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文稷:霸州的三位女红色革命家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霸州有三位女革命家,她们就是彭真夫人张洁清,贺龙夫人薛明,李维汉夫人吴景之。霸州人尊称为“三大姑太太”。很多人都认为她们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她们的丈夫都是中央领导。可是不知道她们在结婚以前就已参加革命多年,已是久经考验的女革命家,结婚时已是县处级的革命干部。
张洁清,1912年8月,出生于河北霸县。1930年在国立北平师范大学读书时参加了地下党领导的"新兴剧社"、"师大生活社"等进步团体。1936年6月加入中国,是霸州最早的女革命家张秀岩的姪女。
十二岁时,她就帮助姑姑发传单、放哨、送情报,联络地下党。1932年加入左翼作家联盟,后来参加“12.9”学生反日爱国运动。在没有入党前就被当做“负责人”抓到南京宪兵队监狱坐牢。入党后,负责北京、天津党的联络,是天津党组织和北方局领导彭真的联络人,利用他叔叔的“大义社”掩护党的地下工作者,曾参加《天津妇女》杂志、天津妇女救国会的创建。1939年,任中共北方局机关支部书记。同年11月,与彭真同志结为革命伴侣,担任彭线任中央政策研究室研究员。解放后,任北京妇联副主任、彭真办公室副主任、商洛专区副专员,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副秘书长、顾问。
对于这位红色革命家,最让霸州人念念不忘的是1959年夏季给霸州送山芋秧子的事。1958年,由于“浮夸风”盛行,各村都比着吹牛报“跃进”成绩,地里的粮食很多没有收上来就报告收完了,很多地没种,也报告种好了,结果很多地撂了荒。1959年中央提出“反五风”,即反“浮夸风、共产风、瞎指挥风、强迫命令风、一平二调风”,这事全县库存的粮食也快吃完了。
当时的县委书记刘志远,一看这么多地没种上,人们要挨饿了,怎么办?就找张家的“姑太太”张洁清去求援。那时张洁清的丈夫彭真正当北京市委书记。听说霸州乡亲要遭难,二话没说就指示大兴、通州支援霸县“山芋秧子”。怎么运到霸县?决定用飞机。可是霸县没有飞机场啊!刘志远就说,可以扔到牤牛河里。那时牤牛河里有半槽水,山芋秧子扔到水里摔不坏。这样双翅膀的飞机载着大捆大捆的山芋秧就飞来了。从南孟开始,沿着牤牛河道,一直投到龙门口。每天四五架飞机,一连投了四五天。沿河东西两岸的各村,都到牤牛河里捞山芋秧子种地,使霸州不少村街度过了难关。有些散落的山芋秧遗落在牤牛河两边的大堤上,有的被河水冲到了中亭河滩上,成了一年两年连续生长的“野山芋”。1960年、1961年还有很多人到这里挖二茬、三茬的野山芋渡荒,救了不少人。据信安的乡亲说,那年也给信安运去了很多山芋秧,为这,信安还修了个土飞机场。
2015年5月27日,张洁清以103岁的高龄病逝于京。霸州老人们都说,张家姑太太救了很多霸州人,积了大德,修了大善,所以才这样长寿啊!
吴景之,霸州东关人,1909年生,是清朝漕运总督、河道总督吴邦庆的六世孙。中学阶段,受进步人士影响,对国家和革命的认识逐步深入。后入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学习。1932年暑假,在北平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所领导的反蒋抗日救亡运动。1933年7月从天津女师学院毕业后,受组织委派,先后在天津、河北、宁夏等地任国文教员,积极宣传革命思想。。1937年8月,抵达延安参加革命,同年10月,到延安陕北公学学习,1938年1月,加入中国,毕业后留在陕北公学工作,先后任女生队指导员、分校区协理员兼总支书记、宣传科科长、组织科科长、党总支书记等。1942年,与李维汉同志结为革命伴侣。1942年冬至1947年春,先后任陕甘宁边区政府研究室、行政处、办公厅秘书,1947年初,调中央城工部秘书处,负责民主人士的联络、协调、接待工作。1949年,参与新政协筹备。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统战部干部处(局)干事,机关党委办公室主任、副书记,文化处(局)副处长(副局长),知识分子工作处(局)副处长(副局长)等。文革中受到冲击,下放干校劳动。1978年后,任中央统战部干部局副局长,积极参与拨乱反正工作,落实起义投诚人员政策,同时协助李维汉同志撰写革命回忆录。1982年6月,离休后任中央统战部咨询组成员、党支部书记。
吴景之对自己的家人和亲属要求严格,从不徇私,决不谋私利。有的亲属找她安置工作,她耐心解释说,“我们舍弃优裕的生活,不顾生死投身革命,不是为了个人,也不是为了自家。不能我们进了城,就提拔自己亲属。”“我们是中国的脊梁,我们不能歪。我们歪一点,下面就歪一大片。我们一生都要站得直,走得正,才能带领群众完成振兴中华的大业。你们安心务农,好好种地,现在政策这样好,照样可以成为万元户。”对于家乡亲属的生活困难,她总给予帮助。每次都说:“给你们一些钱,除补贴家里生活外,主要用这些钱给孩子买书买笔,让孩子们好好读书,永远跟党走,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这些谆谆教诲和铿锵语言,充分展示了一个老员的纯洁党性和高尚情操。
薛明,原名王爱线日生于今霸州市胜芳镇的一个商人家庭。1930年,在她天津做地下工作的叔叔资助下,考入河北女子中学读书,1936年3月,秘密加入中国,担任地下党交通员,负责天津学联、民先、妇救会的联络工作,参加过中共地下刊物《华北烽火》《天津妇女》《民众抗日救国报》的编印和发行工作。1937年七▪七事变后,组织“平津流亡学生逼蒋抗日请愿团”,任支部委员。1938年初,受党派遣参加雷洁琼开办的妇女生活改进会。同年夏,奔赴延安。10月,进入延安中央党校、中国女子大学高级班学习。后任女子大学特别班指导员,负责长征女干部的教学辅导和思想工作。1941年,任延安县委常委、组织部长。1942年,与我军著名领导人贺龙结婚。1948年后,又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司令部政治处主任、军区机关党委副书记等职。
建国后,1950年任西南局妇女联合会常委、福利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处长。1958年,任贺龙副主席秘书、办公室主任、军委办公厅党委委员。1978年后,任解放军总参谋部军事检察院检察长、总参政治部顾问、总参政治部党委委员。1988年7月15日,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中共十二大代表,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
在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事检察院检察长期间,薛明身处全军最高检察官的岗位,做了很多整章建制、拨乱反正的工作。在审判、“”集团,肃清其流毒,清理其余党的工作中,坚持法纪、军纪、政策,胸怀坦荡,做到既不放过坏人,又不株连他人。对于能挽救的,做到仁至义尽、尽量挽救。显示了一个老员高度的政策水平和对党的赤胆忠心。受到党中央和的肯定和表彰。
2011年8月31日,薛明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是中国十大元帅夫人中最后一位去世的老人。2012年5月,薛明与贺龙元帅合葬于贺龙元帅的家乡——湖南张家界的天子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