉令、晋令、魏晋故事、唐格附格后敕、隋唐五代钱法、五代十国立法、散见宋元立法、明代则例、明代榜例、档案中的司法制度资料及文献序跋选辑等。本成果的出版,为社会、政治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搭建了一个集大成的学术文献平台,对于中国古代法制史研究和相关学科建设将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晚清民初知识分子在大变局中探寻中国道路,开拓知识分子的新道路,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个重要部分。本书梳理和讨论了康有为“大同立教”的思路以及推动定孔教为国教的政治行动,尝试从康有为的思想和实践一孔窥豹,思考中国思想及其承载者和创造者的历史性大变局。
本书对康有为的“大同立教”思想做了系统梳理,提供了康有为大同思想发展的新图景。青年康有为经历了从“全球公理之学”到“以大同立教”的发展变化。以1899年康门师徒辩论为界,康有为思想经历了重要调整。由此本书对康有为生前不印行《大同书》全书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解释。从康有为“大同立教”研究出发,本书对晚明以降大同思想的发展线索做了新的梳理,拓展和深化了对大同思想近代脉络的理解,并由此展开对“夷夏之辨”的近代转型、政/教的阶层分流以及“分流中的再合流”等思想文化巨变的探研,打开进一步的思想史研究空间。
《新续嘉兴藏》是《嘉兴藏》的延续,是对《嘉兴藏》释家经典结集工作的继承与发展。《新续嘉兴藏》即是计划把近三百年来,没有收入《嘉兴藏》的高僧大德的著作、语录以及高僧大德的传记,按照时代顺序,以一位高僧的语录、传记为主体作单行本发行的形式,陆续出版,以此延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新续嘉兴藏·玉琳通琇禅师卷》是《续嘉兴藏》收集的有关清康熙以后系列禅宗祖师语录中的一种,收录有《大觉普济能仁玉琳琇国师语录》(七卷)和《敕封大觉普济能仁国师塔铭》两种文献。前者为文献主体,各卷所收依次为“上堂”“示众”“小参”“法语”“客问”“机缘”“颂古”“书问”“像赞”“诗偈”“佛事”“杂著”等内容。玉琳琇禅师参学于宜兴磬山寺,住锡于报恩寺,开堂于余杭大雄山崇福寺,往返于定山、敔山、乌瞻山、天目山等地。此语录即收录他在这些场所活动时的升座法语,斋堂敷座、祝香文,元旦中秋诸节庆、先祖诞辰忌辰、禅七、坛场与徒众所参法语、话头,各种场所的问答与开示,以及玉琳琇所作古诗、杂文、别记、序跋等等。此语录为其弟子行岳所编。《敕封大觉普济能仁国师塔铭》是康熙二十四年王熙所作的玉琳琇传记。
《“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报告(2022)》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和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组织编写,为“一带一路”蓝皮书系列的第七本。
本书分为总报告、分报告、国际合作篇、国内区域篇、专题篇五部分。总报告指出,2021年是中国成立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百年大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一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绩。分报告重点介绍和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投资、贸易等领域的合作。全书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各篇资料新颖,数据权威,具有一定的研究水平和参阅价值。
维谢格拉德集团(简称V4)是欧洲历史较为悠久的次区域组织,其在欧盟内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日益增强。维谢格拉德集团是中欧精神的承载者,区域合作的重要实践载体,捍卫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匈牙利四国利益的重要平台。它不仅是欧盟内东部板块最重要的一支力量,而且通过与欧洲和亚洲许多国家与地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壮大了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尽管集团内部也存在不少分歧和矛盾,但通过在重要议题上抱团取暖、联合发声,V4越来越在涉及自身和本区域发展问题上形成自己的力量,影响到欧盟的决策。通过“V4+”模式,维谢格拉德集团正在与其他国家或地区构建新的合作方式。维谢格拉德集团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和中欧关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深入研究V4的内外政策和发展走向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价值。
非洲大陆正在经历持续增长并不断实现现代化。充分了解这些积极趋势并对其加以发扬对于减贫和增加就业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每年有700万~1000万年轻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非洲大陆而言。本书对于西非法语国家非正式经济的复杂现实做出了诸多重要分析。本书观点具有高度创新性,因为编著团队在书中着重分析了非正式企业这一鲜有学者关注而又极为重要的经济主体而非非正式就业这一传统研究课题,并且强调了大型非正式企业作为经济主体的特殊性。本书主要围绕达喀尔(塞内加尔)、科托努(贝宁)和瓦加杜古(布基纳法索)这三个西非国家首都城市的非正式部门现状展开,可以以小见大,大略了解西非非正式经济发展现状。
作为《儿童权利公约》起草国与缔约国之一,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儿童工作,关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儿童友好型学校”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逐渐应用于教学实践和学校管理。本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儿童参与权入手,对构建儿童友好型学校良好环境及儿童参与的方法、儿童权益的维护、儿童友好型学校如何实现教育公平、如何构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融合发展的模式、儿童友好型学校的师资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
本集刊是为提高中国农村教育研究学术水准、促进与国际学术界对话交流而搭建的一个学术平台,每年出版1-2辑。本集刊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中国农村教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和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联合主办的国际性学术辑刊。
本刊的宗旨是面向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研究社会转型过程中重大的农村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推动运用“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人类学”等多学科视角与方法观察和研究农村教育,推进规范的实证主义、解释主义、批判主义等研究范式在农村教育研究中的运用,促进以“农村教育”为主题的学术对话,提升中国学术话语的国际影响力、生产农村教育新知、服务国家重大决策、改善农村教育实践。
1925年,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保护自己的商业利益,德国最大的六家化工企业联合,共同成立了染料工业利益集团,即IG法本公司,它随即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企业之一。20年后,这家巨型企业的高级经理人被送上了纽伦堡战犯法庭,因为在他们的帮助下,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提出的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才最终得以实现。这个军工复合体掌握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但它为何会变成希特勒手中的食人巨兽,直接参与大屠杀并犯下种种血淋淋的罪行?
