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黄河故事 弘扬黄河文化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2019年9月,习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昨日,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首次举办界别协商座谈会,以“讲好黄河故事、弘扬黄河文化”为主题,组织部分文学艺术界委员与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等有关单位开展界别协商。会议现场,委员们踊跃发言,积极建言。
“我们要从国家的高度和全局的视野来研究黄河文化,发挥中原地域优势,承东启西,加强区域合作,共同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历史文化遗产,塑造黄河文化品牌。”省政协委员毛德富认为,要加强区域合作,协同推进黄河历史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和开发。
黄河文化“多元一体”,是凝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当前首要任务是深化黄河文化的研究,打破区域文化之间的界限和鸿沟,深入梳理和挖掘黄河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当代价值,突出黄河文化中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中华大一统的思想。”毛德富建议,尽快建立黄河文化研究中心和全国性学会,制定黄河文化研究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建设黄河文化资源数据库,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黄河文化深入研究和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文旅融合。此外,借鉴大运河成功申遗的经验,深化沿黄九省区的合作机制,成立黄河文化保护与申遗联盟,发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作用,将联盟办公室设在郑州,力争使黄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毛德富建议,河南要发挥地域优势,担负起承东启西的重要职责,系统性地把“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这一国家命题牵头做好,唤起“黄河文化共同体”整体意识,共同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围绕国家战略,通过多种途径,力争使中华文明的源头历史及表达更丰富,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核心区”,展示“华夏文明之源,黄河文化之魂”主地标地位。同时,协调推进沿黄省区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
省政协委员李庚香认为,要唱响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大合唱,应当讲好八个黄河故事。
他认为,首先要讲好黄河文明起源的故事,中原地区是中原文明的发源地,我们要把力量聚焦到中华文明起源这一点,通过建设黄河文明博物馆或者博物院,打造中华文明溯源之旅。
讲好黄河精神的故事,要提炼以黄河文化为代表的黄河精神,把三门峡的“中流砥柱精神”、新乡的太行精神、安阳的红旗渠精神等联系到一起,对黄河精神进行深度挖掘。
讲好黄河人物的故事,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从历史上的子产、韩愈,一直到现当代的常香玉、二月河、李佩甫等作为“黄河之子”系列推介,要把邓亚萍、朱婷等当代河南文化名人的出彩故事讲好。
讲好黄河文物或中华文物的故事,建议以河南为主体,会同沿黄九省联合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推动黄河文明博物馆、河南博物馆新馆、中国农耕文明博物馆建设。同时,加快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扩大黄河文明的世界影响。
讲好黄河文化故事。把三门峡的虢国文化,焦作的太极文化,郑州的黄帝文化、禅宗文化、少林文化,开封的大宋文化,安阳的文字文化、殷商文化等贯穿整合,梳理成中原文化集群加以推介。同时,还可以通过编写大型舞剧等方式,通过有震撼力的作品来展示黄河文化。
此外,还要讲好黄河旅游的故事,将黄河沿线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起来,打造黄河黄金旅游带和黄河故道文化风情体验区;讲好黄河生态和黄河治理的故事;讲好黄河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故事。
黄河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延绵着中华儿女生生不息的血脉,承载了太多太多的记忆和故事。围绕黄河这个主题,历代文人创作了数不清的流传千古的文学艺术作品。就我省而言,作家艺术家更是留下众多以黄河为表现主题的扛鼎之作,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
