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不出上海 市民可饱览各地民俗精粹

2023-04-10 03:37分类: 上海风俗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皮影戏表演、梨膏糖制作、雕版印刷现场展示……即日起,豫园中国日(节)2012豫园民俗艺术庙会正式开幕,在为期15天的节期里,市民游客可以饱览各地民俗精粹,感受一股融民族、民俗、民间于一体的“新”风潮。

  此次庙会荟萃名家珍藏、国风笔墨、民间技艺、特色表演,国家级乃至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闪亮登场,吸引了很多游客驻足观望。

  踏入豫园中心广场,散发着经典中国风的巨大楼台凸显出了庙会的喜庆和热闹,鲜红的框架上雕梁画栋,金黄色的文格点缀其间,门头中央如意形态的祥云迎接八方游客,楼台上,金龙翘首冲云霄,祥狮提爪戏滚球,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岸雄姿的两大灵兽左右相称,气势非凡。中央广场里集聚了各色民俗技艺展示摊位,向游客们诠释各地不同的民俗风尚。

  在诸多优秀的民俗项目,两项世界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入驻尤为引人注目。作为中国剪纸流行最早的地区,扬州剪纸构图简练、线条圆滑、显得清秀而挺拔,艺人的娴熟技法引得游客掌声连连,紧挨着的是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的扬州雕版印刷,顷刻间,一幅纯色盎然的国画就从雕版上被复制到了宣纸上,引起了很多外国游客的兴趣。

  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世界级非遗项目的亮相,庙会中有皮影戏、木偶戏、苏绣等6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上海市级非遗项目——梨膏糖制作技艺、石刻壶制作技艺和烙画黄浦区级非遗项目——丽云阁笺扇制作技艺,以及中华老字号——永青假发等。

  这些难得的重量级民间工艺现场制作展示,并且邀请游客进行互动体验,不仅激起了人们浓厚的兴趣,更让他们了解到中国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升华了民俗艺术庙会的主题。

  民俗庙会上不仅有非遗项目展示,还有勾起怀旧思绪的老上海风情。在和丰楼东侧,儿时那些民间技艺的走街串巷,令人重叙昔日温情。

  一团泥面在捏泥人的小贩手中几番把弄,一个个活灵活现的面人就出现在手间,令人啧啧称奇;回丝画精致可人,既是艺术品又是美食,叫人忍俊不禁;买一包平安罗汉豆挂于钱袋、背包之上,祈福出入平安;江南草编,一人用粽叶制作出各种栩栩如生的“蚂蚱”、“蜻蜓”、“龙凤”等,吸引不少眼球。

  场景中,走街串巷的小街小贩总能吸引众多小朋友跟随。小贩随身挂的小木箱中,中国结、香囊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寄托了美好祝愿的平安豆,传递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小丑手中各色的风车编气球在春风的吹拂下,变化着花色。

  街角一隅,老上海的风情表演让人们大呼过瘾,萨克斯、竹笛和黑管的旋律萦绕在中心广场上;小丑和街头魔术的表演赢得掌声连连;六杯香前幕布拉开的一刹那,木偶戏、皮影戏演绎着儿时的精彩,一个个为人们所熟知的角色粉墨登场,那些熟悉的桥段老曲新唱,勾起童年的回忆。

  此外,时下最流行的行为艺术在豫园民俗艺术庙会中也是抢足风头。“小热昏铜像”的栩栩如生让许多游客忍不住驻足合影,然而一旁的“卖花姑娘”雕像突然递上一支鲜花,一旁的“挑担郎”铜像也“呼”地直起腰来往前走动,抢镜十足,亦真亦假的表演趣味盎然,惊咋之余也笑声连连,感叹虚实结合、动静相宜的惟妙惟肖,使整个庙会热闹无限。据悉,此次庙会从即日起开展,5月24日正式落幕。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2023上海警察学员申论范文:传承民俗文化 促进文化繁荣

下一篇:冬至大如年 上海热情不改的传统风俗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brand86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