在《致命卡特尔》中,迪尔米德·杰弗里斯首次展现了IG法本从19世纪的创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动荡,再到该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凭借广泛的研究和原始访谈资料,杰弗里斯在全新层面深入挖掘工业和第三帝国的相互依存关系,揭开了IG法本公司在纳粹德国时期鲜为人知的黑暗历史。
《中国古代的财政与国家》是日本东洋史学大家渡边信一郎具有代表性的学术专著,可被视为其二十余年中国财政史研究成果的总结。渡边先生采取宏大的整体视角,展现了从汉代到隋唐时期的财政状况,通过分析财政结构的特点,探讨相关制度在汉唐之间的演变,阐明了社会再生产过程和国家支配的特质。从汉代的更卒制度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占田、课田制和户调制,再到唐代的财政性物流与帝国编制,渡边先生都提出了独树一帜的见解,有助于激发学术思辨,推动汉唐财政史的研究。
对大多数人来说,共济会是一个神秘的组织,在它数百年的历史中不少著名人物成为它的会员,如朱塞佩·加里波第、西蒙·玻利瓦尔、莫蒂拉尔·尼赫鲁、乔治·华盛顿、温斯顿·丘吉尔。它的影响力遍及全球。约翰·迪基的《共济会四百年》梳理了共济会的历史,在详述共济会内部的会员等级、仪式、符号等之外,重点利用档案资料纠正人们多年对所谓共济会影响世界政治的误解,去除人们对共济会神秘性的各种猜测,力求呈现读者一部完整的共济会史。
集精巧的侦探故事、精妙的文学分析和精深的世界历史于一身,本书不仅是对莎士比亚人生故事的全新叙述,也是一部精彩大胆、引人入胜的学术兼推理作品,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实到想象,全面揭示了这位伟大艺术家是如何成长起来的。
帕克、韦斯特、阿伦特、麦卡锡、桑塔格、凯尔、迪迪翁、埃夫龙、阿德勒和马尔科姆是穿行于20世纪美国文化和知识生活的女性。她们通过文字主张权力。
这本书丰富而鲜活地描写了她们及她们所处的世界。米歇尔·迪安将传记、批评、文化和社会历史融合在一起,向我们揭示一群才华横溢的女性是如何成为文化世界的核心角色,并开始改变这个世界的。在一个女性惯受男性同行轻视的环境中,她们获得巨大影响力的故事让人着迷,也颇具启示性。
本书是一本谈历史学治学方法的著作。作者在总结前贤治学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个人治学所悟,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些实用有效的运用材料、研究问题的基本门径和办法。本书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其一,有关近代中国研究的史料与史学的通论及专论。其二,关于各种类型史料的认识与应用的分说。其三,关于各个具体研究领域、方面的史料与取法的探讨。虽然因缘各异,长短不一,内容则主要涉及史料的规模类型、解读应用以及与此相应的治学的门径办法,是初入史学之门的研究者一定要看的一本书。
虽然关于二战英雄的故事有很多,但是世人对弗尔卡德夫人的真实故事知之甚少。这位女士曾在二战期间,领导了法国著名的情报机构——联盟,并在诺曼底登陆战役中提供了极为关键的情报。她也是二战期间唯一一位抵抗运动的女性领导者。
为了躲避纳粹追捕,弗尔卡德夫人每过几周就得转移,常常改变发色、着装和身份,但还是被纳粹抓住过,好在最后成功逃离,并同她的战友团结在一起继续战斗。本书以一个个精彩的传奇故事,向我们完整呈现弗尔卡德夫人的一生,以及当年情报机构鲜为人知的内幕和情报人员复杂而矛盾的内心世界。
枪炮,既古老又现代,仍然是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当下的政治和国际结构,甚至消费文化,都是被枪炮所激发的研究所塑造的。伽利略和牛顿的新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文艺复兴时期对弹道学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防空炮预测和命中攻击目标依赖的新设备开启了通往人工智能技术的大门,人类对自我意识和行动力量有了新的理解。制造改进了现代制造业中使用的技术并塑造了现代生产模式。枪炮还以错综复杂的方式影响着世界政治格局,这种影响不仅以我们熟悉的常规方式呈现,还常常是神秘莫测且令人愕然的。
我们都很熟悉克劳德·莫奈的作品,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在伞,手袋,围巾和宿舍海报上无处不在的睡莲的复制品。但是你知道莫奈和他的搭档是开拓性的反叛者,他们的作品最初被认为是丑陋和粗俗的吗?虽然你可能知道文森特·凡高自杀的故事,但可能没有意识到,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这位艺术家并未死于自杀,而是被偶然杀害甚至被谋杀的。再或者,你知道安迪·沃霍尔最持久的遗产之一与卡罗琳·肯尼迪发霉的生日蛋糕和一系列脚趾甲剪报有关的事实吗?
对于作者来说,艺术史就是故事集:是什么促使艺术家去创作?哪些藏品或主题能够反映其背后的收藏家或赞助人?要如何接收或评价一件刚面世不久的艺术品?
本书通过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来讲述艺术史,揭示了世界上伟大的艺术家和杰作背后的那些最奇怪,最有趣和最迷人的故事。通过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探讨为什么艺术史是并且将继续是一个令人着迷且具有相关性的探索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