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闻道丨新时代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潍坊实践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黄河,是一条多彩而独特的生命之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黄河如同一条血脉嵌入中华民族的肌体,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4月16日,沿黄河九省的博物馆馆长和多位文博界顶尖专家学者,齐聚风筝都,共商“新时代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大计,探索文博事业创新发展新模式,这不仅是潍坊市文化发展的一件大事,更是全国文博界的一大盛事。
习总书记指出,“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多得、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必须妥善保管和利用。近年来,潍坊市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文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贯彻落实山东省文博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博物馆建设,全市文博工作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潍坊“道承齐鲁、襟连海岱”,是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城市,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颜值高、民风品质美。这里是东夷文化核心、齐文化腹地、两汉经学重镇、南北朝佛教文化的东方热土和明清时期海岱间的文学中心。
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这里,文祖仓颉造字,奠定中华文明之根基;在这里,上古明君虞舜倡导“仁孝德政”,开创中华道德之先河;在这里农圣贾思勰著就《齐民要术》,尽显中华农学之华彩。在这里,青州知州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密州知州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潍县县令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在这里,有遍注群经的郑玄,有绘就《清明上河图》的张择端,有“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还有在此出生居住、执政理事的晏婴、孔融、刘墉、陈介祺、臧克家等众多历史文化名家,为潍坊留下了宝贵的人文精神财富。
这里文化遗存浩繁,独具地域特色。这里有“200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寿光双王城盐业遗址群;有“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并入选“中国20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的青州龙兴寺遗址;有横亘青州、临朐、安丘绵绵群山之上的古代宏伟建筑齐长城等国家级历史文化遗存;有潍坊风筝、高密剪纸、诸城黑陶、杨家埠木版年画等享誉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里文化与自然山水相互交融,相互辉映。潍坊南山、北海、中部平原,自然秀美、人文厚重。南部有沂山、仰天山、驼山等国家级森林公园;北部是碧波浩荡的渤海;中部平原赓续千年文化传承,有享誉全国的青州古城、鲁东明珠“十笏园”、坊子德日建筑群、潍坊风筝和木版年画传承地寒亭杨家埠。
这里开放包容,对外文化经贸交流活跃。近代,潍县作为山东最早开放的三大商埠之一,形成了国内知名的自由贸易市场。今日的潍坊,是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城市,海陆空八方通衢,经贸网覆盖216个国家和地区,展现了潍坊的城市开放度、经济外向度和市场活跃度。2022年,潍坊全市接待国内游客达5200多万人次,已成为山东著名的旅游城市。
丰富的文物古迹和历史文化资源为潍坊全市的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澎湃的发展动力。
近年来,潍坊市依托优质文博资源,加强学术研究,加大投入力度,深化文化保护、挖掘和阐释,博物馆工作取得巨大成绩。截至目前,潍坊已登记不可移动文物4099处,其中国保单位22处、省保单位171处;馆藏文物51.9万余件(套);全市备案博物馆增至77家,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达11家,全市博物馆年均接待观众360余万人次。
今天的潍坊,“博物馆”已经成为城市的新地标,“到博物馆去”已然成为社会的新风尚。
近年来,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潍坊通过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释放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在博物馆工作方面积蓄发展新动能,释放发展新活力,迈出了改革创新的坚实步伐。潍坊在博物馆工作中,注重下好“一盘棋”,推动博物馆事业塑成优势、取得突破。
