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东北部、山东西南部的那个省界“尖角”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在我国古代,由于在设置行政区划时受“山川形便”思路的影响,以天然的山川作为行政区域的边界,因此我国的各类行政区域边界的形状都是不规则的,这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移民国家以经纬度确定的州界、县界等边界线是横平竖直的几何线条是完全不同的。
但是在河南省东北部、山东省西南部的省界线却以接近直线的形状,从河南省凸起一个锐利的尖角深入到了山东省境内。当然这个尖角的线条是大致看起来为主,和美加那些直线还是有差别的。不过即便是这样,在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域的轮廓线里也显得有些独特和另类。那么这个角是一直存在的吗,是什么情况造成的这一个角呢?
其实在一开始,这个角并没有存在,在明清时,河南省东北部和山东省东南部中间还隔着直隶的大名府,并不接壤。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三省交界处的设于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平原省被撤销,一些县的归属被调整后,这一带山东、河南两省才接触在了一起,这个时候两省之间的界线也是以比较平滑的态势存在的。
那时省界尖角不存在,并不意味着组成这个尖角的两条边不存在。这两条边北侧的那条被称为金堤河,是由东汉时期的水利专家王景治理黄河时所筑南堤南侧由于取土、明代1453年徐有贞开凿广济渠、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铜瓦厢决口后冲刷等多种因素综合到一起形成的河道。南侧的那条边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两条边最后在今天的台前县张庄村东侧汇合在一起,金堤河入黄河。
两条河中间围起来的区域往西一直到河南省濮阳县、滑县一带就组成了“北金堤分滞洪区”,它的作用是如果在河南省郑州花园口发生超过22000立方米/秒的洪峰时,就要向这个滞洪区泄洪,以减缓黄河流速、下泄水量,分散下游广大地区防洪压力。最初在这一带建设分滞洪区的时间是在1951年,当时全部在平原省境内。
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后,滞洪区就分属河南省和山东省,在山东省境内属于范县和寿张县,范县与河南省为邻。河南省为上游,山东省为下游。每年汛期上游的水需要下泄,但需要在下游的范县、寿张行洪,给两县造成巨大损失,所以两县也不愿意无代价的接收上游客水,承受水灾。范县还在省界筑坝拦阻,形成跨省区的水事纠纷,成为老大难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特别是在1963年8月,金堤河全流域连降暴雨,位于下游的寿张县本来已经积水严重,上游的洪水又冲开了范县的三道拦水坝,汇入寿张县河段,寿张县金堤区域形成了“湖区”,后来虽爆破开了黄河大堤,使金堤河水下泄入黄河,但灾后水事纠纷更加剧烈,范县也重修拦水坝,对原坝加高。
这里水事纠纷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1964年2月29日决定采取朝廷区划调整的办法,解决两省之间的矛盾。
调整后,滞洪区全部存在于河南省,这样就需要把原属山东省的部分滞洪区域划到河南省,范县、寿张两县在当时都跨黄河和金堤河,也就是滞洪区。如果单单把山东省部分的滞洪区划走,范县、寿张两县就变得支离破碎,所以就以两条河为界限,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1、撤销了寿张县。2、范县、寿张县金堤河、黄河以南的区域分别就近划给相邻的山东省各县。3、两条河道中间的剩下区域为范县,划给河南省。4、东明县从河南省划到山东省。
1964年4月1日调整完毕,到这个时候,两省之间这一段的省界线就已经变成了今天的这个样子。不过在后来,这个尖角形地带内部还发生了细微的变化,由于调整后的范县,东西狭长101公里,南北宽却仅有7.5~20公里,总面积1030平方公里,交通、防汛不便,1973年12月为了有利于治水、防汛、除涝,以范县的“东五区”范围组成了中共范县台前工委,为县一级建制, 1978年12月成立台前县。至此,这个河南省深入山东省内的尖角以及附近的省界线完全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虽然经过区划调整,解决了金堤河水和滞洪区洪水入黄河、避免产生两省水事纠纷的问题。但由于当时采取的一刀切作法也留下了一些弊端。比如金堤南北村庄土地问题、范县县城建设发展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在今天已不算什么问题或者已经被解决。但是文化被割裂的问题却始终无法解决,像范县的旧县城留在了山东省,千年古县寿张被撤销等等,不免让人感觉有些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