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公布在淞沪抗战中牺牲的上海这一英雄群体上榜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近日,退役军人事务部公布第三批185名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
其中,至少有两名著名抗日英烈,一个英雄群体与上海有关。分别是(按照牺牲年份排序):
淞沪战争爆发后,侵华日军在上海小川沙登陆,进攻上海北部的军事重镇罗店,企图占领罗店,威胁嘉定,从而切断京沪铁路大动脉,堵住上海守军的后路。国难当头,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分会迅速组织战地救护队,委派医师苏克己为第一救护队副队长,并确定罗店医院为战地救护医院,抢救战地伤员,履行红十字会员救死扶伤的光荣职责。
战争从一开始就异常激烈,罗店救护医院短短几天就住满了伤兵。战至23日,罗店距离火线战场更近。当天下午,我军一架飞机被日寇击中,驾驶员苑金函受伤后跳伞降落在罗店附近的农家竹园中。苏克己闻讯后急率助医刘中武及护士陈秀芳、谢惠贤等前往战地开展救护,在罗店商团青年义勇队的帮助下,迅速将伤员送至医院,为伤员施行了急救手术。
手术完成后,天色已晚,我守军派人赶到医院,告知在阵地左侧发现日军,我守军将转移阵地,敦促救护队迅速撤离。但受伤的空军飞行员不能起行,怎么办?苏克己立即决定由他与刘中武及两名工友用担架抬着伤员一起撤离,陈秀芳、谢惠贤两位护士则举着“中国红十字会”的会旗,背着印有“红十字”标志的药械箱紧随其后。
众人行进至距罗店镇两里路处,突然遭遇乔装成当地农民模样的3名日寇。日寇发现红十字救护队员后,持枪逼近,喝令停步。苏克己回答:“我们是红十字救护队!”苏克己话音未落,日寇便举刀猛砍,苏克己躲避不及,两腿顿时被砍断,倒在血泊之中,后被肢解为6段,血肉狼藉,惨不忍睹。刘中武和工友、护士迅速撤离。此时枪声大作,刘中武、谢惠贤当场中弹身亡,陈秀芳腹部受重伤,送至医院后因抢救无效死亡。
令人发指的是,据目击者称,苏克己牺牲前曾用娴熟的日语,自我介绍了中国红十字会救护人员的身份,却仍遭残害。战事西移后,苏克己的亲友曾前往殉难地寻找烈士尸骨,却遍寻不得。
噩耗传来,上海红十字会迅速将苏克己等4位红十字人员的殉难惨况公布于世,并向国际红十字组织报告,揭露日寇无视国际公法,残害中国红十字战地救护人员的暴行。目前,中国红十字总会第一救护队抗战殉难烈士纪念碑(罗店红十字纪念碑),庄严肃穆地矗立在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陈伯吹中学(原罗店中学)校园内。
陈定达(1902—1940.10),字三才,江苏昆山人。1916年考入清华学校,1920年毕业后赴美国留学,入伍斯特理工学院攻读机电学。1924年获理科学士学位,又到美国一家电气公司实习。回国后于1927年在上海创设北极电气冰箱公司,任总经理、副总裁,兼任中国通惠机器公司常务董事。又历任上海联青社社长、清华同学会会长等职。曾参加发起组织“中国工程师学会”。陈定达平时关心国家大事,热心于社会福利事业。1932年“一二·八”日军侵犯上海,他联合爱国志士多人,以技术协助军队构筑防御工事,出钱出力,贡献良多。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上海沦陷,权奸当道,他出于激愤和爱国忠忱,参与策划刺杀汪精卫,并为此不吝财帛,广征线号特工人员逮捕,后被押解到南京。汪伪对其威逼利诱,许以电政司司长一职,遭严词拒绝,最后又要他写一份悔过书即可释放,他回答说:“吾无过,何悔之有?”“国贼人人得而诛之。”同年10月2日,他在南京雨花台从容就义。时年38岁。
余光奎,字延智,1907年出生于湖南省桑植县廖家村观音岩一富有人家。他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4期。1926年秋,北伐军出师获捷,北定武汉三镇,东逼沪宁杭苏,地方军阀节节败退,革命军势如破竹,需补充军官和大批战斗人员,余光奎所在的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毕业。余光奎参加北伐后,奋勇杀敌,在围攻武昌的战斗中,所在的蔡廷锴部率先攻入武昌城宾阳门。余光奎因为在北伐过程中立下战功,先后任营长、团长等职务。
抗日战争爆发,上海沦陷,在上海市区和郊区,有打着旗号,民众自发组织的各种游击队、自卫队、保安队;有特工系统的别动队、忠义救国军等武装力量;有主力撤退时流散的官兵组成的游击队,长期坚持敌后游击作战,伤亡惨烈,余光奎就是游击队中的一员。当时,抗战形势十分恶劣,战斗环境艰苦,日本军队在上海的侵略势力十分强大,对、的抓捕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余光奎被任命为淞沪地下游击队指挥,浴血奋战,打击日寇。一次,他在家书中说道:“吾现在淞沪一带,率游击队打击日寇,愧无建勋,以报家国,矢心以身许国。”余光奎时刻做好了为民族独立战争付出生命的准备。1940年,余光奎潜入上海执行任务,因汉奸出卖,被捕入狱。面对敌人严刑拷打,余光奎坚贞不屈,保持民族气节。1942年,余光奎被敌寇残杀,时年36岁。
卢英春(1905-1937) 东北抗日联军第6军第2师第5团赫哲小分队队长
曾庆敏(1898-1937)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66军第159师第457旅副旅长
