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日|黄浦历史上原来有这么多医界名人……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回溯历史,黄浦历史上也涌现了一代又一代有志于医疗卫生事业的人士,他们的事迹与如今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前线的医务人员遥相呼应,续写着医者仁心的感人篇章。现选取十位在黄浦历史上有杰出贡献的医界名人,以期为抗疫行动汇聚精神力量。
辛亥革命时,参与光复上海起义,任沪军都督府民政总长兼江南制造局总理、江苏都督府民政长。早在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他来沪任江南制造局提调后,开始从事商业活动。李平书精于医学,对医药事业有颇多贡献。曾与他人共同在公共租界小花园(今浙江中路一带)创立医学会、在多稼路创办了上海医院、创设中西女子医学堂,自任中医教职。1921年,与医学界人士创办粹华制药厂,任董事长,设总发行所于南京路、望平街,该药厂的设立,使上海中药生产向科学化、工厂化迈出了第一步。
德国人。青年时在海军学校学军医。毕业后派到军舰工作。清光绪十七年(1891)随舰首次来沪。时值上海霍乱、伤寒、疟疾等病流行,缺医医药,于是他产生在上海建立一所医院为中国人治病的想法。后离开海军,返回到德国精修医学。两年后再次来到上海行医。
光绪二十五年(1899),清政府上海道署拨出白克路(今凤阳路)旁一块土地供宝隆兴建医院之用;同时发动绅商,捐款资助。次年正式建成,取名为同济医院(长征医院前身),寓意德国人与中国人同舟共济,由宝隆任院长。最初几年,为华人治病,不收诊金,只取药费,由上海道署每年拨银500两补偿开支。但就诊者为数不多,经他雇人宣传,数年后,医院声誉提高,就诊人数增多。于是扩建了一幢楼房,分设门诊部和住院部。
宣统元年(1909),宝隆病逝于上海。为纪念他在沪热心行医的功绩,同济医院改名为“宝隆医院”。
早年在无锡、苏州等地行医,后来上海仁济善堂施诊。上海名医荟萃,而丁氏业务首屈一指,内科中尤长于治时病,名震大江南北。后人推崇为孟河6大名医之一。
当时上海西医大盛,丁甘仁于1916年和夏应堂、谢观等集资创办全国第一所中医学校,名为“中医专门学校”,校址在河南南路南石皮弄,附设全国第一所纯中医中药的医院——“沪南广益中医院”,供毕业生实习。此外,还开设“中医女子专门学校”,以培养女中医。丁甘仁办学成果显著,不仅发扬了中医事业,还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其中不少成为上海中医事业的栋梁,如程门雪、黄文东、王一仁、张伯臾、秦伯未等。至今丁氏学派在上海医界仍负盛名。
清光绪三十年(1904),发起成立中、英、美、德、法五国合办的上海万国红十字会,被推举为中方办事总董,为中国红十字会的缔造者。光绪三十三年(1907)后,历任大清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常驻上海。先后创办中国红十字会时疫医院、红十字会总医院及医学堂、天津路分医院、中国公立医院等,兼任上述各院院长。宣统三年至民国7年(1911~1918)间,又多次出任闸北巡警卫生处总办、万国防疫会议防疫董事。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几次大疫情的救治中,红十字会时疫医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病人诊病给药,只收挂号费。病重留院治疗,酌情收费;贫困者减免,只收膳食费;极度贫困者,连膳食费都由医院负担。无力还乡者,由红十字会赠送船票。贫穷患者医治无效病死后,由医院施送棺木。因为有附属医学堂,每次时疫暴发时,中国红十字会均派医生和医学生前往医院服务,无论医护水平还是救治成绩,都有了极大提升。
柏特利医院(第九人民医院前身)创办人,是中国医学界最早留学美国的女医师。毕业于密执安大学。
1920年,石美玉与其友人胡遵理教士来上海创办伯特利教会及伯特利医院,并相继设立护士学校、小学、礼拜堂及孤儿院等机构。医院及护校均由石美玉负责。1922年,石美玉买下制造局路639号几间民房,并利用邻近39亩荒地,扩建了医院。两年后医院正式建成,业务以产科为主,辅以内科、外科,附设护士学校和助产士学校。1937年八一三淞沪战争爆发,医院建筑和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翌年,石美玉在法租界另设分院及诊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租界沦陷,分院及诊所业务近乎停顿。这时石美玉、胡遵理已去美国。
抗日战争胜利后,石美玉在美国积极筹划经费,在废墟上逐步复兴伯特利医院。1951年5月,石美玉要求人民政府接办医院。1952年12月,伯特利医院更名为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毕业于广州博济医院医科班。次年,在广州创办南福医院和禔福医院,担任院长,成为中国女性创办西医院的先行者。
光绪三十年(1904),来到上海在派克路(今黄河路)设诊行医,是上海第一个开业的女西医。她拜李平书为义父,在李创设的女子中西医学堂中教西医。后在李平书发起创立的上海医院(今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任监院。武昌起义后,发起成立赤十字会,并组织救伤队随黄兴等到汉口参加战地救护工作。其后在上海疫病流行和灾害期间,张氏募款集资开设时疫医院,施诊给药,救死济危。1919年山东饥荒,又奔赴灾区组织开展赈济工作。1932年一·二八、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中,张竹君虽然年事已高,仍积极参与救伤工作,被称为医学界女俊杰。
