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河北省文化厅关于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公布燕子古乐传承人入选

2023-05-05 15:09分类: 河北文化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原标题:河北省文化厅关于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公布,燕子古乐传承人入选

  10月9日,河北省文化厅将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进行公示。本次共有255人被列入名单之中。其中,易县有5人入选。

  这项活动旨在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燕子古乐发源于燕下都遗址——易县高陌乡燕子村,传说是燕太子丹出生的地方。燕子古乐大约产生于明朝正德年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燕子村有一座观音禅寺塔,据现存的残碑记载,该塔建于辽代,明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重修。据传,明正德年间,一位来自外地的和尚担任观音禅寺重修的监工,寺庙修缮完成后,他将三套古乐曲传授给村民作为纪念,并留下古乐谱一本。

  此后,每逢寺庙诵经或有重大活动时,村民便组成20余人的乐队进行演奏,表达敬、祈平安、歌盛世的愿望。

  燕子古乐由云锣、笛、笙、管等文场乐器和鼓、镲、铙、板等武场乐器组成乐队演奏,音韵悠远古朴,原汁原味地保持了古曲的风格。

  燕子古乐与汉代鼓吹乐一脉相承,其曲名可从唐诗、宋词、元曲的曲牌中找到踪迹。燕子村至今仍完好保存着传承几百年的云锣和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手抄的古乐谱。古乐谱共收录曲目100余首,包括《麻义郎》、《挑袍》、《乐章▪花园》等三个套曲和几十首散曲。 2007年6月,燕子古乐被列入河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古乐已先后失传,很多古老的民间乐器,也先后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

  非常有幸的是,在燕都古城,您可以欣赏到一组“燕子古乐”。时间安排在每周六日,上午十一点开始,下午四点开始。这组传承了千百年的古乐曲,韵味独特,被称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活化石,可以带您穿越时空,梦回远古。

  燕子古乐历史深远,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古燕文明的代表和传承。中央民族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央音乐研究所副所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委张振涛教授等音乐专家、学者都对燕子古乐进行过深入的考察、研究,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近年来,燕子古乐多次应邀参加省、市调演。参加中央电视台节目录制。人民日报海外版,河北日报,河北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对燕子古乐做过专题报道。他就像一件传家之宝,以他不可替代的价值,向人们诉说着曾经的历史和岁月。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河北省文化巧借资源“闯天下”(图)

下一篇:河北历史成就和地域文化展览举行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brand86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