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自强看临沂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说到临沂,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临沂是一个商贸之城物流之都,在山东人口最多面积最大,产业门类齐全,城区环境优美,许多外地人集聚在此安居乐业,一座文明开放的现代化都市正欣欣向荣。
经济的背后是文化,文化的核心是精神。临沂深厚的文化底蕴促成了这方水土的人民敬乡重土、耕读传家、忠厚勤劳、敢于创新的文化理念。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沂蒙党政军一切为人民、一切靠人民;沂蒙人民听党话、跟党走,孕育形成了伟大的沂蒙精神。2022年3月,经党中央批准,沂蒙精神基本内涵正式表述为“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
临沂坚持以文化汇聚发展力量的理念,从而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以长足发展。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通过宣传弘扬践行沂蒙精神,沂蒙精神走进千家万户,转化为建设“大美新”临沂的强大精神动力,沂蒙的山山水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3年也就是王羲之诞辰1700周年,经文化部批准临沂市举办了首届书圣文化节,向全国乃至世界推出了“书圣故里、中国临沂”的文化品牌,2005年,又推出了“诸葛亮文化旅游节”……
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喜结累累硕果。临沂市连续三届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称号,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465.5亿元,跻身全国地级市前20强,列中国城市GDP百强榜第44位,综合实力跨入山东省第一方阵。
面对梦幻般的蝶变,作为每名临沂本地人,心中都是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凡是来临沂的外地人,都对这里的发展生发出无比惊叹和称赞。
临沂有着秀美的山水,八百里沂蒙山清水秀。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东山”就是蒙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岱崮地貌”被命名为中国第五大岩石造型地貌,近年来,这里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乡村振兴又谱新篇。
临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是东夷文化的核心发祥地,这里有著名的“猿人”化石遗址,西顾庄,曹家庄等一批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遗存,东安古郡治所和齐长城遗址、唐代摩崖石刻等,拥有精美汉画像石刻的沂南北寨汉墓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2年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解开了历史上孙子孙膑为两人且各有兵书传世的千古之谜。汉简出土名扬四海、震惊中外,与“马王堆”和“兵马俑”齐名,被誉为“新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临沂培育出很多历史名人。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宗圣曾子、孝圣王祥、算圣刘洪,以及大书法家颜真卿、匡衡等,成为历史天空中闪烁的星辰,他们以各自的睿智和品格赢得生前身后名。孔子72贤徒有13人生长在临沂,历史上24孝有7孝在这里。琅琊王氏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名门望族,“王与马、共天下”,将临沂的地脉灵气演绎到高致。兰陵萧氏南渡江左,称帝于齐梁二朝,播文明至东南,萧衍、萧统父子皆为中华文化绕不开的文化巨子。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41人在绍兴兰亭修褉(一种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动)时,众人饮酒赋诗,汇诗成集,羲之即兴挥毫为此诗集作序,这便是有名的《兰亭序》。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当时天时地利人和效果发挥极致,据说后来重写已不能再现。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
临沂五贤,孝感天地,忠冠古今,被誉为中华文明历史上华夏子孙的优秀代表。据记载,五贤祠,旧在临沂老城南关外,名景贤祠,明嘉靖年间沂州知州何格所建,祭祀诸葛亮、王祥、王览、颜真卿、颜杲卿五人,清乾隆16年(1751年)移址洗砚池东重建,并更名“五贤祠”,几经战乱和“文革”时期,早已不存。2003年,王羲之故居整修扩建时据原貌重建,旨在弘扬“临沂五贤”勤政创新、忧国忧民的精神。主体建筑为硬山式大殿3间,大殿前是御笔亭,亭内有乾隆皇帝御赐题诗碑。短短28个字的七绝诗,饱含五位贤人的名字和主要生平事迹,堪称天下一绝,其诗为:“孝能竭力王祥览,忠以捐躯颜杲真;所遇由来殊出处,端推诸葛是全人。
临沂的红色文化更令人荡气回肠。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临沂市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这里曾是中共中央华东局、山东分局、山东军区、山东省政府、八路军115师、新四军军部、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等党政军机关驻地,、、陈毅、罗荣桓、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生活,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的事迹感天动地;闻名中外的孟良崮战役采取“猛虎掏心”战法,一举扭转华东战局;歌曲《沂蒙山小调》和《跟着走》从这里唱响全国;弥足珍贵的“沂蒙精神”影响深远。在这片英模辈出的红色热土上,人民群众用生命和热血爱党拥军的情怀,宛如清清的沂河水坚定执着奔流不息……
在炮火连天的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又是一片奉献的热土。汩汩流淌的沂河像母亲一样哺育着人,留下了“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的千古绝唱。在蒙山沂水间发生过大大小小的战斗4000余次,有120余万人拥军支前、20万人参军参战、10多万人血洒疆场。
临沂商城建设成为临沂人民最伟大的创举。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这里的人们不拘泥于四平八稳,以独有的“创新包容”的特质,打破计划经济的藩篱,让临沂商城走出了一条特色崛起之路,发端于“小地摊”,扬名于“中国物流之都”。其辐射带动的强大魅力在于:建一个市场——带一批产业——富一方百姓——兴一座城市。临沂商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创业和就业机会,解决了这里100多万人的就业问题,促进了产业、人口和资源要素的集聚。2021年,临沂商城实现市场交易额5402.6亿元、物流总额8065.7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大集”。
