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临邑名人邓林华

2023-04-25 21:24分类: 山东名人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邓林华 (1918—1984)原名邓守吉,化名邓振祥、王林华。临邑镇邓井子村人。自幼读书,毕业于临邑师范讲习所。1938年(民国27年)10月参加乐陵军政干校;1939年3月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历任临邑、平禹、德平、平北县县委书记。解放后,历任浙江省军管会秘书主任、水产局局长、农业厅副厅长;吉林化工厅建设公司经理、锦西化工厂厂长;福建化工厅厅长、轻工厅厅长,福建省经委党组副书记等职。

  1938年(民国27年)10月,邓林华赴乐陵参加八路军举办的军政干校学习。结业后,于冀鲁边区鲁北支队十七团三营任干事。 1939年10月,调临邑任工委书记,开辟工作。当时,临邑正处在日伪统治之下,形势非常严峻。他以交朋友、串亲戚的方法,在夏家胡同一带发展党员13名,并建立了党支部,撒下了革命的火种。

  1940年(民国29年),调平禹县工作,在开辟根据地的工作中,用杀一儆百的策略,夜间亲率区中队惩罚了1名汉奸,清除了6名隐藏的敌特小组,并贴出布告,鼓舞群众,震慑敌人。经过半年的斗争,至1941年,各乡、村抗日民主政权相继建立。并及时组织、举办干部轮训班,动员青年积极参加培训,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为迷惑敌人,保护集训干部家属,凡参加培训的人均用“抓”的方法,“强迫”拉走。这样,在平原八区3个月培训了70余人,后来均成为平禹县的抗日骨干力量。

  1941年 (民国30年),日寇在盘河、辛集修据点,在王郑家建岗楼、挖封锁沟,妄图卡断八路军的交通、运输咽喉。起初,邓林华组织群众夜间填封锁沟,但第二天敌人又强迫群众重新挖开。这样,挖了填,填了挖,光折腾群众,疲劳百姓。邓林华与群众商议,决定以智胜敌。即逐个把王郑庄岗楼里10余名伪军的姓名、家庭地址、亲友的情况调查清楚,分头到伪军的家庭及亲友处宣传抗日斗争的大好形势,动员他们做好伪军的规劝、教育工作。夜间,让伪军家属、亲友在敌岗楼附近喊话,开展政治攻势。同时,给伪军逐个建立“黑红账”,做好事记红点,做坏事记黑点,隔一段时间向伪军公布一次。在强大的政治攻势下,伪军多不敢为非作歹,有的伪军还和八路军暗暗建立联系。八路军需要过封锁沟,与伪军打个招呼即放心通行。 1943年冬,邓林华率县大队、区中队,配合鲁北支队三营拔除了盘河、辛集据点后,又争取了王郑家岗楼伪军的起义,粉碎了日伪封锁、分割抗日根据地的阴谋。

  1948年,邓林华随军南下,任浙江省军管会秘书主任。 1958年,任福建省化工厅厅长。期间,他带领干部群众艰苦创业,使福建化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相继建成福州一化、二化、福州抗菌素厂、三明化工厂等一大批骨干企业。在建设三化大氨期间,家人病重住院,他仍坚守试车现场调度指挥,保证了一次开车成功。 1982年,邓林华身患重病,仍坚持工作。赴京参加全国儿童生活用品展销会,并大力推进这项工作的开展。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德州临邑街头现“原配打小三”事件最终结局究竟如何

下一篇:那个让人恨之入骨的樊胜美的哥哥原来是他演的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