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文化掀起“新国潮”!到底什么情况?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我们不难想象,在古代,撇开战乱和灾荒,我们中原人的许多先祖都是很会生活的人,例如东周、后汉、隋唐时期的洛阳城,例如宋时的开封,等等。太平年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定更容易为人们廓开如孔子所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生活空间。
每个现代人心目中都住着一个或几个古人,老子、孔子、庄子、苏秦、范蠡、曹操、杜甫、白居易、李商隐、范仲淹、苏东坡、李清照……作为老乡,他们总是在我们情绪激烈时于内心悄无声息地出现,陪我们哭,伴我们笑。
我们所生活的这片土地,假如你伫立着俯望,会发现一砖一瓦都镌刻着历史风云,一草一木都吐纳着文化气息,而且不难断定,亘古延绵的文脉一直在我们脚下如树根一样蓬勃贲张,它等待着哪一天破土而出,蔚然而成森林,再次书写又一次文化复兴。
盛世“修文”,当我们终于摆脱了贫穷和饥馑的旧阴影,终于迎来了小康和富足的新生活,突然发现那些伟大的历史传统在身边复活了,那些强大的文化基因开始具体作用于意识和行动,让我们以现代“中原人”的身份,开启从物质到精神层面的富有尊严感、多彩性的生活。
河南优秀传统文化“破圈”,正逢其时。“厚积而薄发”“千呼万唤始出来”,等同的不就是“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境界吗?
所以,“老家河南”文化宝藏的大门,现在才刚刚打开,她会让更多“为文化所化之人”,来这里寻根或寻宝,以款款深情进入那一条条宽敞而深邃的历史隧道。
多年来,我就一直在这些历史隧道中穿梭游历。因为常写财经报道,所以在文化领域,重点关注的就是文化产业。
2006年以后数年,河南文化产业曾迎来一段井喷期,一系列文化现象、一个个文化产业项目伴随着“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战略而风生水起。
这其实就是我们今天迎来文化春天的前序,也是我们探索文化和文化发展规律、从最初的狂热到后来的理性所必须经历的准备过程。
印象中,“一部史,半部河南史”的理念就是那时期提出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世界传统武术节”“中原文化宝岛行”、以“优秀河南人”为河南正名等活动就是那时期举行的,一些文化工程就是在那时期落地的。
但不可避免,我们的许多文化遗迹还处于早期的保护性开发过程,不少文化项目的创新性研究、实施,还有失粗糙、肤浅和劲道不足,缺乏社会协同性。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那时期我们还没有实现“文”与“旅”的有效结合、“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内涵统一,还没有打造出从“文化IP”到“文化产品开发”再到“文化平台运营”的多维度支撑体系。
一句话,上面多唱独角戏,真正的市场运营组织和手段还比较缺乏,这就导致我们的文化呈现与基层群众的生活需求有点“隔”,难以入心,当然也就难以买账。
总结起来看,先是国内互联网界、地产界巨头纷纷入局抢占文化或文旅产业版图,而后是大数据时代商业平台孵化文博IP产生拉力,最终由国家政策大力扶持文创产业发展,实现“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市场力量真正成了主导,集产品设计、材质、工艺、技术、包装等在内的定制化大数据供应链平台逐步形成。
以故宫博物院为代表的文博文创和以淘宝、天猫等平台为代表的电商平台文创,它们所发挥的先期引领作用有目共睹:
2013年,故宫以颠覆性的“卖萌”姿态走上超级网红之路,各种文博文创产品自此成为遍地开花的爆款产品,全国各地博物馆纷纷上线月,国家文物局联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多部委印发《“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鼓励各类各级文化事业单位走上互联网平台,更好地把中华文化传承下来;2017年开始,淘宝、天猫平台的文创产品成交规模呈爆发式增长,2019年比2017年增长了3倍,两家平台博物馆旗舰店的累计访问量16亿人次,是全国博物馆线后。
以河南博物院、开封博物院等为代表的河南省属博物馆文创,就是在此背景之下发轫的;洛阳近几年提出打造“东方博物馆之都”,其目的,也是要将过去“深宫大院”里高冷、神秘且古老的存在,以鲜活的姿态呈现于世人面前。
除此之外,在文化IP开发过程中,容易被人忽视的是各类地产商和文创产业专业人员所产生的作用力。特别是那些有转型冲动的地产商,他们或进军旅游地产,或拓展文娱事业,或构造“新生活+”服务体系,都能够调动充足的资本、人才和其他社会资源,来构建文旅产业新高地。
在河南,不少城市面对着自身文化元素多而杂的局面,往往忽视外界认知,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重点,顾此失彼;一些名胜景区近几年纷纷陷入经营困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们只注重单一的自然景观的建设,只在乎“门票经济”,而忽略了景区文化内涵的提升和相关文旅产品的差异化、多层次开发。
好在,我们这里的转机也正在出现。它集中体现在各个城市、各个主体的文创意识正在觉醒,那些丰富而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已借助科技、网络和创新的力量,与我们日常的新生活场景更亲切、更紧密地互融互通,成为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新趋势。
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说:“你喜欢一个城,不在于它有七种或七十种奇景,只在于它对你的问题所提示的答案。城市犹如梦境:凡可以想像的东西都可以梦见。”
我们去杭州、苏州、成都这些城市,目之所及,一个路灯、一座汽车站牌都充满了文化细节,一条街道、一湾河流也流淌着历史记忆,长期沉浸其中,每个市民怎么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一个伟大文明传统的守护人和传承人?他们怎么不会产生强烈的心灵归属感和公共意识?