下好谋篇布局“统筹棋”。潍坊通过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精心打造成为具有潍坊特色的“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展示区”“农耕文明重要起源地”“国际动力城”等的一批特色博物馆。在博物馆建设上,潍坊秉承“大馆建强,小馆建密,微馆建活”的理念,积极作为,强化顶层设计,落实奖补资金,强化硬件支撑,每年至少发展10家博物馆。截至目前,潍坊完成省文化和旅游厅备案手续的各级各类博物馆77家,总量居全省第二。国家等级博物馆11家,其中一级馆2家,二级馆5家,三级馆4家,总量均居全省第三。
下好展览展陈“精品棋”。文物展览展陈是博物馆的基础工作,是博物馆与大众之间的沟通桥梁,是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是展示博物馆社会功能与价值的主要手段。2022年以来,潍坊整合全市馆藏文物资源,打造精品展览,引进域外精品展览,持续策划推出“物华天宝--馆藏文物精粹展”“潍坊市廉洁文化展”“黄河几字弯里的青铜文明”等一批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展览,并荣获“全省十大精品陈列展览奖”。全市博物馆展览展陈工作取得巨大成绩,为潍坊百姓构筑了一处接受文化洗礼的圣地。
下好公共服务的“效能棋”。潍坊始终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围绕群众所需、大众所想,全力提升博物馆公共服务水平。在博物馆服务方面,潍坊大力发展博物馆基础设施,完善服务规范,延伸服务功能,力图实现博物馆服务的优质化、便利化。在社会教育方面,潍坊以青少年和党员干部为重点,用好馆藏资源,发挥阵地作用,聚力打造“第二课堂”,实施馆校合作机制,强力推进博物馆志愿服务,建立完善全市博物馆青少年教育体验活动项目库。潍坊市博物馆“1423 多位一体”公益思政课服务项目成功入选国家文物局、中央文明办“首届全国博物馆志愿服务典型案例”,成为山东省2家入选单位之一,也是我市迄今为止第一家志愿服务工作获评国家级典型案例的博物馆,取得了在这一领域的最高成果;
面向新时代,面对新目标、新要求,如何充分发挥博物馆收藏、研究、教育、展示、传播功能?如何实现文化与旅游资源深度融合,继而推动全市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这些问题始终摆在潍坊面前,而“博物馆之城”的建设则为潍坊带来了实践契机。
2021年10月,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山东省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确定青岛、淄博、潍坊、济宁4市为首批“博物馆之城”建设试点城市。
在获评首批“博物馆之城”建设试点城市后,潍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于2022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正式启动“博物馆之城”建设。同时,潍坊发布《博物馆事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计划到2025年,全市博物馆从58家增加至100家以上,建成“博物馆之城”。
在“博物馆之城”建设稳步推进的过程中,潍坊也在不断尝试博物馆发展的新方式、新路径,探索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之路。
成立潍坊博物馆联盟,搭建博物馆合作交流大平台。潍坊市博物馆联合各县市区博物馆,成立潍坊博物馆联盟,搭建起全市博物馆合作交流平台,打通自上而下的发展渠道,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通有无,共同发展。利用潍坊博物馆学会和潍坊博物馆联盟平台,潍坊整合全市博物馆在陈列展览、文物修复、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资源,在潍坊博物馆学会里设立系列专业委员会,形成“龙头带动、辐射推广、融合发展”的全市博物馆“文博链”,打造全市博物馆交流合作平台,建设富有特色的潍坊市博物馆体系,推动潍坊博物馆高质量发展。
实施“博物馆+”工程,推进文博工作融合创新发展。近年来,潍坊持续推进“博物馆+文物发掘保护”“博物馆+教育”“博物馆+旅游”“博物馆+元宇宙”“博物馆+农业”等新业态,亮点频现。如在“博物馆+文物发掘保护”方面,潍坊正在开展以青州古城、潍县古城、潍河史前文化遗址带、弥河东夷文化遗址带、齐长城文化遗产带、渤海南岸盐业遗址带、田齐王陵为重点“四城两带一陵”区域文物资源调查;下一步还将重点推进“考古中国”高密冢子头遗址发掘研究以及配合程家沟古墓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在“博物馆+元宇宙”方面,潍坊市博物馆正在和“元宇宙”产业巨头歌尔股份合作开发虚拟现实产品。
搭建展示“大舞台”,助力文创、手造、非遗产品“唱主角”。依托全市丰富的手造和非遗资源,潍坊2021年荣膺山东省第一个“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为此,潍坊推出了“山东手造·潍有尚品”品牌。为了做大做强该品牌,潍坊打造了“123”手造推广阵地,其中,“1”指新建一个综合性传承实践基地,“2”指打造的“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展”和“非遗进十笏园动态展演体验”两个特色展陈,“3”指搭建三个展示平台,分别是“潍坊手造博物馆”“中国年画博物馆”“潍坊风筝博物馆”。这种博物馆搭台,手造、非遗产品唱戏的举措将是潍坊推动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又一次尝试。
潍坊始终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持续满足人民群众对博物馆的一切美好想象,让来博物馆的游客切身体验到,来这里是一次身心温润之旅,是一次文化熏陶之旅,是一次思想充盈之旅。为了实现这个愿景,潍坊正在深耕细耘,持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