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的倾情传承 济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纪实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原标题:孔孟之乡的倾情传承 济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纪实9月1日,孔子故里曲阜,位于孔子68代孙孔传钲府邸原址上的实验小学准备了别开生面的“儒学第一课”,迎接步入新学年的小学生
9月1日,孔子故里曲阜,位于孔子68代孙孔传钲府邸原址上的实验小学准备了别开生面的“儒学第一课”,迎接步入新学年的小学生。“拱手、抚心、高揖、拜、兴!”在五年级十班,班主任孔为峰带领学生互相整理衣冠,面向孔子图像行拜师礼,随后学生们面向孔为峰礼拜恩师。“让自己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才是回报老师的最好礼物。”学生郭明阳说。“今天的开学第一课,我们以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础,针对每个年级设置了不同的课堂内容,让学生们在新学年开始就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曲阜实验小学教导处主任张居峰对记者说。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2013年11月,习总书记视察济宁时作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等重要指示。三年多来,济宁市全力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首善之区文化强市建设实现重大突破,“乡村儒学讲堂”现象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干部政德教育在全国影响越来越大,儒学研究传播发出了孔子家乡“最强音”。
在孔子家乡曲阜市,村村有“孔子学堂”,月月有传统文化讲座;在孟子故里邹城市,面向市民群众免费开设“孟母大讲堂”讲座,每周讲家教、话家风、说家训;在尼山脚下泗水县,城乡设有“乡村儒学讲堂”,乡村儒学讲师志愿者月月讲孝道、说仁爱。“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如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村风民风变化很大,好媳妇好婆婆、好人好事多了起来。”圣水峪镇椿树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渠井萍介绍说。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须走进大众。济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牵动,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普及、道德提升等七大工程,推行乡村儒学、图书馆+书院、孔子学堂等模式,打造儒韵民风示范区和全省全国的道德高地。在城乡广泛设立善行义举榜和四德榜,全市上榜总人数超过280万人次。策划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月、节俭养德全民行动等系列活动。
学传统、诵经典,成为济宁人的自觉行动,而向上向善的“基因”也被激活,“济宁好人”、道德模范层出不穷。近年来,济宁评出“济宁好人”490人、市级道德模范155人,34人入选“中国好人榜”。
“政者,正也”“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儒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修身立德、治国理政的智慧。2013年11月,习总书记视察济宁时提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三年多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挖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政德教育资源,自觉服务国家文化战略,“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倾力打造国家级干部政德教育基地,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干部政德教育,培育提升干部为政之德。
我市坚持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两创”方针,着力将其中蕴含的治国理政智慧创造性转化提升为滋养干部为政之德的思想活水,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优化培训体系,初步形成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礼乐教学“四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并针对实际,组合形成短、中、长期不同教学模块,满足不同班次培训需求。课堂教学方面,集中山东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和省、市委党校等各方面优势师资力量,打造了10多堂专题课程。编撰出版了《政德教育读本》等辅导教材,汇编了《习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等学习资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政思想》等4本辅助教材年内也将正式出版。现场教学方面,以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线,依托曲阜“三孔”、颜庙、周公庙和邹城“两孟”、嘉祥曾庙以及孔子研究院等,着力开发了20多处现场教学点,结合实情实景实物,分别讲述儒家学习思想、仁爱思想、仁政思想、孝道思想、廉政思想等。体验教学方面,在曲阜市书院街道书院村、邹城市香城镇北齐村和石墙镇上九山古村、泗水县王家庄村等地打造了10余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验村居”教学点,生动展现儒家思想在社会管理、乡村治理等方面的传承和运用。
比如,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济宁市举办的世界儒学大会、孔子文化节等重大节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同时,当地对外文化贸易获得持续发展,体现传统文化元素的产品市场价值进一步彰显。据统计,在今年深圳文博会期间,济宁展厅累计接待观众近6万人,19家参展企业达成合作意向近20项。
社会各界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进一步提升。从政府层面看,市委、市政府把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示范城市作为今后大力建设生态济宁、信息济宁、美丽济宁、文化济宁、民生济宁“五个城市”定位之一,从更高层面、更宽领域、更大范围内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从社会层面看,各界群众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参与度逐步提高。从媒体层面看,济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的做法获得了更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在2016年度山东省群众满意度调查中,济宁市文化生活满意度高于全市各行业各领域平均值0.89分,高于全省文化生活平均值1.22分。
通过支持市直文艺院团等生产创作反映优秀传统文化的文艺精品,并积极参加国家、省级汇演,赴国内外演出,拓展了文化消费市场,释放了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而通过招商引资和实施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重点项目,既有效推动了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又促进了济宁就业岗位、文化收益和财政收入的增加。
文化场馆设施是推动儒家文化普及化大众化的重要支撑和平台。在市级层面,我市积极加大投入,加快建设总投资20亿元、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的图书馆、群众艺术馆、博物馆、美术馆、杂技城“四馆一城”,预计将于2018年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成后将成为济宁地标性的城市名片,也将成为推动儒家文化普及化大众化的重要阵地。
同时,在济宁市图书馆建设“尼山书院”,在济宁市群众艺术馆建设非遗展厅,在济宁运河音乐厅、声远舞台,大力开展儒家文化普及化大众化展示展演活动。在县级层面,全面推进以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为主体的总分馆制建设,全市有国家一级图书馆4个、一级文化馆8个,实现了二级文化馆全覆盖。在镇村层面,全力提升乡镇(街道)综合性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覆盖水平。目前,共建成乡村(社区)儒学讲堂1058个,每个乡镇都建有“乡村儒学讲堂”示范点12处,累计组织开展12000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