谢家珣(? -1937)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1军第87师补充旅补充团团长
李友于(1905-1938)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军第89师第529团副团长
袁 治(1892-1938)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3集团军第144师第442旅旅长
高 鹏(1905-1938)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5师第75旅第150团团长
马天民(1910-1939) 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3支队独立营营长
范庭兰(1903-1939)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7军豫北别动队第5总队总队长
黄胜斌(1912-1939)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平井获支队政治委员
孙树生(1917-1940) 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先遣纵队第1团3营教导员
沙延孝(1914-1940) 八路军第129师新编第8旅第22团3营教导员
姜 林(1918-1940)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分区第2支队政治部主任
阎祖皋(1914-1940)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冀东军分区第13团参谋长
宿之杰(1905-1940)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9军第38师第112旅第223团团长
蓝和春(1901-1940)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5军第4预备师第10团团长
漆承宏(1908-1940) 新四军淮南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独立第2团副参谋长
王明星(1914-1941) 新四军第6师第18旅第54团、 55团参谋长
王超奎(1907-1941)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0军第133师第398团2营营长
白福厚(1913-1941) 东北抗日联军第3路军第3支队第7大队大队长
冯汉英(1894-1941)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8军第169师第247团团长
陈镜蓉(1918-1941) 中国宁津县县委书记、吴桥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
周苏平(1909-1941) 中国苏南东路特委宣传部部长兼沙洲县县委书记
蒋永孚(1916-1941) 中国桐庐县县委书记兼挺进独立大队大队长
蔡亚雄(1911-1941) 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云梦县抗日游击大队大队长
薛金吾(1902-1941)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9军第24师第100团团长
王何全(1911-1942) 八路军第120师兼晋西北军区决死第2纵队兼第8军分区第4团团长
吴新之(1913-1942) 八路军第129师新编第8旅第22团政治处主任
梁重馨(1913-1942)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国远征军第5军第200师团长
吴亚屋(1919-1943) 山东省茌平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兼独立4营营长
观 杰(1921-1944)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第5支队3大队7中队中队长
彭仕复(1901-1944)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6集团军第47军第178师第532团团长
鲍 夫(1917-1944) 河北省临城独立营政治委员、代理中国临城县县委书记
殷德林(1919-1945) 新四军苏中军区特务第2团副团长兼政治处主任
赖 章(1920-1945)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第2支队第1大队副大队长
霍世才(1897-1945)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4军第121师第361团团长
古北口长城抗战七勇士(1933)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67军第25师第145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