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构建三大文化体系 擦亮淄博地名文化品牌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中国网新山东2月8日讯 2月7日,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 “建设高品质民生”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淄博市民政局三级调研员孙树光介绍全市地名文化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淄博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科负责人崔现龙,淄博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负责人张友回答记者问题。
2022年可以称为是我国区划地名工作的里程碑之年。5月1日,《地名管理条例》时隔36年后修订出台,将长期以来的实践经验上升为行政法规,对地名管理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6月22日,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行政区划工作的意见》,为我国未来行政区划改革调整确立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为了打造地名文化宣传阵地,淄博市民政局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用电子显示屏、村村通广播、公示栏等广泛宣传《地名管理条例》,印制发放宣传折页、宣传海报、宣传横幅,并组织知识答题活动。在春节期间,组织各区县民政局开展“爱家乡庆新春”地名文化志愿服务活动30余场次,促使大家对《地名管理条例》新修订内容的认识与理解。
市民政局以博山区、临淄区承担“全省加强乡村地名管理”试点的有利契机,组织实施“六个一”工程,明确提出“挖掘一批乡村地名文化元素、储备一批优秀新生乡村地名、收集一批高清地名文化图片、建立一个乡村地名标识系统、构建一个完善管理服务体系、打造一支通专结合人才队伍”的目标要求,致力推广使用标准地名、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推动地名文化迭代升级工作。
地名信息库数据助力。历时4年,280多个县直以上部门,88个镇办,1100多名同志全程参与,普查地名33132条,拍摄多媒体照片50272张,电子地图标注32563条,并全部进行了图库连接,建成了覆盖全市、要素齐全、动态运行的标准地名数据库,市及4个区县6名同志被表彰为山东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组织各区县民政局对2.8万余条地名信息重新进行审核,重点解决行政区划变更信息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地名信息数据质量显著提升。
地名文化丛书编纂取得进展。组织各区县集中编纂《张店地名文化》《淄川地名故事》等20多部地名文化丛书,为总结淄博市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经验做法,为以后加强地名管理和地名文化建设提供拿来就能用、照着就能做的资料支撑;组织编纂《淄博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影像纪实》,通过机构篇、部署篇、推进篇、成果篇、他山篇、综述篇、塑魂篇、拓展篇等8个篇章,集中展示淄博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的推进路径和地名文化的发展脉络。
地名文化主题公园建设成效明显。在深入调研、沟通协商的基础上,会同潍坊市民政局在淄川区召开“淄博潍坊平安边界创建暨地名文化主题公园建设推进会”,联袂打造全省首家公园版地名志书和绿色和谐走廊,推动两市区划地名工作高质量发展。
黄河地名文化挖掘保护有序进。对高青县黄河地名文化建设情况进行现场实地调研和地名文化元素挖掘。实施黄河地名文化“记忆工程”,加强黄河地名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黄河滩区迁建、黄河旅游资源开发深度融合,整合文化资源,深入挖掘黄河地名文化元素,为文化旅游、生态产业、乡村振兴等各项事业发展加油助力。(王跃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