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关注#今年全省将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3100亿元以上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4月16日,从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获悉,到2025年,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和交通强省建设将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市市通高铁、98.5%的县“县县双高速”,构建起“123”客运通达网和“123”货运物流网“两个运输网”,沿黄达海、联通全球的双循环战略支点作用充分发挥,初步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2023年,山东全社会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完成投资3100亿元以上,加快总规模1.08万亿元的125个续建项目建设,抓好总规模2200亿元的32个新开工项目,积极推进总规模1000亿元的20个储备项目。
加快打造“轨道上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强力推进雄商、津潍、潍烟、济滨等6个高铁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潍坊至宿迁和青岛连接线个项目,建成通车济郑、莱荣2个项目,年底全省高铁通车里程突破2800公里。加快完善四通八达公路网。高速公路要进一步“加密、扩容、提速、增智”,加快推进济南绕城高速公路二环线北环段、东营至青州改扩建等23个、1749公里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庆云至章丘、济南至宁津等13个项目,建成济南至潍坊、济南绕城高速公路二环线个项目,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8200公里。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年内新改建农村公路7000公里,改造危旧桥梁300座、实施路面状况改善工程1.8万公里、实施重要及三级路以上村道安保工程3000公里。把旅游公路建设作为公路扩面提标的重点,全面推进“千里滨海、鲁风运河、红色沂蒙、黄河入海、长城寻迹”五大廊道旅游公路建设,年内实施1556公里、建成1229公里,将公路“毛细血管”延伸到旅游景点,打造山东旅游公路新名片。
加快小清河复航进度,上半年实现全线通航,统筹考虑沿线物流发展,逐步培育市场,全力打造连接省会、贯通鲁中、河海联运的陆海新通道。加快打造现代化机场群。加快推进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枣庄机场建设,年内济宁新机场转场运营,建成烟台机场二期、临沂启阳机场改扩建工程。推进运输航空与通用航空“两翼齐飞”协调发展,开工建设泰安仪阳、德州庆云2个通用机场,并再启动一批通用机场。加快建设济青城市轨道交通网。推进济南3号线号线个项目,实现济南、青岛两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全面展开。
围绕建设现代化流通体系,全面抓好综合运输服务保障,加快实现“物畅其流”“人享其行”,有力促进要素高效流通、物流成本降低。推动国际空运、海运增航线加航班,年内新开行国际空运航线条。抓好中欧班列“齐鲁号”扩能提升,力争全年开行超过2100列。推进中韩整车运输(威海-仁川)试运行,加快构建陆海和海铁联运网络体系,提升东联日韩、西接欧亚的物流通道效率。抓好济南、临沂国家综合货运枢纽城市补链强链工作,组织实施好一批重大项目,提高济南临沂城市群南北联通京津冀、长三角,东西辐射沿黄流域中心城市的流通效能。持续推进交通运输新业态规范健康发展,落实好城市属地责任和网约车平台责任,加快网约车合规化进程。
加快推动交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与交通运输融合发展,增强交通运输发展创新力。加快“数字交通”建设。深入推进交通运输数字政府部门建设,全面抓好建设顶层设计,提升政务服务和行业治理数字化水平。加快建设山东交通运输智慧大脑,推动交通运输领域各应用平台、业务系统实现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综合开发和智能应用,构建一体化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完善交通“新基建”网络。加快智慧高速建设,年内建成通车济青中线智慧高速公路项目,扩大全天候通行、全路段感知、全过程管控的智慧高速试验段成果应用。持续推进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试点,打造一批公路数字化应用“样板路”。
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绿色公路、绿色铁路、绿色港口和绿色机场建设,推动老旧交通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持续完善新能源、清洁能源在交通领域的布局和应用,推动交通网、能源网融合发展,鼓励在交通枢纽场站以及公路、铁路等沿线合理布局光伏发电及储能设施,重点推进“氢能高速”“氢能港口”建设,推广高速公路边坡光伏发电应用,全面推进“零碳”高速公路服务区试点建设。深化运输结构调整。深入落实省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持续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加快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推动铁路向重要货源地延伸,年底前完成坪岚铁路扩能改造,建成铁路专用线条,确保大型工矿企业和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以上,年内铁路水路货物周转量增长10%以上。推动多式联运发展,继续开展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试点,培育壮大多式联运市场主体。加大城市公交、出租车等领域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力度,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持续实施港口岸电改造工程。提升改进内河船舶防污染智慧监管系统功能,实施联防联查联控,提升南四湖流域内河船舶防污染监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