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河南有灾情河南百姓为什么就向陕西逃难而不是别的地方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说到河南,我们就会想到中原。没错,我们平常所说的中原,其实特指河南,所以河南就有一个称呼:中原大省。而且你们知道吗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在哪儿吗?没错,就是河南省,人口已经过亿,比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口还要多!
而正因为地处中原地带,所以也就成了历代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如果你们不信,可以看地图,河南地理位置刚好处于中国的中间,东西边山河险要,加上九州通衢;另一方面,古代割据主要以函谷关为界、以黄河为界或以江淮为界,这样地方不引起各方势力的争夺,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河南的古战场就特别多,如官渡、荥阳和南阳,如此。人口众多的河南不幸成为兵源地。从而导致劳力减少,抵御自然灾害与维持农业生产的能力受到损害,因而导致灾害的发生。
1940年,河南全省人口是3067万;到1942年,只剩下2798万人;1943年,剩下2595万人;到1944年,人口更是降至2471万人。
可以看出,短短四年间,河南省的人口减少了596万,除去正常的人口增减和战乱影响,估算1942年饿死人数,应在300万人以上。当然1942年的这场大饥荒,除了旱灾的影响,更多的还是人祸,也就是战争和人造的孽。
不过今天咱们讲的不是这场河南旱灾的故事,而是关于河南人迁徙。如果是河南人的都知道,历史上河南一旦有灾情,基本上都会往西逃难,也就是通过潼关,沿陇海线往陕西走,而不是别的地方,比如山东、河北、湖北,有是有,但几乎很少。那么问题了,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中国人迁徙,也就是离开家园,一般逃不过这个“方向”:投亲靠友。
试问如果闹了饥荒,你一个一辈子都没出过本地的老农民,你能往何处去逃荒,那么自然选项有三:
显然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河南省周围都是人口大省,山东、河北、湖北,哪一个省份人口不是多,虽然和河南有些差距,但在全国各省里还是排名比较靠前,比如山东就是仅次于河南的人口大省。所以每逢大旱,河南人只能去人口相对较少的陕西,进而从陕西迁往人口更少的甘肃和新疆。
毕竟作为河南的邻居,陕西的关中与河南西部来往较多,方言也相对接近一些,因此有第一个投靠亲戚的就有第二个,逃荒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后来的奔着投靠先去的老乡,像滚雪球一样,逐渐形成移民潮。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清朝同治时期回乱之后,陕西十室九空,人口变少了,加上关中自古就是产量高的地区,不仅能够养活自己,还能够养活别人。而河南人口密度大,又多灾荒、多黄河决口,多人多灾,陕西又有吃的,自然就是往陕西逃难了。
当然也有较多河南人移民江浙一带,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南方有许多人也是一千多年以来的河南移民。但总体来说,河南的抗灾能力不如山东,每逢大灾,总是伤亡惨重,走投无路。
上一篇:河南“最委屈”的县明明归濮阳所辖当地人总被说都是山东人
下一篇:黄泽元在《庆阳历史文化大观丛书》编纂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强调 高标准编纂系统权威规范可读的精品力作 全方位展示庆阳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