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小伙儿余国新:捎上上海特产 回迪庆陪爷爷过年丨畅想2020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1月7号就可以回家看爷爷了,飞机票都买好啦!”这是离家一年多,在上海打工的迪庆小伙余国新在超市给爷爷挑选特产礼物时念叨了好几遍的话语。他说来上海打工什么都好,就是想家,想爷爷。现在钱也攒了一些,终于可以坐飞机回家与亲人团聚了。
“公司每逢给他安排任何一项工作,他从来都不会说不,我不喜欢,我不想去做,这些他从来不会说的。他做事情就是主动、积极。”
“给人觉得他挺有上进心的。他学东西学得挺快的,他在每个店里,厨师在时,他会主动问,不懂的他就主动问,师傅给他分配的他尽量把它做到最好。”
余国新的家乡远在云南迪庆州维西县叶枝镇梓里村争古迪小组,是云南深度贫困的乡镇之一,坐落于大山深处,不通电、不通手机信号、仅有一条以前遗留下来的,村民们每每出门都要捏把汗的林区山路,土地贫瘠、靠天吃饭、刀耕火种是那里村民们的生活写照。余国新也因家境贫困,读到高二就辍学回家,从此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他做过景区讲解员,工地装载车司机、酒店服务员等,工资低不说,有时老板跑路工资都拿不到。现在每月基本能挣到5、6千块,准时打到银行卡上,大都市里的这份工作让他十分珍惜。
工作中,他认真细致,见到有年纪大的老人前来吃饭,扶一把,帮老人端端饭菜,收收餐盘,一句句暖心的话让前来食堂吃饭的老人好感倍增。
余国新说: “老人嘛,沟通困难,有时候他们眼睛不好,耳朵不好,主要是自己要有耐心,要给他们说三四遍,但我有那个耐心,就像对待我的爷爷一样。尽管离开家一年多了,但我能找到那种亲切感。”
余国新计划过完春节就马上回上海投入工作,对于今后的规划,他也是信心满满。
“以前过年时候就靠月底一个月的工资支撑过年的,现在今年过年的时候差不多有5万块钱。从去年11月份开始攒的。(这些钱攒了,以后想用这些钱干什么呢)在攒到十几、二十几万后回乡下自己发展一下,因为我们那边政府有许多扶持的项目,就是畜牧业方面的,到时我想去搞个养殖,回到家乡养鸡、养牛。在农村最适合了。如果发展得好,能够搞得大一点的话,能够带动村里的村民、亲戚朋友那些,然后一起来搞,一起脱贫。”
从2015年起,全国各地开启了新一轮的扶贫攻坚工作,余国新的家乡得到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帮扶,村子整体从山上搬迁到离公路较近的地方,修通了到村里的水泥路,自来水、电和手机信号全都通了 ,政府还出资给他家盖起了新房。而对于25岁的余国新来说,他挣到的不单单是金钱,还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脱贫致富的志向。
看到这里,你是否也想大声说出你的新年愿望呢?别犹豫,给我们留言吧!你的声音有机会让全闵行的人都听见!
原标题:《打工小伙儿余国新:捎上上海特产 回迪庆陪爷爷过年丨畅想2020》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