近些年,河南文化以其厚积薄发之势,正在不断“出圈”,不少文化工程和文创产品甚至成为魅力持久的网红项目。
比如以二里头、大河村、河洛古国等为代表的文明探源和考古项目,它们正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产生强有力的支撑;
比如洛阳、郑州、开封等城市联合推动的“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文化旅游带项目,已变成讲好“黄河故事”“河南故事”的新载体;
比如今年春节骤然爆火的“唐宫夜宴”综艺节目,借助现代影视、舞美、AR、传播技术,产生强烈视觉冲击力,把河南深厚文化积淀的张力充分展现出来;
比如近几年声名鹊起的建业“电影小镇”、新郑“皇帝千古情”、济源“老兵工厂”、修武“乡建美学”等文旅、歌舞、民宿项目,以丰富多彩的审美体验,带人步入多维精神文化享受空间。
让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契合时代潮流,让厚重的历史变得新奇有趣、时尚多元,与当代社会生活有机融合,满足年轻人百变的个性追求,这是这些项目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不过,综合来看,河南文化及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存在品类、区域、内容等方面的不平衡、不充分现象,还存在创新、人才、供应链及平台建设等方面的短板,大文化、大旅游、大文创的整体优势还未充分挖掘和发挥。
不久前,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河南省原副省长张大卫在洛阳举办的一次论坛上,感慨西安的大旅游、大文化建设让他感到很震撼。有一次下雨,他散步到秦二世胡亥的陵墓区,“没想到胡亥还有陵墓区,里面做的非常好。通过群雕和博物馆建设,李斯、赵高、扶苏等历史人物在里面都激活了”。
他的期望是,西安对每个文化的细节和文化的元素都深入发掘,“河南还要认真去学习”。
是的,大的宏观叙事之下的细分主题、灵动细节和动人故事,是我们常常缺乏的:
为什么一进博物馆,面对的仍旧是高古、冷峻的“不会说话”的文物?为什么就呈现城市风貌和市民精神的艺术创作来说,我们一直没有产生多少属于自己的经典性小说、戏剧、电影和其他文艺作品?为什么一块出现了那么多历史文化名人并盛产“唐诗”“宋词”“诗经”“汉赋”等艺术文典的土地,到了今天不再“故乡温故流传”?
《唐宫夜宴》、《博物馆奇妙夜》等影视节目今年年初虽然爆红,但截至目前已暴露出后续原创能力不足、商标等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政企协同失调、文创平台供应链建设滞后等方面的问题。
进一步引申,河南在两汉、三国、唐、宋等历史本体的文艺创作资源十分丰富,但有关城市在场域文化、场景再现的建设上明显乏力,诸多大型古建筑工程、文化主题公园仍失之于粗糙和草率。
当前,许多文化产业项目的独立经营仍成问题,如果不与地产开发、实业经营和政策补贴相结合,其自负盈亏和可持续发展即无法实现。大量的中小文创项目也步履艰难,多数情况下离不开政府扶持。
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曾提出“文化产品不仅要有文化,更要有创意”的观点,此问题的实质,则在于文化、文创产业的高素质人才短缺。当前,许多地方已出现文化产业从业者的聚集群落(文创园),或形成平台型供应链,但是,它们的发育发展多呈初级形态,远达不到文化、文创和文旅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这就对这个领域的专业培训和教育、对引进外地高素质文创人才的机制建设提出了相应要求——一个文化资源大省如果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创、文旅、文化产业强省,那么必须尽快补上这一短板,缩短与发达城市之间的距离。
而我们当务之急要做的是,鼓励文化专家走出书斋、走向市场,推动各级官员学习、研究文化和文旅产业,还要以官方引导为辅、市场操作为主,面向全国建立完善的文创产品供应链大数据系统。如此多管齐下,或能对现实困境缓解一二。
针对文化消费,河南1亿多人口,本身就是一个基数巨大的“内需”市场。但不少人在河南运营文化产业,往往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总认为外省人或出门在外的“老家人”,才对河南的文化产品具有强烈兴趣和需求。
这种看法存在偏差。深圳某文化企业的“欢乐世界”项目分布于全国10多个城市,但近两年还在保持盈利的项目,只剩下了郑州;杭州宋城集团在郑州落地开演《皇帝千古情》大型演艺节目,至今场场爆满;建业集团携手著名导演王潮歌倾力打造《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项目,自立项以来就呼声甚高,被外界视为向世界展示河南文明、河南故事、河南精神的扛鼎之作。
这些都说明,河南对文化和文旅产品的需求,近来一直都处于稳定的上升期,只要这些产品质量上过硬,有丰富的体验度和历史文化内涵,不少人还是很买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