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走长城之山西行|山西省长城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调查》系列丛书的调研、写作和出版工作既然从山西开始,第一本书确定为《万里走长城之山西行》,有必要先系统认识一下山西省长城。山西省长城资源非常丰富,关于山西长城的认识有很多不够清晰的地方。比如关于山西省境内长城的长度,社会上的说法就有些混乱,有着多种差距很大的数字。2012年6月5日国家文物局在居庸关长城发布了长城资源调查和认定成果,如果有了新的变动应该由权威部门做出新的发布。
国家文物局认定的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包括长城墙体、壕堑、单体建筑、关堡和相关设施等长城遗产43721处。其中包括山西历代长城总长度1401.23千米,占全国长城遗址遗存的9.74%,长度在全国排第三位。山西历代长城分布在大同、朔州、忻州、晋中、长治、阳泉、吕梁、晋城等8市39个县(市、区)。山西明长城位于山西北部,集中在大同、忻州、朔州三市。
当然,这个数字并非一成不变,既然是认定就是阶段性的成果。有可能发现以前没有发现的长城遗址遗存,有可能有些遗址又遭到破坏消失了。但是,在国家没有发布新的认定结果之前,还是应该使用这次认定成果。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编制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西段)建设规划》,使用的数字是“位于山西省行政区划内的长城资源共计 5017 处, 其中长城墙体 828 段,总长度累计 1412.88 千米,关堡 364 座,单体建筑 3798 座,相关遗存 27 处”。这说明山西省文物局对山西境内的长城资源认定又有所增加。
山西省的长城资源位于黄土高原东面的太行山之上,西面的长城沿黄河与陕西相望,北面以外长城与内蒙古为界。山西省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8市39县(市、区),历经战国、秦、汉、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北宋、明等时代,延续两千余年。
山西省是典型的山地高原,其长城资源分布的区域地形较为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沟谷、河岸等,以山地为多。以长城墙体为经络,山西省的长城资源大致可分为四大区域。一是山西省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的外长城沿线,也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交界处。二是位于偏关县、河曲县两县,黄河东岸的外长城沿线。三是恒山和吕梁沿线,主要有北齐长城和明内长城。吕梁山北区的北齐长城向西南方向的芦芽山延伸,恒山一线的明内长城沿管涔山向西北延伸,大致以原平市段家堡乡老窝村附近的早期长城区分为东、西两段。四是山西省东部与河北省交界的太行山长城沿线,主要为明内长城。太行山西缓东陡,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另外,在大同市城区、南郊区、大同县、怀仁市、广灵县、五台县、阳泉市郊区也有城堡和烽火台,但往往距离长城墙体较远。在长治盆地和晋城盆地的分水岭上也分布有战国长城。
中国古代长城内外居住着许多不同的民族,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是长城内外各民族之间发生冲突的原因之一。有了不平衡就有多民族之间的交往、竞争,有了冲突、贸易和融合,这就是长城作为民族融合纽带的作用。山西省所处的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对中华民族的融合发展尤为重要。山西北部的长城地区,长期为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政权冲突的前沿地区,也是农牧两种经济和文化交融的中心地区。两汉时期,大量汉人从山西出长城进入河套地区,有的甚至远走长城以北,同生活在那里的匈奴、鲜卑、乌桓等民族杂居在一起,成为游牧各部族的成员,融入了匈奴、鲜卑等民族。
在南北朝及之后的很长时期内,随着少数民族政权的南下,山西北部的长城地区也涌入了大量的游牧民族。这里本来就是农业和牧业两大产业交错地区,北方的匈奴、鲜卑、乌桓、氐等游牧民族都曾迁徙到这里,很多人放弃了游牧生活而从事农业生产,并且融入了农耕民族。
山西省长城沿线的重要防御段落、关堡往往分布于大山、关隘附近,这些地方往往自然风光与长城设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位于平地缓坡的长城周边则分布有大面积的农田和居民点,这些居民点多是在守护长城关堡的基础上形成的村镇。这些长城建筑遗存体现了长城区域中国古代军事、边贸、民俗、地域等多种历史文化。
山西省长城修筑自战国始。战国末年长平之战(公元前262—前260年),秦、赵双方在山西东南部及与河北的交界区域兴建长城防线。长城资源调查认定,目前山西省内的战国长城资源东起陵川县,经壶关县,西至高平市,遗存墙体9段,长27338米,烽燧2座。
东汉建武十二年至二十一年(公元36—45年),为抵御匈奴游牧民族的袭扰,汉光武帝刘秀下令在山西北部及中部地区修筑亭候、烽燧等长城防御设施。长城资源调查认定,目前山西省内的汉长城资源东起天镇县,经左云县,西至右玉县,遗存墙体25段,长49224米,秦汉时期敌台5座、烽火台2座。
北魏泰常八年(423),明元帝令修筑长城以抵御北方柔然汗国的侵犯;太平线),太武帝令“十万人筑畿上塞围”,均途经山西北部。长城资源调查认定,目前山西省内的北魏长城资源分布于大同市天镇县北部,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遗存墙体5段,长4264米,敌台3座。
东魏武定元年(543),“齐献武王召夫五万于肆州北山筑城,西自马陵戍,东至土隥”,即今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中部至原平市西北部一带。长城资源调查认定,目前山西省内的东魏长城资源均位于忻州市宁武县中部,遗存9处,其中关8座、堡1座。
北齐时期修筑长城的次数最为频繁,其中天保三年(552)的黄栌岭至社干戍长城、天保六年(555)的幽州北夏口至恒州长城、天保七年(556)的西河总秦戍至海长城、天保八年(557)的库洛拔至坞纥戍重城、河清二年(563)的轵关长城,其修筑地域均涉及山西。
