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山:统筹推动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 讲好山东故事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2023年4月初,京杭大运河再次全线通水。全线贯通补水工作由水利部联合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四省市开展。山东深度融入建设好大运河文化带等重磅国家战略背后,是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地位和作用显著提升的体现。责任在肩,担当于行,唯有实干。
从货物运输到文旅发展,从经济增长到文化增辉,多年来,山东强化使命担当,统筹推动“黄金水道”的保护传承利用,将大运河打造成有水的河、清水的河、有水利价值的河、有文化内涵的河。
山东省围绕出台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讲好千年运河的山东故事。据了解,规划核心区为运河主河道流经的18个县(市、区);拓展区为沿运5个市,由北向南依次为德州市、聊城市、泰安市、济宁市、枣庄市。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推进大运河保护利用,已成为山东省各市的文化情怀和历史责任。山东自然要把握好大运河建设带来的政策利好与政策扶持,在运河建设上贡献出一份“齐鲁力量”。
枣庄,湿地改善流域水质和生态,建设了台儿庄小季河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先后在入韩庄运河支流建设了8处人工湿地;济宁,绿色生态和文化传承并举,以提名文保单位的方式,将其整体纳入文物保护单位系统,逐步实现文物和遗产的保护管理“一条线、一本账”;聊城,在市政污水处理厂增加氟化物去除工艺,聊城市是国内首创;德州,明确了打造“一廊六片”大运河文化景观带的保护利用思路,通过电影、戏曲、小说、诗歌、情景剧等多种形式,寓教于乐讲好德州大运河故事。
大运河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标识之一,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承接着大运河文化的独特旅游资源“红利”,山东持续推动文旅融合助力产业提升,打好“组合拳”,不仅具有经济意义,更具有社会意义。
在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方面,山东提出了要融合大运河与齐鲁文化要素,规划建设中华(大运齐鲁)文旅综合体。在大运河文旅产业建设推动之下,以台儿庄古城、聊城古城为轴线,连接微山岛、南阳古镇、微山湖湿地、济宁运河古城、太白湖景区、汶上南旺分水枢纽遗址、东平古州城、临清中州古城、德州四女寺、苏禄王运河旅游区已然成为齐鲁大地上沿运河旅游最靓丽的风景线。
山东努力推动大运河沿线地区文化和旅游发展提质增效,源源不断激发着文旅融合的新活力。
一条“黄金水道”,可以为沿岸各地发展打开了广阔空间,各地只要利用好千年运河的发展潜力,都有机会找到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路径。
枣庄市台儿庄区双龙湖湿地公园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来源:人民网 逄鑫珊 摄)
受大运河滋养润泽的沿岸山东各市,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把静态的遗迹遗产和动态的乡村生活相结合,把运河文化的内涵和居民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当地居民自觉参与运河沿线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开发文博创意产品,打造非遗主题精品线路,建设非遗传承体验设施,培育数字文旅新业态。同时,发展具有运河特色的乡村旅游业,建设具有运河特色的乡村段国家文化公园、运河生态文明博物馆、运河文化艺术村落等,打造运河乡村、运河线路、运河节庆等旅游品牌体系。
打造经济文化繁荣和生态环境良好的高质量发展增长极,乡村振兴要创新性发展。按照城乡一体化方针,形成相得益彰、协调发展的局面,人文、生态实现比翼齐飞。
做好大运河保护利用的大文章,擘画千年水韵的新画卷。如今,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和治理好大运河,是山东省一以贯之的重大课题。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把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抓下去,“鲁风运河”定会焕发勃勃生机,中国大运河定会展现夺目光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不堪入目:顾茜茜遇男女用下体“s殖器”做大尺度表演!二驴喊话你们为什么天天黑我?疯狂小杨哥拜访向华强一家,小胖怼808粉丝
炸锅!马自达CX-50价格已泄!仅卖16.98万,中大型SUV按紧凑卖?
消息称马斯克已成立人工智能公司 X.AI,将与 Open AI 展开竞争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