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代表热议“文化自信”:从文化大省到强省 河南让我们“底气十足”

2023-04-30 04:57分类: 河南历史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 记者 莫韶华)河南地处中原腹地,历史悠久,不仅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保留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们有足够的底气和信心,而“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河南省人代会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在2019年的工作中对文化事业发展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来自省内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围绕着“文化发展和文化自信”进行踊跃发言和热烈讨论。

  “河南文化底蕴丰厚,也有很多文化资源,应该在宣传上加大力度,通过多举办一些能彰显河南文化底蕴的展览将河南历史和中原文化推广出去。河南作为文物博物馆大省,筹建自然博物馆势在必行。”来自郑州代表团的河南省人大代表、郑州博物馆副馆长齐迎萍告诉大河网记者,河南有20余万件自然类标本,她建议应尽快筹建河南自然博物馆,为这些标本“安家”。

  “我建议建立协作机制。借鉴联席会议制度,宣传部门牵头,协调教育、文物、农业、林业、矿产、科技、财政等行政部门形成合力,成立河南自然博物馆筹建工作联席会议,成立专门筹建机构,研究出台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同时,另一位省人大代表也提出了筹建博物馆的建议,他建议在河南建立诚信学院和诚信博览馆。“近年来,党和政府在诚信宣传教育以及治理失信行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总的来看,无论是诚信体系建设,还是对社会各领域出现的不诚信行为的遏止效果都不明显,力度不够,甚至严重滞后,与人民群众对建立诚信社会的期望还有不小差距。”邓志军建议在中原大地建设集学、教、研于一体的诚信宣传、教育、研究、培训、实践基地,该基地要收集和展示古今中外诚信方面的名人、名言、故事、实物;收集和展示失信、无信带来的身败名裂、企业衰败、人亡政息的事件和教训;同时,邀请诚实守信模范人物现身说法,邀请国学专家开设诚信讲座。

  胡辣汤不只是一碗汤,也是河南的一张文化名片。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逍遥胡辣汤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群生参加今年两会要为河南的美食“发发声”:建议为胡辣汤申报非遗。“胡辣汤产业对我们当地脱贫增收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一个胡辣汤小店就能带动五六人就业,大的店则有十多人,而一碗胡辣汤的配料,对周边乡镇的种植业、养殖业都有很大带动,对我们当地脱贫增收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据高群生介绍,逍遥胡辣汤制作技艺目前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希望尽早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胡辣汤争取生态原产地保护和地理标志保护,这样将更有利于胡辣汤文化的传承,有利于胡辣汤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也会使河南饮食文化有一个大的提升。

  同样是为了非遗而来,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浚县泥咕咕第七代代表性传承人,宋庆春用一个小小的泥咕咕,带领河南文化走出国门。

  “作为一种典型文化符号,浚县泥咕咕是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千年发展,在题材、造型、用色等方面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艺术特征。在漫长的演进过程中,泥咕咕也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变化,有历史活态化石之称。”

  浚县的杨玘屯村作为国家农业部“一村一品”示范村,仅2018年一年村里泥咕咕作坊的数量就突破了200家。宋庆春建议打造浚县杨玘屯泥塑小镇,树立河南文化品牌,不仅要销售渠道,更要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在实现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同时,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2019年,宋庆春计划针对海外市场推出以十二生肖为主题的泥咕咕,希望借助一个个憨态可掬的泥咕咕,让世界了解中国非遗文化生动而鲜活的一面。

  河南是文化大省、戏曲大省,戏曲是中华优秀文化中的瑰宝,既要保护又要传承。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让基层人民熟知了解,如何更好地通过文化扶贫来助推脱贫攻坚进程,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要走进基层走进农村,唱响文化扶贫‘好声音’。”河南省越调剧团团长申小梅说,“越调是河南的一张文化名片,系河南三大剧种之一。集大成者申凤梅先生可谓家喻户晓,周恩来总理曾称其为‘活诸葛’。”申小梅建议,可加大对申凤梅纪念馆的投入,让纪念馆在河南亮起来,让越调唱得广、让文化传得开。

  河南不仅是文化大省,更是曲艺大省,河南曲艺历史悠久、曲种繁多,有河南坠子、河洛大鼓、三弦书、大调曲子、鼓儿哼等。尤其是河南坠子和河洛大鼓更是全国闻名。河南省曲艺家协会主席范军说,“为了让年轻人了解曲艺,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河南曲艺,我建议要加大力度做好曲艺的普及推广工作。”

  孟祥礼说,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充满正能量、弘扬真善美的优秀艺术形态,是青少年牢记优秀传统、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但如今,这种极具民族特点和民间意味的表演艺术面临着人才断档、作品匮乏等问题,正陷入传承发展的困境。

  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团长孟祥礼从基层走来,深知基层院团和演员的生活现状,现在基层院团经济状况不好,留不住人是一大问题。本身干这一行就需要刻苦训练,历经十多年的训练才能走上舞台,还得耐得住寂寞,但是付出多、待遇低、得到少。我们的学生一个月2000多元的工资,还要住房、租房,养家糊口,根本无法兼顾。鉴于生活压力大,导致一些演员不得不另谋生路。

  孟祥礼建议,要为戏曲工作者提供较为优越的生活条件,让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地搞文艺创作;其次,让最本土的、民族的戏曲艺术得到高等院校的大力支持;再次,要加强当代戏曲从业者文化素养的培养。

  近年来,河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同时我们也越来越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博物馆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非遗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只有开枝散叶才能千古流传;戏曲,是民族的瑰宝,集唱腔、服装、舞台、文化和经典于一身,是河南重要的文化名片。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走进洛阳安阳殷墟博物馆 感悟历史文化

下一篇:锦绣中国丨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的发源地和国都——河南许昌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brand86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