立足服务和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临沂又大力实施商贸物流“首善战略”,加快“商仓流”一体化步伐,积极推进数字、国际、绿色和链式商城“四个商城”建设,临沂商城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速。现有各类专业批发市场123处、物流园区23处、电商园区38处,是全国最大的市场集群、北方最大的短视频直播电商基地,3000余条物流线路覆盖全国所有县级以上城市,通达所有港口和口岸,成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0%,巩固形成了“南义乌、北临沂”格局。
如今,开放包容的临沂迅速崛起为中国会展名城,为临沂商贸物流转型升级带来勃勃生机。在“2020中国城市展览业发展综合指数”中,临沂位列全国城市展览业发展综合指数第12位、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1位。
今年8月19日到21日,第二届区域(山东)进口商品博览会在临沂成功举办。3天时间赢得了现场交易额2.3亿元、意向交易额7.5亿元的突出成绩。这场盛会缘何会青睐革命老区?这与临沂在商贸物流、对外贸易、国际会展等领域积累的雄厚实力密不可分。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陈德海认为,临沂是“中国市场名城”“中国物流之都”“中国会展名城”,是国家首批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全国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在市场采购、会展经济、直播电商等领域有着特色优势。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当前,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内,临沂正发挥与境外商贸物流园区合作的优势,一方面,大力开展跨境电商零售和B2B进出口业务,进一步提升跨境电商的进出口能级。另一方面,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上,向“功能高效”进行转变,制定更加精准的扶持政策,必将实现外贸增长、商城发展、本土企业得实惠的多赢局面。
河水泱泱,蔚为大观。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临沂水城建设与旅游资源开发共同提升、交相辉映。
临沂坚持“以红带绿、以绿映红、红绿接蓝、古今辉映”发展思路,一幅文旅发展的壮丽蓝图渐次铺展。今年以来,又围绕催生“蓝色经济”,开发“夜游沂河”项目,打造“水韵琅琊”品牌,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临沂市A级旅游景区达到150家,其中5A级2家、4A级26家。临沂市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力作用,强化对非遗、文创等产业的扶持引导,为文化企业发展搭台筑巢,文化创意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2021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193.33亿元,居全省第五位;旅游产业增加值283.2亿元,居全省第五位;共有规上文化企业235家,增长18.09%,实现营业收入228.23亿元,增长13.38%。
与此同时,临沂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色产业优势日益凸显,文创、影视、出版印刷、非遗工艺品等产业已具有较大市场规模,并开始形成品牌。以数字文化产业为发力点,临沂不断拓展文化旅游、印刷出版等传统优势产业新产能,聚焦打造“山东好品”,运用创意设计等表现手段将文化资源深度融入其他相关产业。
城市建设早已成为临沂的一张闪亮名片。在此过程中,临沂中心城市带动辐射的功能“喷薄而出”而日益彰显。
在临沂城市建设上,历届市委、市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接续奋斗,一座区域中心城市已经傲然矗立在世人面前。人们记忆犹新的是二十一世纪初以来市里确立“以河为轴,北上东进”发展战略之后,沿河两岸被迅速开发,一座座沂河桥拔地而起,鳞次栉比的高楼,映衬着宽阔的水面,昔日的荒河滩变为金沙滩。如今,临沂主城建成区面积达29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373万人,城市规模达到全国1型大城市标准,全市城镇化率达56%。
“河在城中走,城在河边长”。临沂这座北方都市在大气豪迈中又平添了一份别样的温润和灵秀。今年以来,又赋予其新的精髓:“大格局、大水面、大空间、大绿化”,随着城市交通、绿化、城管的优化布局,一个富有特色、功能完备的“精致”城市正款款向我们走来。如今,临沂又跑出自己的“加速度”,阔步建设“沂河新区”,高标准建设“两河新城”……
曾几何时,上世纪的临沂1984年13个县中就有7个县被列入国家贫困县。在此大的背景下,临沂人民勇扛红旗、艰苦创业,1995年在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中率先实现整体脱贫,人民群众挺直了腰杆奔向新的生活;随后突出解放思想,创新开拓,瞄准苏州和温州发展模式,至2006年因为成功向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转型,创造了“临沂模式”。“临工机械、鲁南制药、金锣火腿”等一批工业品牌享誉全国并至今不断发展壮大。在当时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大背景下,显示出典型的山东气派和山东风格。曾有经济社会专家专门来临沂探究,他们发现,较高的民间投资占比分量及自我加快发展的活力,成为临沂成功的奥秘之一。
近几年来,临沂坚持以新旧动能转换为抓手,引入变量做大增量、提升质量,锚定高质量发展、聚焦共同富裕目标,敢于争先、勇于担当,实施“富民、壮镇、强企”工程,实现了新的跨越。打赢精准脱贫新时期“孟良崮战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培育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绿色木业、健康食品等八大支柱产业,生物医药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激光、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成为工业强市的新质力量,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700多家,“精品钢”基地获批运营,位列“全国制造业百强市”第55位,荣登中国城市GDP百强榜第44位。
沂蒙精神已成为临沂最突出的政治优势。2021年9月29日,沂蒙精神被纳入中国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之际予以发布。
临沂作为一座潜力之城,百万级市场主体动能澎湃。全市拥有市场主体138万家,民营经济占比超过90%,中小企业多、群众创业多,发展韧性强、极具成长性。今年以来,山东省委要求临沂“在鲁南经济圈发展中当引领、作示范”,在临沂迈向第一方阵、奔向共同富裕的奋进之时,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者们,以宏阔的视野放眼远望,胸怀浓浓的为民情怀,谋划了“在全国革命老区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综合实力在全国地级市中进位次、人均占有在全省提水平”的奋斗目标,老区发展又迎来新的历史机遇。
历史映照现实,现实昭示未来。乘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东风,我们坚信,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只要我们坚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一定会谱写出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更加绚丽的华章!
责任编辑: 杜辉升打开大众日报客户端阅读全文网友评论滑动提交数据相关推荐“沂河之夜”小戏小剧展演叫好又叫座——万人共赴这场文旅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