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化“走出去”与译者行为研究论坛成功举办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4月22日-23日,由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外语教学》编辑部、山东文学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齐鲁文化“走出去”与译者行为研究论坛在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湖校区成功举办。“山东文学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同期举办。
山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传奎,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华译学馆馆长许钧,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山东外语教学》主编王卓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论坛主旨演讲专家——上海师范大学朱振武教授,扬州大学周领顺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张曼教授,河北师范大学李正栓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胡安江教授,山东师范大学田海龙教授、姜智芹教授,大连民族大学闫怡恂教授,浙江大学冯全功教授,山东大学王峰教授等出席开幕式及揭牌仪式。国内各高校翻译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教师、学生代表200余人参加了会议。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葛云锋主持开幕式及揭牌仪式。
论坛上,“山东文学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揭牌仪式隆重举行。王传奎副校长与主旨演讲专家共同为中心揭牌,并为10位主旨演讲专家颁发研究中心聘书。朱振武教授、张曼教授、胡安江教授、周领顺教授代表参会专家分别为研究中心成立致贺词。
开幕式上,王传奎副校长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对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学校发展的专家学者表示衷心感谢。他介绍了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和《山东外语教学》的发展状况,并期待“山东文学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在助力齐鲁文化和山东文学的国际传播等方面做出新的贡献。
许钧教授在线上致辞中对论坛的召开和“山东文学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从厚植文学翻译基础、把握文学翻译历史、探究翻译生成全过程、深入研究翻译主体等4个方面对论坛主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强调了译者在中国翻译史中的重要作用。
王卓院长向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院、学科、期刊发展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感谢,并介绍了“山东文学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的成立背景、近年来学院、期刊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期刊建设等方面所作的工作以及取得的成就。
主旨发言中,朱振武教授、张曼教授、胡安江教授、田海龙教授、姜智芹教授、李正栓教授、闫怡恂教授、冯全功教授、王峰教授、贾磊副教授、杨彬副教授、周领顺教授先后以《中国故事的归异平衡与传播路径》《“齐鲁方言音译”风格与译者的情感——以老舍与浦埃德合译为例》《译者行为与国际传播——以美国汉学家华兹生为例》《译者模型:译者行为研究的批评话语分析路径》《从莫言作品海外传播看其创作的文学传统》《许渊冲英译辛弃疾词译者行为研究——以为例》《译者行为批评“文本-行为-社会”三位一体评价模式:葛浩文个案》《文学名著复译的伦理原则与伦理目标》《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功能性人物叙事英译研究》《计算机辅助学术外译的思路与方法——以“稷下学公开课”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为例》《辛弃疾词作译者群体行为研究》《“讲好中国故事”之译者角色化研究》为题作了精彩的主旨报告。
主旨发言分别由山东师范大学徐彬教授、山东理工大学李静教授、山东大学郑春光教授、山东师范大学田海龙教授、山东财经大学解玲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赵国月副教授、大连民族大学闫怡恂教授主持。
闭幕式上,周领顺教授在感谢专家学者推动译者行为研究向纵深发展的同时,高度概括了译者行为研究与地方文化结合的意义,对提交论坛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总结,并期待翻译研究者共同努力,为学术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本次论坛以线下发言、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并设置“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与方法”“齐鲁文化走出去路径探索”2场专题发言和3场分组发言。西安外国语大学彭白羽博士、四川外国语大学赵国月副教授、河北师范大学刘锦辉副教授、安徽工业大学戴拥军教授、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张立峰副教授、山东政法学院颜海峰副教授分别在专题发言中分享了研究成果。来自国内各高校的教师、学生代表90余人参加了分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