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网红山色峪”解锁乡村振兴新路径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10月22日,秋高气爽,阳光和煦,在位于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的山色峪,来自山色峪学校的师生以及轻户外、时尚体育爱好者们相聚于此,儿童现场绘画美育、时尚飞盘、篮球比赛等文体活动轮番登场。别出心裁的乡村文化艺术活动让这座依山傍水、秋色绮丽的小山村迅速“出圈”。
据了解,作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山色峪正在依托自然资源优势,着力打造文旅IP,通过文化艺术赋能乡村振兴,让家门口的“诗与远方”成为助力返乡创业、村民增收的新舞台。
提起山色峪,很多人并不陌生。当地樱桃采摘远近闻名,素有“齐鲁第一樱桃谷”之称,山色峪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这里地处崂山西麓,崂山水库上游,山水相依,风景如画。与春夏樱桃采摘季节不同,走进秋天的山色峪,放眼望去,群山之中色彩斑斓,流水潺潺,别有一番滋味。
活动现场,来自山色峪学校的同学们正在用手中的画笔描绘着眼中的美丽乡村图景。山林中,红色的秋叶挂满枝头,一个个蜂箱错落有致;山脚下红瓦白墙的村居旁,青绿色的溪水静静流.....孩子们画板上,属于山色峪的秋日美景跃然眼前。
“这里太美了,大自然就是最好的美育课堂,孩子们的创作热情特别高涨。”指导老师告诉记者,这是他们第一次把绘画美育课堂搬到乡村之中,与课堂教学不同,这里不仅景色优美,而且乡土文化特色鲜明,同学们描绘景色的同时,更能深入到乡村生活之中,感受人与自然和谐互动的美好,这些源于生活的艺术正是萌发孩子们心中美育种子的最好“教材”。
让活动参与者们赞不绝口的村庄环境背后,是一场文化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创新。今年以来,瞄准文化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山色峪从村庄环境提升入手,实现村庄作为乡村文旅产业发展载体的功能升级。
此次活动的举办场地夏庄山色峪南坡村停车场与通常印象中的停车场不同,这里除了原有的停车功能,停车场的南侧和北侧分别建有足球场和篮球场,策划团队充分利用原有硬件设施,进行了合理化改造和强视觉设计,将地面铺装用红色、黄色、蓝色、紫色等高饱和度的配色,以当地特产樱桃为造型元素,通过大色块组合设计,成功实现了一次“大地艺术”。在无人机视角下,卧于崂山水库旁青山碧水间的这处停车场,艺术范儿十足。
“以上山色峪村为代表的山色峪片区自然优势突出,可以说是一块璞玉,非常适合文化艺术的导入和集聚。”“初见山色峪美丽乡村艺术计划”项目策划运营方负责人告诉记者,改造后的南坡村停车场,实现了功能性与艺术性的结合,这也是整个项目通过文化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一个典型。前期,他们在与城阳区夏庄街道以及各村庄的对接调研过程中发现,当地采摘、中华蜂养殖等乡村产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并且在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独树一帜,具备了发展特色文旅产业的良好基础,但由于缺少整体规划和配套设施,急需通过文旅IP的梳理打造,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化学反应”。
据介绍,目前山色峪四处停车场改造计划中,已经完成两处,12座待改造桥梁中,已经完工5座,其他公共设施及功能建筑改造也在同步推进中。
乡村要振兴,农民要富裕,归根到底靠发展。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了2022年山东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拥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山东省旅游特色村、山东省景区化村庄等荣誉的上山色峪村再获殊荣。作为夏庄街道乡村文化建设样板村,为在落实崂山水库上游水源保护措施的前提下,实现社区各项事业发展破题,上山色峪全力打造“善美上山色峪”美丽新农村,在生态保护中实现了经济发展的完美“逆袭”,集体资产实现从0到过千万的标杆式跨越。2021年,上山色峪集体收入169万元,集体资产总额1628万元,村民平均纯年收入2.16万元。
目前上山色峪在樱桃种植基础上,创办山东省中华蜜种蜂场、建立猕猴桃种植基地、引进蓝莓、刺五加、东北老虎牙等试种植项目;聘请专业人员养殖和培训并举,在提高中华蜂养殖收益的同时着力培育社区养蜂人才;与吉林省白城市普济中草药种植有限公司合作,将其中草药培育、营销经验“移栽”上山色峪,培育种植黄芪、防风、丹参等中草药,通过发展绿色甜蜜产业实现户均增收3000余元。
据了解,目前村域内主要道路绿化率达97%,水系河流绿化率达96%,宜林荒山(滩)绿化率达100%,有效实现路田长青化、村庄森林化、农田林网化、道路绿荫化。
上山色峪持续提升农民文化素养和精神风貌,开展社区艺术节、健步行、“庆祝我们的节日”、“读书节”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充实群众文化生活,引导群众树立对美好生活的积极追求。依托上山色峪的自然风光以及风土人情,策划公司还为村民们打造了“印象上山色峪”乡村会客厅、“且听风吟上山色峪民宿客栈”,通过开展风土人情、农事采收和自然风光等展示、体验,充分挖掘“产业+旅游”潜力。(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