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山东:十年绘就文旅“诗”和“远方”新画卷

2023-04-17 03:42分类: 山东文化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央广网济南10月10日消息(记者唐磊)10月9日,山东省委宣传部举行“山东这十年”系列主题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文化和旅游发展情况。会上,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李国琳介绍,十年来,全省文旅系统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全力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绘就山东文旅“诗”和“远方”新画卷。

  文旅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十年来,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精品旅游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总体实力大幅提升,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作出积极贡献。2021年实现文旅产业增加值6867.2亿元,占GDP比重为8.26%。旅游总收入从2012年的4519.7亿元,增长到正常年份2019年的1.1万亿元,年均增长13.7%。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文旅消费拉动作用更加突出,连续六年举办山东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发放惠民消费券7.33亿元。

  艺术创作持续繁荣。先后创作推出民族歌剧《沂蒙山》《马向阳下乡记》、吕剧《一号村台》、杂技剧《铁道英雄》、京剧《燕翼堂》、话剧《孔子》等一批优秀作品,收获3个“五个一工程”奖、6个“文华大奖”。建立和实施舞台艺术创作“4+1工程”扶持机制。设立“戏曲名家工作室”,连续6年组织实施“舞台艺术青年人才创作扶持项目”,一批优秀青年骨干迅速成长,成为全省文艺工作的生力军。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五级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全省建有公共图书馆154个、文化馆155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821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6.5万个,各级各类博物馆647个。其中,国家一级文化馆、一级图书馆数量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三位,博物馆六项主要指标均居全国第一。加强创作指导,建立激励机制,创新开展群众性小戏小剧创作演出活动,培育打造了一批优秀群众文艺作品。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全省投入35.6亿元,连续5年用于欠发达地区村级文化设施建设。仅2021年全省送戏下乡演出就达12万余场。城市书房、乡村书房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不断涌现,文化服务更加便捷、更接地气。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不断加强。制定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十大工程”实施方案》《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等,出台全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红色遗存和革命精神的省级地方性法规——《山东省红色文化保护传承条例》,为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开展全省文物资源调查,文物家底不断充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2012年的101处增加到22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687处增加到1968处。全省不可移动文物登录国家数据库3.35万处,国有可移动文物登录286万余件/套。全省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累计达到20次、项目23项,数量居全国第四。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全省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186项、非遗传承人88名,数量居全国前列。积极推进“山东手造”工程,全省已认定“非遗工坊”574个、推出“山东手造”特色产品5350多个。

  文化和旅游推介交流成效显著。“好客山东”品牌形象持续提升,连续三年纳入央视“品牌强国工程”,为全国唯一文旅类品牌。齐鲁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利用“欢乐春节”等国家级交流平台,举办一系列富有山东特色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举办“孔子家乡 好客山东”系列推广活动。实施“孔子文化和旅游大使”计划,已发展孔子文化和旅游大使、专家、使者28000余名,成为传播齐鲁文化的重要力量。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云话山东”|走进孔子博物馆 探寻儒家文化

下一篇:综述丨扎根齐鲁沃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brand86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