长城资源调查认定,目前山西省内的北齐长城资源主要分布于大同市、忻州市等地,遗存有266处,其中墙体243段,总长411040米,分布于5市15个县(市、区),其中:天保七年的西河总秦戍至海长城西段分布于恒山、吕梁山沿线,东从河北省蔚县入境大同广灵县,向西南经浑源县、朔州市应县、山阴县等10县市,至吕梁市兴县的黄河东岸,位于太行山与黄河之间,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河清二年的轵关长城目前仅见于晋城市泽州县晋庙铺镇,地处当今山西省泽州县与河南省沁阳交界处;北齐长城左云县段位于十里河谷地西北侧山脉东侧山坡,偏关县和平鲁区下水头乡交界区域的山地,神池县的山险地带。
北周大象元年(579),在前代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自雁门,东至碣石”的长城,局部位于山西境内。隋代开皇年间(581—600),朝廷曾在北方边境“缘边修保鄣,峻长城”,主体修缮利用了北齐天保七年的长城并有所增筑,经过山西省北部。目前山西省内的隋长城分布于忻州市岢岚县,遗存墙体3段,长899米。
唐初,在今山西太谷县东南马陵关至和顺县西部一带筑有长城,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五代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后梁在与李克用争夺潞州(今山西省长治市)期间,曾修筑“夹寨”用于战事。目前山西省内的五代长城分布于晋城市沁水县东北部与长子县交界处,遗存墙体3段,长8122米,铺舍1座。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曾在草城川(今岢岚县北)一带修筑长城。
明代北方边疆惟重九边,九边之中山西居其二,即畿辅重镇大同镇、山西镇。山西境内明长城分为外、内长城,外长城为边境防御,内长城为京畿拱卫。洪武(1368—1398)初年,在雁门关一带修建城池、堡寨、关隘等;永乐年间(1403—1424),形成“自宣府迤西迄山西,缘边皆峻垣深壕,烽堠相接”的防御体系,并设大同镇;嘉靖年间(1522—1566)设山西镇,修筑长城、堡寨规模扩大;隆庆(1567—1572)、万历(1573—1620)年间,对山西境内长城及其附属设施的修建、加固继续增强,直至万历以后长城修筑逐渐减少。长城资源调查认定,目前山西省内的明长城资源分布于25个县(市、区),墙体582段,长910541.57米。其中以偏关县最多,长达119945.5米。
山西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做得比较早也比较好。2019年山西省成立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暨办公室,成员单位横向涵盖20个省直厅局,纵向纳入大同、朔州、忻州、阳泉4个重点市,第一时间对接国家规划,开展专题调研,编制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西段)建设保护规划》。山西长城是古代军事斗争、古代建筑艺术、民族融合发展、民俗文化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的具象体现,对于提升山西历史文化资源的社会影响力、增强文化认同感、推进山西文旅融合的创新发展、推动爱国主义教育、乡村振兴等具有较高价值。
山西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以山西明长城为主线,坚持保护优先、强化传承,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总体设计和统筹规划,串联沿线各类长城文物和文化、自然生态资源点,营造差异化的特色主题,因地制宜打造山西长城文化品牌,全面展示长城的文化景观和文化生态价值,形成“一带、三段、六区、多点”的总体空间格局。“一带”即一个核心形象带。以山西各历史时期遗存的长城为主体,是国家“万里长城”核心形象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段”即3个形象标识段。以现存最完整、景观价值最高的山西明长城为主体,结合山西长城分布特点,划分为明外长城段、明内长城段、太行边长城段3个形象标识段,突出长城(山西段)的自强不息、民族融合、边塞风情等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六区”即山西长城中具有代表性、标志性意义的6个长城文物和文化资源富集区,包括雁门关—广武长城形象标识区、得胜堡—大同镇城形象标识区、老牛湾—丫角山形象标识区、娘子关—固关形象标识区、平型关形象标识区、杀虎口—右卫古城形象标识区。“多点”即多个形象标志点。将明长城防御体系与长城重大历史事件存在直接关联,以及具有文化景观典型特征的重要镇城、路城、堡城、关口作为形象标志点。
2023年,山西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将从推动规划落地落实、做好长城本体保护修缮、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提升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文旅产品打造、挖掘长城文化内涵、加强宣传展示等几个方面持续发力。积极推进入选国家“十四五”时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储备库9个项目和纳入省级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库管理的132个项目。重点推进忻州长城博物馆(园)工程、旧广武村传统村落保护传承、朔州市山阴县长城博物馆装修改造、阳泉市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设、大同市长城博物馆建设、忻州市雁门关白草口长城遗址保护利用6个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的项目。(董耀会/文)
董耀会 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河北地质大学长城研究院院长,燕山大学中国长城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主任、教授,《中国长城志》总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