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名字有何由来?除了上海还有下海?别说还真的有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魔都”上海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是一座有着魔力一般的城市,吸引着无数胸怀抱负的年轻人,带着一腔热血勇闯上海滩,在这座灯火辉煌的繁华城市一展拳脚,实现自我的价值,确实上海也有这个资本,这座立市不足百年的城市取得了其他城市发展数百年才拥有的成绩,如同魔法一般在一片滩涂中崛起,成为那颗耀眼的东方明珠。
那在上海名动世界的今天,不知道你有没有思考过魔都为何名为上海?上海这个名字到底有什么由来?据说除了上海还有下海,与一座庙大有关联,接下来让我们一同去探寻魔都名为上海的原因,解开魔都名字的神秘面纱。
上海这两个字是有由来的,最早出现在宋朝的历史上,当时有两个地名,分别是吴淞江南岸的上海浦、北岸的下海浦,根据当时的命名习惯,河流流域靠近大海的地方名为下,靠近源头的流域则称为上,到了南宋时期,诞生了一个叫上海务的地方,就在淞江南岸快要与大海汇流的地方。
看到这就有人疑惑,什么是“上海务”?上海务是当时朝廷的分支机构,是主管酒务的管理机构,然而上海务的地理位置很微妙,与现在上海所处的位置大致上是一致的,就存在着少许的偏差,上海务得益于航运,人流量众多,商品贸易繁荣,因为酒而得名的它也慢慢有了一定的名气。
后来宋朝在上海设立了市船司,以及大型货场,就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海关和物流集散中心,当时的上海还有点交通重镇的感觉,到了元朝上海被设立为上海县,明嘉靖年间,当时的知府方廉开始着手修建上海县城,城墙达九里长,以防倭寇的侵犯,到了鸦片战争年代,中国的国门被坚船利炮撬开,上海成为对外通商口岸,开始慢慢发展起来。
上海的历史还是挺曲折的,从一条小河到办公场所,再到现在成为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颇有传奇色彩,那么下海呢?在历史上存在过吗?明朝初期,吴淞江河道河道堵塞,发生了不小的洪灾,当时的人们为了抗灾,挖掘了一条新河,大致是现在苏州河下游,在清朝末期,黄浦江西岸被占为租界,兴建了船坞、码头、工厂,最后到了1922年,曾经的下海浦被完全填埋,变成了现在的海门路,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
现在全上海还能找到与“下海”有关联的,就是位于虹口区的下海庙了,这是一座始建于乾隆年间的小庙,因为当时沿海百姓信仰海神妈祖,被老百姓们修建供奉在庙中,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喜乐,下海庙在清朝时期还得到恶劣不同程度上的修缮和扩展,可惜的是在在抗战时期一部分毁于日军的炮火之下,直到1990年由上海市佛协会筹资重建,才再度呈现在世人眼中。
下海庙虽说修缮一新之后那股意境留下来的不多,诞生在很安静清幽,平时来着的都是以香客为主,鲜有游客前来,占地面积为1800多平方米的下海庙,在寸土寸金的上海还是很有牌面的,庙内有一鲤鱼池,来往的信徒会投放些饵料,略施善心,整座庙宇布局为前殿、后殿和东殿,前殿的大雄宝殿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后殿供奉西方三圣,千手观音象等。
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庙中国有一块纪念碑,落款处刻字“上海下海庙”,上下海又以另一种方式相聚,也算是一个不过的结局。你对上海这座城市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有去过上海的小伙伴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