省政协委员邵丽认为,当代文艺家理应讲好新时代的“黄河故事”。“只有讲好‘黄河故事’,才能推进实施培根铸魂工程,延续中华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只有讲好‘黄河故事’,才能进一步发现黄河文化的文明价值,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只有讲好‘黄河故事’,才能全面展现新中国黄河安澜、国泰民安的宏伟史诗,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只有讲好‘黄河故事’,才能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邵丽建议,加强对黄河文化的研究。“成立黄河文化研究机构,吸引有志于黄河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形成较为完备的黄河文化研究机制与研究格局;建设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基地,拓展以黄河文化为背景的精品文旅线路,为炎黄子孙寻根问祖,为海内外同胞认识、感悟、体验黄河文化提供更多的场域。”她还认为,应策划、推出一批黄河故事选题,进行重点扶持,对表现黄河文化的文艺作品,进行精准奖励,使更多的文艺家潜心创作,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反映黄河文化的精品佳作。
省政协委员侯运华认为,黄河文化存在形式多样,其生态保护也需要有针对性措施。如悬河、水库大坝、水渠、黄河铁犀、黄河特色民居建筑、名人视察黄河纪念亭等地面文化遗存,应完善周边环境,建立视频资料库;对黄河水患故事、黄河神话传说、河滩文化风俗等,进行音像视频录制、保存……他建议利用电视、网络、新媒体,依托省内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的人才,引入动漫制作、电影拍摄、“微电影”创意大赛等年轻人容易接受的传播方式,宣传黄河文化。
“河南省拥有不少研究黄河文化的人员和团队,但是,尚未形成合力。”侯运华建议,整合河南大学“黄河文明创新协同中心”、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的研究力量,形成省级黄河文化研究团队,增强研究实力。同时,省政府根据河南省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为研究团队提供引导性课题,使其研究方向与河南省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并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以确保河南省在黄河文化研究与传播方面居于领先地位,以利于打造黄河流域核心文化区。
省政协委员张国晓认为,为了让黄河文化及其蕴含的时代价值飞进千家万户,需要推动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创新表现手段,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动画、漫画、游戏、实景演出等艺术手段,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我们正准备推出《黄河故事》系列新型文艺作品。”张国晓说,他们正联合相关部门面向全国征集“黄河吉祥物”,目前已经收到多款应征作品,接下来,经过专家评审和提炼提升后,计划选定一组卡通形象作为黄河吉祥物,包括:大禹、中华龙、黄河鲤鱼。之后,再把这些卡通形象用起来,创作一批动画、动漫、游戏等作品。
张国晓建议,组织有关高校联合重点文化企业成立黄河故事研究院,构建长效协同工作机制,持续开展黄河故事、黄河文化的挖掘整理和转化传播;由郑州市牵头,每年举办黄河文化博览会;在郑州黄河文化公园选址建设“黄河故事展览馆”,便于日后将《黄河故事之中国神话》《黄河故事之治水人物》等创作成果集中呈现,打造黄河文化新地标和文旅核心吸引物。“为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黄河故事创作的积极性,还需要构建激励机制,比如,设立高规格的‘黄河文化奖章’,每年对弘扬黄河文化取得显著成效的机构和个人进行表彰。”
除了界别协商聚焦“讲好黄河故事、弘扬黄河文化”,不少省政协委员或政协参加单位也通过提案、大会发言等形式,为弘扬黄河文化献计出力。
民革河南省委建议我省紧抓战略机遇,实施黄河流域古都名城文化振兴工程。以中原城市群为主要平台,以古都名城人文城市建设为关键抓手,充分发挥郑州大都市区龙头作用,通济渠古都轴线和永济渠古城轴线两翼齐飞,牵引推动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协同发展,示范引领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民进河南省委建议,以河南为主体,会同沿黄省(区)联合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打造沿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和文化保护带;利用考古及现代科技手段,保护黄河历史文化资源;保护黄河民间文化资源,推动“非遗”产品活态传承。而后,在保护的前提下,把黄河历史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出来、逐步向社会推介,实施沿黄博物馆体系建设提升工程,推进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推动黄河文化和旅游业高度融合,推动一批重点项目,打造黄河文化旅游精品工程。
省政协委员毕跃峰认为,黄河文明的中心在河南,建议河南规划并尽快争取在郑州黄河文化公园建设国家级的“黄河文明博物院”,作为标志性文化建筑向世界展示黄河文化、华夏文明、中国精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