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北大工匠年度人物⑩丨许红阳:刀尖绝活化朽木为神奇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记2023年度河北大工匠、井陉木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许红阳
【人物名片】许红阳,井陉木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从小受父辈的引导和熏陶,13岁开始学习木雕技艺,20岁便初步掌握了木雕技法,经过多年磨炼,将薄浮雕升华至2毫米到4毫米,作品《美人鱼》于2014年荣获雕塑届重要奖项——刘开渠奖。许红阳先后荣获河北青年五四奖章、河北省“冀青之星”、石家庄市五一劳动奖章。
在石家庄市区繁华的中山路上,一座白墙灰瓦的三层小楼内不时传出敲打声与凿击声,推门进入,一件件木雕作品映入眼帘,或形态逼真、或气势恢宏、或小巧玲珑,令人叫绝。
小楼名为许红阳木雕博物馆,正在忙碌着的年轻人,是博物馆的主人——井陉木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许红阳。
许红阳虽是90后,却透出成熟与稳重。只见他提手握刻刀,神情专注地按照先前描绘好的线条凿刻手中木块。刻刀所至,木屑纷飞,一凿一刻间,原本造型怪异的木头渐渐显露出老鹰的模样。
“我从小受父亲许金考的影响,每天看到的都是斧凿与刻刀,闻到的是木屑的香气,耳濡目染,渐渐也喜欢并迷恋上了雕刻。”许红阳说,他七八岁就跟随父亲到大山深处搜集雕刻木材,父亲发现他有这方面的天赋,开始不断地引导与培养。
一天上千次的雕琢,抱着几十斤的木头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刻刀磨破手是家常便饭……许红阳毕业后,依然坚持自己的雕刻理想,全身心投入雕刻的研习中。“父亲用后的废料,山里的枣树,榆树上的枝杈,只要是能接触到的原木,都是我练习的材料。”许红阳说,太硬的材料刻起来费劲,太软的材料刻起来又太肉,不容易成型,一连串的问题困扰着年幼的他。不服输的许红阳,咬牙坚持,三伏天,屋子里热得像个蒸笼,他闷头用凿子打胚,汗水如雨,湿透了衣服,也顾不上换,刻刀划破了手,找块布包上,接着刻。经过父亲悉心指导和长时间的摸索,许红阳逐渐掌握了选材的要领和祖传的雕刻技艺,那时,他还不足20岁。
技无止境。经过多年磨炼,许红阳将薄浮雕技艺锻造至更高阶层,薄浮雕由原来的2毫米到5毫米的薄度,升华至2毫米到4毫米。“分毫之差却能使木雕作品呈现出更加活灵活现的艺术效果。”许红阳说,雕刻时要把握好每一次下刀的力度,才不会造成断折,而且雕刻的每一刀,都需要“快、准、狠”,哪怕只有一刀出错,整件作品都要作废,容不得半点闪失。
许红阳用来雕刻的工具也和现代的雕刻工具不同。“现代工具都是用电的,刀头一下就能刻出两条以上的线面,外行人看不出来,而内行人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许红阳说,他的刻刀都是祖上留下的工具,这样的工具只能到村里的老铁匠铺定做,而老铁匠铺有一些原始工具他们也不会做,他就自己动手做工具,这样的刻刀,刻出来的作品才能有自然流畅而细腻的艺术品。
许红阳总结自己的木雕工作说,创作一件木雕作品首先是构思,然后是构图,构图首先制作泥坯以做参考,接着是选料,进入雕刻阶段后,从粗到细,排除不需要的空白处,再雕出粗胚轮廓,后细加工细节部分。成型后,再用细砂纸、砂轮打磨……一件木雕作品就基本完成了。最后,为了増加亮度、光滑度,还可以着漆。雕刻小件作品需要半个月,大件作品耗时几个月甚至一年。虽是以雕刻为主,但什么都要会,看料、画画、雕刻,甚至漆工都要懂。
耗时一年多打造完成的木雕作品《一带一路》,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2013年,他将一件两米长,500多斤的崖柏树根进行雕刻,利用原木的自然形体,共雕刻了11匹骆驼,体态丰盈,气势昂扬,寓意为“一带一路”,又雕刻了5个人物,寓意为“五通大道”,此外,他还利用崖柏原料上的天然孔洞作为城门,在旁边雕出城楼、参天古木,形似险峻的玉门关。这件崖柏作品,融入了许红阳深深的国家情怀,匠心独运,被送至“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进行展出,获得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一致赞美。如今,这件作品就放在许红阳木雕博物馆内,哪怕隔着厚厚的玻璃,也能让人感到崖柏的丝滑、山水人物的风致神韵、木雕技法的高超绝妙。
“这件作品叫《松鹤延年》,用崖柏雕刻,寓意长寿吉祥;这是《八骏图》,选用金丝楠木雕刻,寓意马到成功、前程似锦……你们看,它们虽是些平平无奇的木头,但经过精雕细琢,却可以展现万千世界。”许红阳说。他的大型崖柏木雕《美人鱼》以中国传统仕女的优雅风韵,结合西方故事的现代形式而成,其态美自然,恬静娴雅,于2014年荣获雕塑届重要奖项——刘开渠奖。
从一花一鸟到辽阔河山,从石桥长堤到绿柳楼阁,许红阳木雕博物馆内的作品集中了他从艺十多年的精华,从这些作品隐约可以看出他深耕传统又不断创新的路径。
“建立木雕博物馆,就是想通过这个平台创新和传承木雕技艺。”许红阳说。如今,他在沿袭与传承古艺的基础上,还自行设计出一系列现代艺术家居衍生品及装饰品,如茶具、灯具、寝具等。使古朴、厚重的雕刻艺术作品焕发出新时代的气息,走进了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