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山西沁源:让文化成为绿色发展的最强音

2023-04-19 00:40分类: 山西文化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近年来,山西省沁源县着力打造文化强县,首次把“兴文”作为“绿色立县 建设美丽沁源”战略的一个主要路径,把建设“文化沁源”作为一项主要目标,为之实施了一系列大动作,把文化建设强力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县城投资6千万元,建起了崭新的文化馆、电影院、活动排练场,在一块20亩的空地建设起文化主题公园。在乡(镇)投资1400万元,建起了14个乡镇文化活动站。在农村投资2000多万元,建起了农村文化大院。实现了县有大馆舍、乡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大院的全覆盖。财政投资200多万把县图书馆打造成国家一级图书馆,在14个乡镇254个行政村都建设有图书阅览室,在汽车站候车厅、体育馆休息室等8个特殊部门设立图书分馆。村村设立乡村记忆馆,县财政给每村拨付20000元专用经费修编《村志》,大力挖掘乡村文化,留住乡愁,传承本土文化。

  对文化部门重新核定了编制,在原有基础上增编扩员。招聘大专以上学历专业人员上岗,一次性补充到位,实现了所有文化单位的足额满员。对14个乡镇全员配齐了专业文化员,对全县254个行政村配备了文化志愿者。在县财政的支持下,县电影公司招聘专业人员9名,组建起12支农村公益放映队伍。县晋剧团自主招聘艺术人员26名,建成了各种艺术人员齐备的一流县级剧团。各乡镇、村、社区按照要求都组建起了有较高专业水准的业余文化活动队伍。截至目前,全县文化队伍(含业余)已达5000余名。同时注重对队伍培训的投入,文化部门每周、每月、每季都要开展不同规格的培训,截至目前,受训人员达到1000余人次。通过培训,全县文化人员的业务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生活的繁荣,传统戏剧受到了一定冲击,县里唯一的艺术团体——晋剧团也面临着生存挑战,曾经一度因发不了工资演员们各奔东西自谋生路。面对现状,当地县委县政府果断出手力挽狂澜,一是拨付30万元办公经费,保证剧团的日常运营;二是政府买单送戏下乡,每年最少200场每场6000元,在惠民的同时也盘活了几近倒闭的文化团体。同时高度重视民间文化团队和文艺人才的挖掘和扶持,对书法协会、摄影协会等团体都配备有基地,对当地的文学创作名家王建和、戏剧创作者龙青山都安排有工作室,对葫芦烫画师残疾人王英杰、木雕艺人刘守龙等民间艺人们都免费提供了展销室,对一些有突出贡献的团体和个人都要有奖励。政府的支持和重视,让沁源的文化队伍如鱼得水、日益壮大、生龙活虎。

  近年来,不少文化艺术院校与沁源建立了合作关系,有200多位专家教授把论文写在了沁源大地上。在灵空山镇设立专家小镇,在五龙川村建立了人民日报摄影专家小院。在沁河镇“乡颂·太岳记 韩洪沟红色小镇”设立中央美院“三文建筑/何崴工作室”供美院专家们来研学助力当地发展。摄影赛、摄影培训、诗会、作家创作研讨会、图书发布会、电影拍摄也源源不断走进沁源 。2019年,“二青会三人篮球赛”在沁源举办,借会篮球主赛场之东风,排练多达20场晚会,把沁源的特色文化展示在了全国观众面前;首开纪录,举办了现场直播的沁源县春节联欢晚会,首次邀请著名歌手、艺术家来沁源表演,让沁源群众现场体验;举办全国航拍大赛,山地自行车赛等有影响的赛事,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展示了沁源的独特魅力;央视《乡约》、央视少儿栏目等两次走进沁源,16名《星光大道》歌手、4名网红达人走进沁源,沁源县委宣传部牵头、县文旅局、文化中心、文化馆及各个艺术团体打造了一个又一个精品,通过各大平台,展现在了世界及全国观众面前。通过各项赛事和大型活动,把外界的文化和文明引进了偏远闭塞的沁源,让老区人民体验了艺术、开阔了眼界;同时把沁源美丽的山水风貌、独特的文化魅力也传递给外界,令越来越多的人心向往之。合肥工业大学学生慕名而来,被沁源的独特文化所深深吸引,对沁源非遗作品进行了专门考察研究,对金钱枕头产生了浓烈的兴趣,纷纷拍照取样……

  场馆的建设、经费的保障、政策的鼓励,不得不让文化人在“精字上下功夫,深字上做文章”。县文化馆、晋剧团邀请知名编剧、作者多次汇聚沁源,为沁源文化把脉出方。在专家的建议指导下,沁源的文化精品层出不穷。文化馆自编、自导、自演的短视频沁源秧歌小戏《没有旁观者》等15部作品、剪纸类《白衣天使》等19部作品、书法类篆刻《听党指挥、抗击疫情》等11部作品、美术类《最美医护者》等5部作品,共计50部作品,获得了“平安健康宅家里、智慧生活进万家”网络文化作品表彰。

  沁源秧歌表演唱《护苗春暖》获第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赵树理杯”山西省曲艺节目优秀奖;沁源花鼓舞《鼓动天地》获得长治市“全面奔小康 幸福舞起来”广场舞大赛金奖;沁州三弦书《千古传奇思烟台》获长治市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选拔赛二等奖,沁源秧歌广场舞《沁源秧歌沁源人》获第二届长治市艺术节“舞动太行”广场舞大赛一等奖。晋剧团走出了“抄别人的戏 搬别人的剧”的尴尬境地,自编、自导、自演了晋剧《众志成城》等地方精品剧目,总是让观众热泪盈眶为之振奋。《小二姐梦梦》参加了“2020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演出,受到专家与观众的一致好评。县非遗保护中心,十年磨一剑,进山庄、踏沟坎,寻找传承人,为沁源手工麻纸、剪纸、手工刺绣鞋垫、葫芦烫画等都申报了非遗文化保护。文化团队进学校、入企业,唱响沁源秧歌;找资料、刻光盘,整理文化资料,三番五次进省城上北京,通过几年努力,终使沁源秧歌入选全国非遗保护名录。县晋剧团送戏下乡,全县254个行政村,全部都有她们的足迹,一村3到5场,从不短缺。县文化馆组建了文化轻骑队,送歌舞晚会进农村入企业,一年达50余场。县电影公司送电影下乡,不论山高路远,还是夜深林密,放映员们克服困难,自带马扎供群众观赏影片,每年送电影下乡达到了3048场。县图书馆出动流动图书车进企业、入矿山、到山庄,每年达200多人次。沁源图书馆首创了应群众之需购书,应读者之急送书的先河,获得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总局“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沁源文化向高度、广度、深度进军,把服务做到了群众心里。

  沁源县的文化工作可以用“大手笔,大气魄,大行动”9个字来概括。一系列的大动作,助推了沁源文化的大繁荣,真正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局面,沁源年年有赛事、月月有活动、县城有晚会、乡村有歌舞,沁源人民一年四季沉浸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之中。沁源县的文化建设已成为绿色发展的最强音,繁荣的文化氛围让沁源人民充满了自信和力量,在去年抗击疫情的日子里,沁源人民宅家里演绎了一场文艺抗疫的“沁源现象”,毅然决然打赢了一场抗疫防疫战。相信有文化自信支撑的沁源人民,无论在当前的抗“疫”中,还是在未来绿色发展的道路上,都会一往无前,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晋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华夏年味儿觅传统 ——三晋文化春节掠影

下一篇:春节、元宵节期间山西推出十大类文化旅游活动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brand86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