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年前洛阳首届民俗文化庙会这样“出炉”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第4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我市著名民俗学者刘百灵联系记者,展示了自己珍藏的一张我市首届民俗文化庙会门票、一份首届民俗文化庙会的油印文字材料。
第4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我市著名民俗学者刘百灵联系记者,展示了自己珍藏的一张我市首届民俗文化庙会门票、一份首届民俗文化庙会的油印文字材料。
1990年,刘百灵调任洛阳民俗博物馆副馆长。当时,九都路还没有打通,民俗博物馆西门外的新街还是一条小路。
据刘百灵介绍,当时的牡丹花会,以王城公园为中心的赏花活动格外热闹,东边的老城区、瀍河区活动较少,相对冷清,呈现出“西边热,东边冷”的特点。洛阳民俗博物馆的门可罗雀与王城公园的车水马龙形成鲜明对比。
刘百灵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一直在思考洛阳民俗博物馆如何吸引游客。一天晚上,他看到四川电视台的节目——“巴蜀一绝”擂台赛,变脸等民俗表演引来阵阵掌声。
刘百灵灵机一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民俗文化如此受欢迎,民俗博物馆何不举办民俗文化庙会?以“河洛一绝”擂台赛的形式,展示河洛民俗文化,吸引游客走进民俗博物馆。
“‘有庙就有会’,洛阳民俗博物馆曾为关帝庙,有丰厚的民俗文化资源,举办庙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刘百灵说,他赶紧向有关部门打报告,并得到了大力支持。很快,首届民俗文化庙会作为一项专题文化活动,被写入1991年牡丹花会总体方案。
刘百灵介绍,1991年是第九届牡丹花会,这一年花会从“市级”升级为“省级”,被正式冠名为“河南省洛阳牡丹花会”,这届花会的亮点之一,就是举办了洛阳市首届民俗文化庙会。
“经过数月精心筹备,1991年4月14日,首届民俗文化庙会顺利开幕,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看,洛宁县数百人的排鼓表演雄壮豪迈,即便在中州路上也能听到。”刘百灵说,庙会期间,千余名民间艺人带来了七八十个节目,向游客展示独具特色的河洛绝技和部分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
刘百灵说,精彩的民俗表演让游客赞叹不已,除了赏牡丹,游客还可以白天看庙会,晚上看灯会。1991年4月14日至25日,数万名观众现场感受了河洛民俗文化的魅力,而让他印象深刻的是1991年4月21日。
1991年4月21日是星期天,洛阳民俗博物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游客量。近万名游客涌入馆内,现场人山人海,斗鸡、狮子上老杆、九莲灯舞等民俗表演引来阵阵热烈的掌声。不少外国人士也来到现场,频频举起相机拍照。
“每次看到珍藏的门票和文字材料,就想起那些可敬可爱的民间艺人。”刘百灵说。
刘百灵介绍,由于当时经费有限,参与演出的民间艺人没有演出费,甚至连服装费、道具费、交通费都得他们自掏腰包,主办方只能略尽地主之谊,管一顿并不丰盛的午饭——一碗牛肉汤加四个烧饼。民间艺人凭主办方加盖公章的汤票,到东关大石桥的汤馆免费就餐。
令刘百灵感动的是,艰苦的条件,挡不住民间艺人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虽然没有提供住宿,但是民间艺人克服重重困难,准时甚至提前到达演出现场,为观众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的演出。
刘百灵说,首届民俗文化庙会影响深远,自此,民俗文化庙会成为牡丹花会的保留项目,越来越多的民间艺术被挖掘出来,得到了较好的展示和传承,许多项目成为省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早已退休的刘百灵是洛阳客家联合会民间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依旧在为民间文化的发展默默耕耘。他坦言,这张老旧的门票和发黄的油印材料,对他来说,是一种提醒,也是一种激励,每次看到这些,他研究河洛民俗、传承民间文化的脚步就变得更加坚定。
每个老物件,都留有真实的岁月痕迹,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真实生活;每个老物件背后,都有一个或一些让人难忘的故事,承载了那个年代的点点印记和精神财富。(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张宝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