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82位河北籍开国将军!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在经历了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开国不久的抗美援朝战争之后,我军从1955年开始实行军衔制,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1965年就取消了军衔制。在这期间,有10位元帅、10位大将、57位上将、177位中将、1360位少将,合计共有1614位革命军人被授予将帅军衔。这些将帅,当年都曾跟随毛主席、朱总司令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为缔造新中国建立了丰功伟绩。把他们称为开国将帅,是名副其实、当之无愧的。
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根据地、红色故都瑞金都在南方,这革命的星星之火,首先是在南方各地燃烧起来的,所以开国将帅以南方各省居多,职务和军衔也是以籍贯为南方各省者居高,这种大体趋势,是历史形成的一种必然现象。
以授衔将帅的数量排列,排在前10位的依次是:1、江西(325位) 2、湖北(235位) 3、湖南(202位) 4、安徽(128位)5、河南(108位) 6、四川(含重庆99位) 7、山东(90位) 8、福建(83位) 9、河北(82位)10、陕西(63位)。
我们河北省开国将军的数量排在第9位,总共82人,其中有2位中将、80位少将。他们中少部分人是在土地革命时期入伍的老红军,大多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参军的老八路。将军乃军中之英才,开国将军更属凤毛麟角。在这里,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把他们的大名和军衔、籍贯郑重地书写如下(以下为按现在的地市进行整理):
韩振纪(中将,高邑)、邢荣杰(无极)、吕炳安(深泽)、李震(藁城)、李镜如(束鹿,今辛集市,下同)、谷广善(高邑)、张清化(获鹿,今石家庄市鹿泉区)、张蕴钰(赞皇)、宗凤洲(藁城)、聂济峰(晋县)、栗彬成(平山)、徐信(灵寿)、高占杰(束鹿)。
马卫华(唐县)、王璞(蠡县)、王子修(安新)、王之平(满城)、王砚泉(雄县)、王毓淮(雄县)、白志文(易县)、边疆(完县,今顺平)、刘世昌(安国)、刘光裕(安新)、刘秉彦(蠡县)、刘佩荣(雄县)、江潮(定县)、苏锦章(定县)、李孔亮(高阳)、李克忠(定县)、李君彦(定兴)、李雪炎(定兴)、肖平(定县)、吴树声(博野)、宋学飞(易县)、张逊之(蠡县)、陈亚夫(满城)、孟庆山(蠡县)、胡友之(安国)、殷希彭(安国)、傅继泽(博野)、戴金川(高阳)。
孙毅(中将,大城)、文击(原名刘树堂)(霸县)、刘永源(文安)、李静(文安)、郭卓辛(廊坊)。
王谦(永年)、李大磊(大名)、赵北源(大名)、崔建功(魏县)、裴志耕(大名)。
王启明(威县)、王蕴瑞(巨鹿)、吕士英(临城)、路扬(临城)、鲍奇辰(临西)。
王猛(盐山)、王泮清(盐山)、王智涛(沧县)、刘春(黄骅)、李伟(沧县,今沧州市)、辛国治(黄骅)、郭玉峰(海兴)。
王振东(饶阳)、朱军(景县)、刘有光(景县)、苏克之(深县)、李福尧(冀县)、吴罡(枣强)、张秀川(深县)、国林之(武邑)、曹中南(景县)。
王德(蓟县,今属天津)、范普权(庆云,今属山东)、封永顺(大兴,今属北京)。
这里需要对其中3位将军的籍贯和授衔时间加以说明。封永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原籍大兴县于1958年由河北划归北京。王德于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原籍蓟县于1973年由河北划归天津。范普权于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原籍庆云县于1965年由河北划归山东。因此,以他们被授予将军军衔时的籍贯为准,当年他们都是属于河北籍的开国将军。
孙毅老将军是我们河北的骄傲,是河北开国将军中知名度最高的一位,也是我军活到百岁的10位将军之一。孙老既有武将之威,又有儒将之雅,他博学多识,情趣高雅。毛主席亲切地称他“孙行者”,朱总司令呼他“孙胡子”。生前,他经常以“竹”和“莲”自喻,一生嗜竹爱莲。他把这两种植物的品格视作自己人生之路上的两块基石,学习竹子挺拔自直、虚心有节和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精神风貌。孙老说得最多的两句话是:“吃亏是福,吃苦是福”。孙老说的这句话是有来由的。红军长征开始前,他已经担任红军精锐部队教导师的参谋长,按规定长征时应该给他配备一匹马。但当“洋顾问”李德知道孙老是从旧军队起义过来的之后,就取消了应当配备给他的马匹。就这样,孙老迈开双腿,一直从中央根据地走到陕北。而且他的职务也是走一路降一路,从师参谋长降到团参谋长,后来又去掉了那个“长”字当了参谋。对此,他一点也没感到难过。新中国成立多年之后,当年的老战友还有人对孙老说:“长征时让您吃亏了、吃苦了!”孙老却说:“话不能这么说,长征时我走到陕北,直到今天,我每天走路的习惯就是从长征开始时养成的,我走出了一个好身体,我这叫因祸得福,我还得感谢那个‘洋顾问李德呢!”1955年授衔时,孙老给组织写信请求“宁低勿高”。担任总参顾问时,他连续3次“上书”请辞。他还是全国政协常委中第一个主动请辞的中共党员委员。孙老德高望重、淡泊名利,他最喜欢的一副对联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防部长上将,曾书赠孙老这样一副对联:“一身正气举国敬仰,两袖清风全民楷模。”