1922年,毕业于湖南湘雅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27年,同颜福庆等筹建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上海医科大学前身,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任执行委员兼秘书、儿科讲师、儿科主任等。次年春,受院方派遣赴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儿童保健。后在美、奥、法、德等国医疗机构进修。1930年回国,任上海医学院儿科教授。不久,创办福幼医院。1938年,迁居巨籁达路(今巨鹿路)367号,以屋前空地建新院。次年,福幼医院迁入。贫者和残疾人就医,常不收号金。许广平常带周海婴来就医,受到精心诊治。1952年,放弃私人开业,任广慈医院(今瑞金医院)儿科主任,参加筹建上海第二医学院(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医学系。历任儿科医学系主任兼新华医院儿科主任、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所长等。为第一届上海市政协委员。著有《儿科小全》、《古代儿科疾病新编》、《儿科传染病学》和《儿科液体疗法》等。遗嘱将全部藏书、积蓄捐献给国家,设立高镜朗基金会,培养奖励儿科青年医师。
9岁时随父母来沪,15岁考入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习医8年。24岁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和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攻读医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24年回上海,开业行医。后受聘于公立上海医院,任内科主任。八一三事变后,公立上海医院改名第二伤兵救护医院、国际红十字红会难民医院、国际红十字会防痨协会上海医院,曾耀仲先后任这三家医院的顾问医师。1941年春,日伪拟在南市上海医院旧址开办沪南医院,把上海医院全部设备强行搬走,并胁迫该院员工同往。全体医务人员秉于民族气节,不愿附逆并在电台发动捐款,翌年集资自办上海医院,曾耀仲被推为院长,直至抗日战争胜利。
1943年,七君子之一的邹韬奋患中耳癌,化名季晋卿秘密来沪就医,遭敌伪追捕。曾耀仲将邹韬奋转移至上海医院特等病房,亲自为其治疗,使邹韬奋得以在病中写完《患难余生记》。
解放后,上海医院改名为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曾耀仲任院长。擅长内科,尤其精通伤寒、肺结核,著有《伤寒病》。1956年9月,被选为蓬莱区副区长,1960年2月任南市区副区长。
幼年从祖父志韶学习中医。后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后主持上海四明医院医务,开展急性热病中医住院治疗。1927年参与创办中国医学院并在该院执教。1931年被聘为中国国医馆发起人。抗日战争期间,任上海仁济善堂董事,负责难民收容所医疗工作。曾受左翼作家柔石延请为鲁迅治病。解放后,组织卢湾区第二联合诊所,兼任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员、上海市卫生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上海中医学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当选为上海市第五届政协委员。
严氏熟谙《内经》、《伤寒论》、《千金方》等古典医学文献,擅治急症、重症,于急性外感温热病尤所专长,所创疫痉(脑膜炎)“三护一防”(护脑、护津、护肠、早防)防治法,颇具疗效。对内伤杂病以调理为主,常用北沙参,时有“严北沙”之称。自拟新方治疗慢性肝病、慢性肠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病有独到之处。著有《疫痉家庭自疗集》、《汤头歌诀续集》等,遗有《严苍山先生医案》稿。
1926年来沪,设诊所于南京路鸿仁里。陆南山深知“医乃仁术”,遇有危重患者,常留家住宿,随时观察;家中容留不下,则留下病员家址,亲往访诊。对贫苦病人,非但不收诊金,还馈赠药物膳食。他行医60余年,治愈者不可胜计,有使“瞽者生明”的盛誉。
他最早将中西医结合理论运用于眼科临床的实践。对角膜炎、葡萄膜炎、慢性单纯性青光眼、眼底出血症、视网膜炎、眼肌麻痹等诊治,都有深入钻研,取得突破性进展。专著有《眼科临证录》,主编《实用眼科学》一书。
1936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历任国民政府卫生署公共卫生人员训练所教员、中央卫生实验院技师。1946年,任嵩山区卫生事务所所长。组织霍乱、伤寒、天花等流行病调查,率先进行生命统计调查,对学生进行肺结核检查,作结核菌素试验和卡介苗预防接种等。还争取社会力量支持建立防疫保健机构,先后设立沙眼防治所、肺结核防治所、牙病防治所。重视卫生宣传工作,于辣斐大戏院(原长城电影院,今拉法耶艺术设计中心)、黄金大戏院(原大众剧场,现拆除)放映卫生防病电影,举办训练班普及卫生知识,在电台播讲防病卫生知识。解放后,任嵩山区卫生科科长。1949年11月,筹划建立上海第一家工厂联合保健站——嵩山区第一工厂联合劳工保健站。
1956年,调任上海市血吸虫病防治所所长。他对钉螺的生态、分布以及查螺方法有深入的研究,总结推广“综合灭螺法”,加速灭螺进程。他主持南张血吸虫病防治试点实验区,总结撰写了《水网地区消灭血吸虫病措施研究——南张实验区防治血吸虫病二十五年纵向观察》一文,为上海市总结血吸虫病流行和消灭规律提供科学依据,并于1985年12月上海市消灭血吸虫病庆功表彰大会上,为他追记大功一次。
黄浦历史上还有诸多有杰出贡献的医界人士。他们用勤奋努力和无私奉献默默守护着一方,向他们致敬!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