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河畔的中国】探访属于山西的黄河文化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央广网太原10月19日消息 10月16日,为期三天“母亲河畔的中国”网络主题宣传山西站活动在运城市芮城县启动。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黄河之魂在山西,黄河岸畔流传的后土祭祀风俗,承载着源远流长的黄河农耕文明,从大禹治水到台骀治汾,形成了绵延不断的黄河治水文化。走进山西,就如同走进了中国历史博物馆,时时处处印刻着中华文明传承的历史烙印。
采访团以“母亲河畔的中国”为主题,分别走进运城、临汾、太原三地,围绕黄河文化,深入挖掘黄河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精神内涵,充分学习黄河精神故事、感受黄河人物故事、了解黄河生态文明故事。
永乐宫原名大纯阳万寿宫,位于秦、晋、豫三省交界的山西省芮城县,北依条山,南邻黄河,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永乐宫作为中国现存最大一座元代道教宫观,是中国现存寺观壁画中规模最宏大、题材最丰富、画技最高超的典型代表,与北京白云观、陕西户县重阳宫并称为全真教三大祖庭。
永乐宫壁画分布在三座大殿内,题材丰富、画技高超,继承了唐、宋以来优秀的绘画技法,又融汇了元代的绘画特点,形成了永乐宫壁画的可贵风格,成为元代寺观壁画中最为引人的一章。
大禹渡黄河风景游览区位于山西省南大门的芮城县县城东南12公里的黄河岸边,是一处集精美绝伦的黄河文化、古典古迹的大禹文化、现代技术的水利文化为一体的游览胜地。
大禹渡不但是远古大禹治水的成功之地,也是当代群众改造自然,引水上塬的成功杰作。1970—1974年,国家投资在这里兴建了国内单级扬程最高的农业引黄高灌工程。
据大禹渡扬水服务中心枢纽站站长张波介绍,整个枢纽工程以三个显著特点而著称,一级站采用移动式泵车滑动抽水;沉沙池采用两厢交替运行,使浑水变清;二级站单级扬高193.2米,突破了当时单级扬高不过百米的极限。三大技术创新,开辟了当时水利先河,被国外媒体称为当年中国十大社会主义建设工程之一。大禹渡扬水工程的建成不但为改变当地十年九旱的农业生产条件,推动农业进步和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0月17日上午,采访团走进山西省临汾市永和县。据悉,黄河流经山西永和68公里,自北而南形成七个大湾,统称为黄河乾坤湾。乾坤湾是我国干流河道上蛇曲发育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密集的蛇曲群,是研究地质科学和黄河文化的宝贵资源,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
近年来,按照山西省委“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部署,文化旅游产业已逐渐成为一项朝阳产业、富民产业。特别是央视《朝闻天下》《将改革进行到底》等系列专题片都把乾坤湾作为片头背景,展现给全国人民,乾坤湾已经成为山西乃至全国的一张名片。
18日,采访团成员来到山西太原。贯穿太原城市中心的汾河是山西省的最大河流,从北至南,被誉为孕育三晋大地的母亲河。
“汾河晚渡”是在汾河三期项目基础上,通过对原有景观广场的改造,增加画舫,站在观景平台上远眺西山,赏水波斜阳美景,将晋阳桥、画舫、汾河美景、西山天际线、落日清晖整体放在一幅画面之中,新建成的“汾河晚渡”景点在落日余晖下显得格外绚丽。
“山衔落日千林紫,渡口归来簇如蚁。中流轧轧橹声轻,沙际纷纷雁行起。”这是明代诗人张颐描绘古晋阳八景之一“汾河晚渡”的诗句。如今,这一古晋阳胜景以崭新的面貌再现龙城,成为太原市汾河景区又一道和谐、靓丽和富有人文气息与文化内涵的全新景观。
10月16日,为期三天“母亲河畔的中国”网络主题宣传山西站活动在运城市芮城县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