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保护”只能意味着“死亡”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摄影水平有限(随便拍拍),主要的目标不是这群人在“欣赏”的建筑,还是“欣赏”建筑的“这群人”。这是近年上海的一种文化旅游景点特色,主要是一些老的中西结合式样别墅组成的老里弄,一般也都位于上海市中心。其特点,就是把有老上海味道的一些老建筑进行再利用,开发其本身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保护”老建筑的同时,传承所谓的上海文化,并吸引游客,拉动经济。
有些能像田子坊那样进行招商,有些则干脆像上图那样,把里面原来的居民“搬空”,只留下一个“外壳”供人参观,其目标人群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游客,而是一群热衷打卡任何网红地点的年轻人。他们拿着看起来不错的相机或手机,煞有介事的拍来拍去,似乎找到了和老上海的联系。但这些人,其中大多数并不会说上海话,他们对老上海文化的所谓喜爱,无非是叶公好龙式的爱好:喜欢其外表看起来的摩登和时尚。
再说的难听点,他们喜欢的也不是这种建筑,而是一种能让别人认为自己摩登时尚有品位的感觉。
他们到了上海,没有兴趣学习上海话,连吃饭的口味都和上海及江浙的本地特色完全不一样。以前流行的浓油赤酱,中西结合,以及江浙地区普遍的偏甜口味,都被麻辣、重辣、酸辣等麻痹味觉感受和抹杀食材原来味道的重口味逐渐取代了,在吃的品味上可以说是直线下降。
参观一座座没有原住民的死建筑,是了解不了一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的。要真正了解这些,必须对当地的语言和习俗,有充分的融入和感知。老上海的文化,绝大多数都留在了上海话和上海本帮菜之中。上海话,主要是由周边江浙地区,特别是宁波、苏州等地的方言和本地土话融合的结果,像黄金荣杜月笙这样的上海滩大亨,则是来自浦东的土著,想必也操一口地道的浦东话。
而当时,除了江浙操吴语口音的移民之外,来自其他地方的各种人等也都在积极融入这个新的国际化大都市。笔者小时候居住的弄堂门口,就是一个老广东开的粥店,本人最早的广东美食记忆,就来自于这家不起眼,但十分地道的广东阿婆小店。
如今,反倒一些喜欢上海的老外,学会了上海话,还能进行流利的交流,比如笔者关注的这个比利时视频主:
一个人,如果真正喜欢一个地方的文化和历史,就会想方设法学会当地的语言,而不是只喜欢该地的外表和显而易见的好处(比如福利,经济,医疗),却连老外都能在短期内学会的方言都完全不肯学习,这会是“喜爱”一座城市吗?这会是喜欢一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吗(更何况,其中的大多数还在以各种理由排挤本土文化和本土语言)?
很简单的道理,一个东西一旦失去了实际功用,只能保护起来供人参观,旅游,流连,并发表一些不痛不痒,没有任何个人观点(这里指的是值得一提的个人观点)的评论。那这个东西,及其所代表的文化,与其说是被“保护”和“传承”,不如说是像死人的墓碑那样供人“凭吊”。比凭吊更糟糕的是,凭吊者往往对逝者怀有真诚的感情。但如今这群拿着手机相机拍摄,追逐网红打卡景点的人,也大多不会有凭吊者的真情实意,有的只是浅薄的“致敬”和满满的“嘲讽”。这种嘲讽,来自于只有经济影响而缺乏zz权力的地方在强行推广的落后文化前被迫自我代谢的无奈命运。
也只有死物,才需要圈起来像墓碑或像博物馆里失落的文物那样进行“保护”。这样的“保护”,也意味着“保护”的对象,实际上已经死了。
就像近几年,上海开始在公交车上加入了上海话报站,但这样的行为,无非就是对死人进行象征性的ICU抢救,谁都知道命在顷刻,但都还在做做无聊的样子。
也许,几十年之后的上海,还会保留有这些老建筑,但和这些建筑相辅相成的城市精神,也许再也不会出现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