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德州文化名人辈出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德州文化有370多年的显荣期,时间跨度为明中期到清中期。在这370年中,德州一直是以全国文化高地著称。从明景泰年间开始,到清嘉庆年间止,德州区域进士蝉联,在科举史上曾创造过一榜五进士1次,一榜四进士1次,一榜三进士6次,一榜两进士15次。德州区域出现过一门八进士的德州卢氏,一门六进士的德州田氏,一门五进士的孙氏(现为陵城区孙家洼的孙勷家族)、德州的北李家族等。同时德州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诗人、文学家、经学家、史学家和书法家。如明末清初诗人卢世傕、程先贞,康熙朝金台十子田雯、谢重辉和诗坛大木冯廷櫆,乾隆朝《国朝山左诗钞》的作者卢见曾、《山左明诗钞》的作者宋弼等。当地文化名人程绍、李诚明、卢世傕、程泰、程先贞、李源、李浃、田雯、谢重辉、冯廷櫆、田霢、萧惟豫、孙勷、赵善庆、卢见曾、宋弼、李有基等,都属于全国知名的学者或诗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存这一时期德州籍名人著述有254种,收入《四库全书》的有14种100余卷。如清代德州的易学研究始终处在全国领先的水平。就在德州这一区域,清代仅易学大家就出现了10多位,如李诚明、李源、卢见曾、卢谦、冯沛、吴廷荩、吴瑜、李有基、吴汝惺、吴楚椿、梁鸿翥等,收入《四库全书》的易学著作竟多达3种之多。南城李氏家族李世垣在《重修长生阁碣记》中曾用“人文蔚起,科第联翩”形容德州的科举盛况。民国初年的文字训诂学家胡朴安先生称德州“人文飚起,名卿蝉联,实甲之左”。
德州文化兴盛的具体表现为,学府书院数量多,中举人数多,文学世家多。学府方面,州学、卫学合一,州学与卫学的廪生名额各为30名,贡额各4岁升3人,是其他县的2倍。书院方面,有南湖书院、崇仁书院、醇儒书院(柳湖书院)、董颜书院、繁露书院、州卫书院、正谊书院等7处,一般同时存在3处。举人进士方面,明清两朝科举进士114名,明代65名(明代山东县域进士平均17.5人),清代49名(清代山东县域进士平均22人);明清两朝举人349名,其中明代196名,清代153名,德州大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明景泰五年,即1454年,德州鲁清、夏忠、苗浩、焦显、郁纶5人中同榜进士;后来又出现一榜四进士1次,一榜三进士6次,一榜两进士15次,是山东省著名的进士之乡。载入历史典籍的名人有:《明史》中的程绍,《清史稿》中的李涛、田雯、孙勷,《中国名人大辞典》中的程绍、李浃、李涛、田宗绪、田雯、冯廷櫆、卢见曾、孙勷、赵庆善、田肇丽、田同之。著作收入《四库全书》的有李浃、田宗绪、田雯、冯廷櫆、孙勷、赵庆善、田肇丽、田同之、吴汝惺。著作载入有关省志、府志、州县志的不计其数。
明清时期,德州大量涌现文学世家。文学世家是指在诗文、经学、史学等领域有创造、有新建树的家族,是在对知识的掌握基础上,又进行的创新发展,是中国文化的创造者。德州有名的文化世家有卢氏家族、田氏家族、北李家族、南李家族、程氏家族、九道湾马氏家族、赵氏家族。
明清时期,德州人所著的诗文专著数量激增。民国《德县志》收有119人,著作242部。其中经籍类27,著作53部;文苑类102人,著作189部。
繁盛的文化吸引了不少海内宗匠与大家前来德州进行文化交流,比较有名的有王世贞、董其昌、钱谦益、顾炎武、王渔洋、赵执信、郑板桥、高凤翰、纪晓岚等。
据史书所载和各种文化现象综合判断,明代景泰以后至清嘉庆年间,德州文化一直是处在兴盛期或说是繁荣期;清代康乾盛世时期,德州是山东文化的制高点,也是全国文化的引领者。在这里梳理明清德州文化的繁盛,旨在树立德州人的文化自信。明清时期,德州能在文化上走到全省、全国的前列,充分表明德州文化具有深厚的根基。相信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做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使德州文化重新回归文化高地的地位,指日可待。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
德州市党政考察团赴河北雄安新区考察学习 张国华与考察团座谈 田卫东朱开国苑衍刚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