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再写十年(图)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10年前,“新概念”和“80后”是当时中国文坛被谈论最多的两个话题。现在,当年的写作明星们也已开始步入30岁的行列,他们中的大多数也已褪去明星的光环。10年前,不曾被关注的“70后”作家也终于慢慢成为文坛中坚。
5月16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上海青年作家创作会议(以下简称青创会)34名与会者,绝大多数也都在这个年龄层。
作家孙甘露在会后对早报记者说,这批作家,年纪长的那些已经慢慢进入成熟期,但他们的重要作品还没有出现。年纪小的那批,已经显露出作为作家的质地。“他们再写10年,上海文学可能呈现另外一个面貌。”
路内、小白、走走、周嘉宁、BTR、张怡微、蔡骏、黄平、金理等34位上海青年作家参加了“青创会”并发言,这群写作者也基本体现了上海青年作家这个集体的水准。
这34位青年作家代表,以70后、80后为主,少数几位是90后和1960年代末出生的作家。会议以他们的讨论为主,作家孙甘露、《收获》执行主编程永新和评论家吴亮、陈思和、郜元宝、杨扬等仅在现场作简要点评。
作家蔡骏在会上说,上海在文化产业领域,已经远远落后于曾经有过的地位,远不能和北京相提并论,与江苏、浙江相比也没有优势,“唯一有优势的是上海作家。虽然我们不再是冠军,但我们有冠军的潜质。”
从北京赶来上海开会的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人民文学》主编施占军和文学评论家白烨在会上都认为,上海青年作家的创作力量不容忽视。10年前的新概念使一群孩子成为写作明星。但这些年轻人的作品在10年前还都处于习作状态,如今,还在坚持写作的那些人,他们的作品是可以当做作品来对待了。
“今天开这个会的时候,我也在问自己,30年前我们在青创班上谈论的是什么话题?我跟这些年轻的作家有哪些不同?”孙甘露昨天在会后对早报记者说。1985年到1986年,上海作协连续举办了两届上海作家青创班,孙甘露和金宇澄参加。当时先锋文学刚刚兴起,讨论话题是如何回到文学本体。“伤痕文学和知青文学本质上是依附于政治,那么文学是否以更加自足的方式回应时代和文学?这就是我们当时在青创班上讨论的背景。文学作为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开始转向文学作为一种艺术样式的自觉。”一个文学潮流也在那个时候逐渐汇聚起来。
第三届青创会上,34位本地青年作家、翻译、评论家围绕着三个议题进行分组讨论,三个议题分别是“城市与写作:我手写‘我城、“写作与翻译:借镜的自我观看”和“传播与写作:新传播方式下的写作形态”。
这些青年作家谈论上海这座城市与个人写作的关系,谈论自己对翻译的看法,谈论新媒体冲击下的作家生存和写作形态变化等等。但有些话题并没有太过于深入,比如城市与写作,“我原以为他们会谈谈本雅明意义上的都市写作和思考,但大家没有谈这个话题。”孙甘露对早报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