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老城厢 上海的家》将播在旧改中留存历史留存城市温度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上海的城市历史文脉,远溯松江,上追华亭,而与近代上海关系最直接、最紧密的,老城厢当属其一。
当城市日新月异,我们的家园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什么在变,什么没变?4月11日22点,东方卫视“新纪实”时段将播出纪录片《老城厢 上海的家》,把镜头对准上海旧城改造,留存历史,也记录下城市的更新。
《老城厢 上海的家》是讲上海的“家”的故事。上海的城市建设与发展,与居住在上海的人们休戚与共。
记录上海本土的故事,也一向是海派纪录片的传统。30年前,早在上海为建设南北高架实现城市拓展而开展动迁工作之初,上海纪录片人就将镜头对准了这一城市发展史上不可磨灭的一笔,并制作出纪录片《大动迁》,永久地保留下了上海发展的历史性时刻,并将第一代上海动迁民众生活与精神的风貌如实而传神地展现给了观众,成为海派纪录片的一部力作。
30年后,上海市中心城区成片旧居改造迎来了收尾的历史性时刻。经过三十载的岁月流转,上海这项民生工程也演变发展出了全新的内涵,其中涉及的动迁居民、涉及的具体城建规划,也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着显著不同。记录这一时刻,有了深刻的社会意义。《老城厢 上海的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这部纪录片旨在讲述在新时期上海城市更新的背景下,上海老城厢居民各自的体会和感受,既展现新时期上海旧城改造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又展现上海普通百姓为城市发展做出的贡献,呈现人民与城市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在《老城厢 上海的家》主创看来,纪录片的一大魅力就是“实时发生”的动态写实性,而要真正成就这样的魅力,需要将“实时发生”的动态过程记录到位。这就需要前期、中期、后期,每一个时期的“不松懈”。
前期,摄制组通过前后多次走访,将这片老城厢不同的建筑群的区位、特点进行记录,并就建筑特点确定了诸多需要实时拍摄的建筑,包括这一地块上最“豪华”的三层新式里弄与最简陋的搭建蜗居房、最典型的二级里弄建筑与最上海的石库门建筑、富有上海百姓生活气息的各式旧式里弄,还有极富视觉冲击的蜿蜒狭长的老巷弄。
实际拍摄中,摄制组旨在完整记录老城厢建筑伴随着征收发展而一步步变迁的过程,希望将老城厢的独特气质通过丰富扎实的空镜呈现给观众,也致力于将征收过程中居民与居所之间黏稠的情感传递出来。
事实上,上海的旧城改造并非新话题,而是伴随上海这座城市成长的漫长浩大的工程。当镜头对准这一主题,如何表达出新时代背景下的新意,成为主创团队的破题关键。
为此,摄制组进一步深入了解发掘了上海征收的全新理念——不是一味地拆房屋,也有因地制宜地保护历史建筑。这就为纪录片打开了另一扇历史与现实相交融的窗口——丰富地挖掘与呈现这一地块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气息的建筑,向观众传达,它们都将通过文保的方式,在征收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修缮。这一地块的历史文化,就这样与城市新时期的建设自然而巧妙地承接起来,既增加了本片的历史内涵,又提升了旧改的现实意义。
上海的旧城改造是在上海市多个区同时展开的,此次摄制组关注的征收地块隶属于上海市市中心的老城厢。老城厢是基于上海这一开埠城市独特的城市发展史而延伸出的独有的地缘概念,它是指相对于上海租界的华界部分,是上海城的起源地,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某种角度来说,摄制组记录的是“上海城之根”。即便时间拨到了2023年,位于老城厢的豫园,每年的灯会依然是上海人代代相传的习俗。在人山人海里看灯赏玩凝结着上海人对老城厢的深深眷恋。这样的地方,自然承载着一代代上海人深切的地理认同,是上海人之所以称之为“上海人”的来时之路。
在传播学者看来,全球化的传播语境里,这样一部拥有浓郁海派气质的纪录片恰是精彩中国故事的具象化表现。因为该片将上海新时期的旧城改造与上海历史发展而来的老城厢本土概念相结合,既使上海旧改有了更为厚重的历史底蕴,又使上海老城厢与上海新时代发展有了全新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