韩振纪老将军是我省仅有的两位开国中将之一。他1924年入保定军官讲武堂学习,他在革命战争年代的经历,与孙毅将军颇有相同之处,他们都于1931年参加宁都暴动,都参加了两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孙老担任过抗大2分校校长,韩老担任过抗大5分校校长。解放以后,韩老曾担任我驻苏联大使馆武官、总后勤部军械部部长、总后勤部副部长等职。这两位开国中将在数十年间一直保持着深厚的战友情谊。韩老夫妇病故得较早,孙老就把他们的子女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培养,经常给他们写信、寄书,鼓励他们一定要争气,要自学成才。韩老的女儿结婚时,孙老以女方家长的身份参加了她的婚礼,并以热情洋溢的致辞表达了良好的祝愿。
徐信于1937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英勇善战,多所贡献。抗美援朝时朝鲜战场是徐信大显身手的地方,他任师长的187师,发扬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敢于打硬战、夜战,大胆穿插迂回,给予敌军以致命打击,荣获“猛插分割”奖旗,彭德怀签发通报予以表彰。解放以后,徐信曾任63军军长、北京军区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助理、副总参谋长等职。他于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恢复军衔制后被授予上将军衔。徐信在担任副总长期间,负责分管我所在的部队,所以我与他有工作上的接触。徐信于2005年逝世,享年85岁。
文击于1937年参加八路军。1950年,他作为炮1师师长率部入朝作战,在云山战斗中,炮1师的火炮阵地离美军坦克只有三四百米,美军坦克几乎每辆都被炮击过两三次,对敌步兵再也起不到掩护作用。战斗结束后,文击和一个被俘的美军连长有过一次精彩的对话。美军连长说:“你们的士兵十分勇敢,炮火也很猛烈,压得我们抬不起头来。我看你们的大炮一定比我们多,白天打晚上也打,打得我们坐卧不安。”文击听到这里笑了,他说:“我们的战士勇敢是真的,但大炮可比你们少多了。不过我们知道怎样让有限的炮火发挥最大的威力。因此,你们会觉得我们的大炮无所不在。”一位美军记者叙述云山战斗时说:“美军被这锐利的攻势所震惊,他们从未经历过这样的战斗,这是一场中国式的葬礼!”解放以后,文击曾任我驻越南军事顾问团炮兵顾问、济南军区炮兵司令员、军委炮兵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文老现在已年近九旬、寿登耄耋,他仍然关注着军队特别是炮兵的建设。
这里还特别介绍一下我们河北的教授将军殷希彭同志。他1900年出生于安国县,1928年赴日本留学,获东京庆应大学病理学博士学位。他是河北省立医学院病理教学的创始人,是该学院当时最有声望的教授。1938年他毅然参加八路军的举动,犹如树立了一面旗帜。在他的影响下,他的一些同事和学生纷纷参军抗日。一时间冀中军区增加了许多医学教授和学生。白求恩到冀中军区时,看到这么多的教授,令他十分吃惊和感动。殷希彭不但自己投身抗日战争,他的两个儿子也参加了抗日队伍。1943年,殷希彭承受了巨大的打击和痛苦,他的长子在前方战斗部队牺牲,次子在反“扫荡”中遭敌机轰炸阵亡。他的妻子带着幼子,在最困难的时候,曾经沿街乞讨度日。殷老于1974年逝世,享年74岁。病重期间,元帅曾两次去医院探望他。殷老逝世后,聂帅又参加了他的遗体告别仪式。
最后,介绍一下无极籍的将军邢荣杰同志。邢荣杰于1937年参加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他转战于晋察冀边区。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强渡汝河时,担任二野某旅副旅长兼参谋长的邢荣杰,率领部队担任护卫,部队端着刺刀攻击前进,打下一个村庄又扑向另一个村庄,碰上敌人就打,打完又往前冲。在扫清了沿河的几个村庄的敌人之后,歼灭了位于公路北侧杨柳楼的守敌,迅速占领了公路右翼之陈庄、彭庄,向油坊店派出了警戒部队,从而杀出了一条长约5公里、宽约3公里的通路,保证了刘邓大军顺利渡过汝河。解放以后,邢荣杰曾任陆军36师师长、重庆步兵学校校长、我驻越南大使馆武官、陕西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
从上面河北这几位开国将军的简要生平和战斗片断中,可以看出我们河北广大军民为新中国建立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也可以看出我们河北开国将军所立下的汗马功劳。现在,当年那些横戈马上、为共和国奠基的老将们,多数已经作古,健在者逐渐减少。追寻他们的人生轨迹和戎马生涯,对我们这些后来人无疑是一种启迪和激励。让我们对那些已经逝去的开国将军表示深切的怀念和崇高的敬意,并衷心祝愿仍然健在的开国将军安度晚年、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