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八大晋商为何集体覆灭?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近代史上的八大晋商通常指的是乔常曹侯渠亢范孔八大家,即祁县乔家、榆次常家、太谷曹家、介休候家、祁县渠家、临汾亢家、介休范家和太谷孔家。其中临汾亢家号称山西首富,资产达几千万两,主要业务在贩盐、卖粮食和开当铺。
八大晋商的集体覆灭与晋商帮的集体衰落基本是一致的。晋商崛起的根本原因在于与时俱进,而其最终集体覆灭的原因恰恰又在于没有与时俱进,正是应了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晋商早在明清之前就已存在,最早可以追溯到奴隶社会,是中国最早兴起的商帮之一。山西的地理位置比较特别,传说中最早的部落联盟首领尧舜禹都在这里定都,首领们开明,领着大伙搞农业,也支持大家发展商业。
尽管晋商兴起较早,但成为明清时代举世瞩目的强大商帮还走了一段很长的历史。春秋时代的晋商靠着解州的盐池,和当时离政治中心较近的地理优势,走上了贩盐的道路。他们从晋南解州拿盐卖到当时的平阳、安邑等都城,从中赚取丰厚的利润,挖到了帮会的第一桶金。
有趣的是,到了明清时期,历史似乎又重演了一遍,晋商又遇到了相同的境遇。明朝洪武年间,为了防御北方瓦剌和鞑靼等游牧民族的侵扰,在山西北部等北方沿线设立了九边重镇以此进行防御。
由于九边重镇距离统治中心比较远,后勤补给成了大问题。为了解决前线官兵的粮草问题,朱元璋与晋商达成了一个协议,即山西商人负责向大同、居庸关等边关要塞输送粮草,作为交换条件,明朝政府则给晋商合法贩卖“官盐”的资格--盐引,这一举措史称“开中制”。
值得庆幸的是,晋商抓住了这个拓展机遇,从以盐业贸易为主转向多元化经营,实现了成功转型。从此,山西商人走出了关外,走向全国。
由于关内关外的商品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再加上食盐生意的垄断性,还有晋商身上独有的崇尚关公诚信仁义的经商文化,以及经商多年的丰富经验,晋商很快聚敛了大笔财富,成为富甲天下的商帮。
到清代,他们利用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之机,随军做起了军事贸易,又一次得到了大发展。噶尔丹被平定后,清朝又开始大力开发北部边疆,建立了许多以北京为中心的边疆驿站网络,晋商又一次抓住开发边疆的机遇,由此把生意做到了蒙俄。
明末清初,中国商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长途贩运成为当时商业活动的重要特征。但是支付又成了一个问题,当时不像现在,各种支付手段应有尽有,出门一个手机搞定。那时候遇到大笔交易怎么办,推一车银子去交易,风险系数太高,晋商的票号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了。
清道光初年,晋商创办了票号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之后的100多年里,山西票号迅猛发展,盛极一时。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的时候,慈禧太后路过山西,向晋商筹措了40万两赞助费,后来还了一个人情,命令各省交给中央的款项全部由山西票号经手。
于是,山西票号几乎成了清朝的总出纳,承担的是国家财政部的职能。甚至连庚子赔款连本带息的9.8亿两白银,也是由票号来完成的。可以说,票号控制了大清的金融流通,甚至在日本开起了海外分部。
明清晋商垄断了中国的北方贸易,并涉猎了东亚和欧洲市场,经营范围几乎涵盖了当时所有能够经营的物品。与此同时,晋商把持着全国的资金调度,可谓登上了发展的巅峰。
通过晋商的崛起,不难看出,具备了几个条件:其一,独特的地理资源和地理优势。其二,得益于一定的政治条件。其三,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面对时局的变化,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快速找准定位。简单总结六个字:天时地利人和。
人们常说富不过三代,这是一个规律性的现象,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实质上是行业发展优胜劣汰的选择结果。
清朝末期,尽管大环境战乱频繁,但却是晋商最为辉煌的时期。我们看到晋商从早期的贩卖实体商品,不断的进化,逐渐演变为资本大户,充分演绎了资本积累的过程。
晋商后期的主要表现在票号,其主要业务为白银汇兑和存贷业务,以及不同成色的白银在折算中的差价。说白了,晋商在票号领域的迅猛发展,得益于官商结合。汇兑和贷款业务的大客户就是清政府,对政府的依赖性非常强。一旦政局不稳,票号的风险就大大加剧了,这是一个潜在的危机。
官商结合的经营模式还存在一个腐败问题,票号为了得到政府的存贷款,与官员的私下交易在所难免。据说乔家和曾国荃、九门提督马玉昆、湖广总督端方等有来往,的目的很明显,在票号而言,将政府的钱存入票号从而放贷获利。在官员而言,获取个人好处费。但是双方都不设底线,也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传统文化对晋商的经营理念影响深刻,比如他们崇尚关公的诚信仁义,这在早期工业发展水平低的时期是一个优势,符合中国传统社会注重人治的法则。但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西方先进文明的入侵,制度的先进性更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对于一个行业,建立权责分明的现代管理制度显然更有利于行业的发展。
固守传统文化的另一个缺陷就是保守,以自我为中心盲目排外。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资本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外资银行在中国广泛设立,深居山西偏远之地的掌权派们,并不了解世界的巨大变化,更谈不上学习外国银行先进的制度、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了。
1905年,“慈禧新政”实施,中国首家国家银行--大清银行成立,并发行了纸币,逐渐取代了白银作为流通货币的地位。也就是说,票号业最原始的作用被剥夺了。
1911年辛亥革命,清政府也亡了,官商结合的经营模式也划上了句号,清政府所债的巨款民国也不认,谁赔?票号自己吃掉。
在历史巨变的过程中,晋商帮没有再次经得起时代的考验,抓住时代发展的命脉实现再一次的转型,称雄商界500余年的一代商帮就这样被挤出了商界巨头的行列。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了晋商积极的一面,也看到了晋商消极的一面,成也,与时俱进,败也,与时不俱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