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新时代黄河文化育人协同工作推进会议在郓城县召开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促进黄河文化深度融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发挥黄河文化的时代育人价值,推动菏泽市教育高质量发展,4月28日,菏泽市新时代黄河文化育人协同工作推进会议在郓城县召开。
菏泽市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菏泽市教科院院长晁保平在讲话中指出,黄河文化育人,是贯彻、落实和推进国家黄河战略的重要支点。黄河文化育人,是教育人的职责所在、使命所在,是教育支撑国家黄河战略的重要部分,是推进全市教育发展,尤其是乡村教育振兴的一个契机,一个突破口。
晁保平表示,菏泽是黄河入鲁第一市,黄河文化悠久厚重。各学校要将这些丰厚的文化纳入学校教育,形成独具菏泽特点的黄河文化育人元素、育人课程,激发全市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乡村教育的内生力,形成菏泽教育协同发展、良性发展的新局面;要在研究上下功夫,发挥市县两级教研部门的组织力和支撑力,发挥学校和骨干教师的作用,组织人员,设置专项课题,进行黄河文化、育人机制、课程开设、教学设计等方面的专题研究,以研究提高黄河文化育人的深度和精度;要推进黄河文化和学科教学的融合,黄河文化和红色文化、地域文化的融合,黄河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融合,最终实现黄河文化和育人的融合;要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成立沿黄乡村教育发展联盟,将黄河文化和教育发展,尤其是乡村教育振兴一体推进,发挥全省现场会和发展联盟的蝴蝶效应、带动作用,强短板、补弱项,激发内生动力,实施菏泽乡村教育的突围提升行动,推动菏泽教育向更高质量冲锋。
郓城县副县长耿绍坤在致辞中表示,郓城县以“黄河文化”为中心,以“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国防教育”“农耕文化”“劳动教育”等为主线,全面开展“黄河文化进校园”的一系列活动,各相关部门全力配合,依托黄河文化,全力推进文化展示区、法治教育宣传区、水利科普研学区建设,为打造“黄河文化千里研学之旅”提供了丰富的研学资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的领导下,郓城县一定充分利用黄河开放生态的优势,把黄河文化融入学校教育教学,提高区域教育教学质量,打造区域教育高地、文化高地,推进全县沿黄学校教育优质均衡、科学、和谐发展,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推进会上,山东省教科院党委委员、研究员、博士李文军作报告。省教科院高教中心主任刘燕飞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当天下午,郓城县教体局等9家单位进行了典型发言。菏泽市教科院副院长朱启勇以黄河文化育人课题与案例分析为主题进行了讲解。
各县区教体局分管局长,教研室(教科研中心)主任,市直中小学校长或分管校长,各县区中小学校长或分管校长、中等职业学校负责人,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项课题和山东省黄河生态教育优秀案例主持人参加会议。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