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流经之地山东河南的变迁史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本作品是对史图馆专栏的投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学术研究,仅供参考;未经授权,禁止二传,违者必究。
上一篇文章说完了山西,最后留了一个引子说大名府。大名府的地盘如今在三个省的范围之内,除了已经说过的河北,这次我们来聊聊河南和山东。
打元朝开始,中国有了行省这个行政单位,一般来说我们的文章都从这一部分开始说起。元朝的时候,从黄河下游到长江下游的广大区域被划进了一个硕大的行省里,其名称也非常简单粗暴,即河南江北行省。其囊括的范围大致可以包括现在的河南、江苏、安徽和湖北各省的大部分区域。而山东和河南的其余部分基本上都属于中书省直辖。
从省的角度来讲,这算是“河南”两个字第一次出现在行省名称当中。而如果说这两个字出现在第一级行政区划的名字里,早在唐朝就有过河北道和河南道,而且这里面的“河”确乎也是黄河,不过那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到了明朝,一上来就分别设置了河南省和山东省这两个不同的省份。虽然洪武九年(1376年)省就改成了承宣布政使司,但是大家习惯上还是会把这些第一级行政单位叫成省或者行省。当时的河南除了北边和直隶大名府相邻的部分之外,其余的边界已经基本上和现在大体相近了。
山东的辖境和现在的差别大得多。南部和南直隶的边界和今天差别不大,西北方向稍往外扩,但重点在于,当时的山东跨过渤海管着对岸的辽东都指挥使司的25个卫、2个州。看明朝地图的时候,很多人只能在山东的传统区域找到一个“东”字,另外一个“山”得留心去辽东半岛找。
这两个地方的省治也值得一说:河南的省治在开封,这地方往前推几百年都算得上是政治中心;而山东的省治在洪武元年的时候在青州,直到洪武九年才搬到济南,到现在都没再动过窝。
到了清朝,河南的版图基本上没啥太大变化,此处就暂且按下不表了。而山东丢掉了自己渤海对岸辽东半岛上的全部领土,其他的地方变化也不是特别大。这样的局面一直延续到了民国时期。
1936年2月,河北和河南打算换地,其中河北的长垣、濮阳、东明给河南,河南的武安、涉县给河北。这套双方你情我愿的方案结果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实行,具体原因不得而知。
整个民国期间,两个省的省治都曾搬迁过,而且都和日本人的入侵有关。受济南惨案影响,山东省政府曾于1928年6月到1929年5月搬到泰安,在此前后一直都在济南,无非就是从历城县搬到了济南市。而抗日战争期间,河南省政府从开封出发一路搬迁:1938年6月从开封跑到了镇平;1939年10月跑到洛阳;1942年4月跑到鲁山,同年9月跑到内乡县丹水镇,也就是现在的西峡县的丹水,没过多久又跑到卢氏县的朱阳关。抗战胜利后才回到开封。
1949年8月1日,平原省正式成立。按照官方的说法,建省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大规模生产建设的需要,包括且不仅限于治理黄河,肃清土匪、敌特势力和反动会道门,支援前线,恢复生产等等。
平原省出现在晋冀鲁豫的交界处。平原省从河北拿走了大名专区的南乐、濮阳、清丰、长垣、东明;从河南拿走了黄河以北的所有土地(临漳、武安和涉县等地除外,这仨被河北接管了),包括安阳专区、新乡专区,另有部分地区和濮阳组成了濮阳专区;而从山东拿走了当时的聊城专区、菏泽专区和湖西专区。这些地区普遍都是自抗战时期发展出来的革命老区,除新乡和安阳部分地区之外,其余基本上都是原来的冀鲁豫地区辖地。
平原省建立时超强的目的性,决定了这个省在局势相对平稳之后的命运。1952年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关于调整省、区建制的决议》。这条决议除了把察哈尔省拆给山西和河北,以及合并苏北苏南公署之外,其他所有的内容都是在研判冀鲁豫之间的领土问题。
平原省拆掉之后,聊城专区、菏泽专区(除东明县)和湖西专区,外带濮阳专区的朝城,范县、观城、濮县全部被山东拿回,其余全部被河南拿走。而原属民国时期大名专区的南乐、清丰、濮阳、东明和长垣五个县,因治理黄河之便不再还给河北;同样的道理,为了治理漳河,武安、涉县和临漳三个县也为河北所留,不再还给河南。此外,山东和河北在建国初期划界时的省份按照既往原则划分:盐山、庆云、南皮、东光、吴桥、宁津从山东手里拿给河北;而恩县、武城、夏津、临清、馆陶、邱县等县六个县全部被山东拿走(这事貌似之前在河北那篇文里忘了说了)。而临清、冠县和邱县在解放前曾经在河北威县境内留下一块飞地,也在这次调整中划给了河北。
而除此之外,1952年徐州市(这个市和现在地级徐州市是两码事)连带周围的丰县、华山县、沛县、贾汪矿区、邳县,以及赣榆市、新海连市、东海县被划给了刚刚成立的江苏省。这一划不要紧,折腾了很久很久的微山湖西岸土地问题又开始变成了省界问题,具体的事情别人已经说过很多了,这里就简单提一嘴,这个问题现在处于一个暂时平息的状态。而且在海上的前三岛部分也一直处于争端状态,双方折腾得还挺凶。但除此之外,山东和江苏之间的行政区划变更就仅停留在村级了。
回头看看河南,1952年河南和安徽之间的辖区交换也不少,最明显的一处当属永城县从安徽交给了河南。除此之外,河南和山西、湖北在前后的几年里也换了不少村子,具体的详情就不多说了。
1963年,河南和山东做出了最后一次大规模的省界调整:山东的范县划归河南,另有寿张县的一部分一并划走;而河南则给出了东明县。这波划分其实更多考虑到的是黄河治理的问题,因为划入河南的这部分土地处于黄河与金堤河的交汇处,发起大水来就成了事实上的飞地,以当时的条件从山东过去还不如从河南来得方便。但这也带来一个问题,范县常年归山东管,县城早就放到了不容易被水淹没的金堤河北岸,在这一顿领地交换之后,其县城周围全都归了莘县,县城所在地城关镇成了省级飞地。而且随着改革开放,土地利用问题日趋严峻,往外扩张县城几乎没可能的范县人只能在金堤河南岸又重修了一个县城。
1965年,山东和河北相互交换了一批辖区:河北省拿走了馆陶县的建制,以及卫河左岸的馆陶、临清、武城3县的土地,另有无棣县四女寺减河左岸的土地;作为代价,宁津、庆云2县的建制,以及宁津、庆云、吴桥、盐山4个县的四女寺减河右岸地区,外带14个村庄全部划给山东省。自此之后,整个山东省的辖区就基本趋于稳定,没有什么太夸张的变化了。
[1]图一、图二来源:谭其骧主编:《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年。
[2]图三来源:陈潮,陈洪玲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沿革地图集1949-1999》,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3年10月。
[3]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编著:《河南省志·第3卷·区域建置志 地貌山河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11月。
[4]中国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编:《中共平原省简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
[5]林祥,郑宝恒 著:《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中华民国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财联社4月17日电,俄罗斯将于5月1日起将石油出口关税提高至每吨14.4美元。
财联社4月17日电,智利将于本周宣布若干锂开发政策。智利国家铜业公司(Codelco)正在就锂业问题进行谈判。
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共建高校新增3所 本市将出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