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让乡村产业“活”起来 上海持续推动“三农”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投放力度和涉农融资支持力度,以创新金融服务支持乡村建设的任务赫然在列。记者了解到,在创新适应农业农村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面,沪上
“我们家的羊毛又白,肉又鲜,冬天吃了可以抗寒,大补。”谈及自家的“崇明白山羊”,崇明区中兴镇农户刘先生的脸上满是笑容。因为特产白山羊的畅销,他一直想要扩大生产经营,但苦于缺乏资金,“我也不是崇明本地人,土地都是租的,没有抵押都贷不到款。”好在,刘先生的忧虑得到了当地建行的及时纾解。建行上海崇明支行正在推进“信用镇”建设,听说刘先生的烦恼后,立即为他所在的上海兴牧白山羊专业合作社进行建档评级。经过快速评估、审批,合作社凭借良好资质办理了利率较低的小微信贷,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如今,刘先生的羊舍进一步增产,经营蒸蒸日上。
据了解,在人民上海分行推动下,建行上海市分行积极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自2021年起,已先后对6个涉农区的13个行政村完成“信用村”评定。今年2月末,在崇明区中兴镇挂牌全市首个“信用镇”,将农户的信用数据进行整理归类并加以分析评定,为中兴镇2500余户农户建立信用档案,其中99.8%的农户获评农村“信用户”。此外,针对中兴镇内企业,建行为部分涉农小微主体授信金额已超过2800万元。
无独有偶。在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崇明区港西镇北双村,农户吴先生饲养着5头白山羊,正打算再饲养一批小羊,但缺少购买小羊羔的资金。工行上海崇明支行正在试点“整村授信”业务模式,便为符合信贷要求的吴先生发放了该分行首单“兴农信用贷”。“兴农信用贷”面向“整村”内的农户、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为其种养殖扩大及产业发展提供信贷资金支持,信贷额度最高为10万元。此外,该行还推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生态民宿贷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冷链补贴场景”以及与市融资担保中心合作开展的“兴农批次贷”等创新涉农产品和服务方案。
想方设法增信的同时,金融机构也在为涉农主体减息。上海某粮食专业合作社主营谷物、水果、蔬菜、苗木种植及销售,近年来逐步向有机农业转型发展,目前主要种植“红美人”柑橘,在崇明区种植面积达140余亩。合作社收入主要在下半年,但上半年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借着前期人民普惠小微贷款阶段性减息支持政策的“春风”,上海崇明沪农商村镇银行向该合作社返息1.27万元,减轻了合作社一季度的付息压力,保障其正常经营。
“感谢建行为村民们投放的便民渠道和智能设备,尤其对于老年人,卡里收到退休金或农业补贴后再也不用到镇上去查款取款,在村委就能办理,我们也省心多了。”上海金山区山塘村村委一位负责人说。他提到的服务是建行上海市分行在全市部署的“裕农通”助农取款服务。此前,建行上海市分行已在沪郊乡村设立1500余个“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实现了村村都有“裕农通”,可供办理转账汇款、公共缴费、助农取款等便民金融服务。
自去年底以来,在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指导下,建行上海市分行积极推进“裕农通”服务点他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已为全市643个村居委开通他行卡助农取款,进一步下沉金融服务。同时,建行为“裕农通”服务点投放智能终端设备约300台,针对他行卡查询和取款需求,提供更大的展示界面、更便捷的操作体验,尤其是面向村内的老年人提供适老化服务,解决银发人群“查询不便、取现困难”的痛点。据悉,接下来,建行上海市分行还将联合村委进一步加强宣传推广,争取将他行卡取款纳入村委日常工作,同时依托开到各涉农区的“裕农学堂”推动金融知识宣传下乡;并在浦东惠南、张江曹路、青浦重固等区域打造多家“港湾”的基础上,进一步向下扎根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将便民缴费、助农取款、“裕农学堂”、智慧政务、便民事务“打包”提供。
持续努力打通金融服务乡村“最后一公里”的银行还有不少。工行上海崇明支行大力推进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建设,已与4个行政村签约设立普惠金融服务点,普惠金融服务下沉至县域乡村;并大力推广“兴农通”APP,构建线上线下协同的乡村服务触达体系。依托普惠金融服务点,该行成立由“普惠+个金+网点”的专业行商服务团队,组织开展政策宣传、普惠金融产品和国债下乡介绍,面向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当地农户开展有针对性的金融知识宣传。
上海农商银行也在本市农村地区启动助农取款点建设,站点分布于网点周边两公里范围内无法覆盖的郊区农村地区,重点补充农村地区基础金融服务内容,使村民切实感受到基础金融服务带来的支付便利,目前已完成69家郊区助农取款点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