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河北文化產業發展迎來新機遇

2023-04-29 09:10分类: 河北文化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影視城建設此伏彼起、動漫基地方興未艾,就在一個個文化項目落地、開工之時,河北文化產業正駛入快車道……

  更值得關注的是,此前河北省政協對文化產業發展進行過專題調研——該調研作為2014年12項重點課題調研之一,引起了河北省委主要領導的重視。該調研除了肯定文化產業快速發展,還強調“河北的文化產業發展水平,與作為經濟總量大省、文化資源大省和擁有‘兩環’區位優勢省份的地位相比,還不夠相稱、不夠協調。”

  “今年河北文化產業的迅速發展一個重要契機就是京津冀協同。”河北省決策咨詢中心主任胡冬原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對河北的文化產業來說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據介紹,今年8月底,三地舉行了京津冀文化領域協同發展戰略框架協議簽約暨項目對接洽談會,共同簽署《京津冀文化領域協同發展戰略框架協議》。據此框架協議顯示,三地將堅持優勢互補原則、共建共享原則、統一開放原則,推動京津冀區域文化一體化發展。就在那次會議上,40余個有代表性的重點文化產業項目,進行了項目推介與合作洽談,這樣的合作此前並不多見。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曉明也認為,打破原有行政格局的分割,讓區域內文化資源實現更有效配置是協同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

  業內專家認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中國經濟增長新引擎,區域內文化產業的合作與融合正在加速,將達到1+1+1>

  3的效應,提升京津冀文化產業整體發展。相比京津,河北的文化產業整體較弱,具有后發優勢,隨著協同發展的推進,將打開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除了面臨著絕佳的發展機遇,河北文化產業的加速發展也與當下的經濟環境密切相關。

  面對霧霾頻發、產能過剩、資源約束等諸多難題,河北提出不再以GDP增長率論英雄,著力破解發展與轉型的難題,著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也就是在綠色崛起的背景下,文化產業才得以迅速發展。

  據了解,自2012年以來,河北省委、省政府啟動實施了全省文化產業“三個十”建設,即每年重點培育打造十個文化產業強縣(市、區)、十個大型文化產業集聚區、十個重點文化產業項目,通過文化產業“三個十”評選活動,激發了各地發展文化產業的熱情,有效促進了重點文化產業項目的實施,加快了產業聚集,提升了全省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和專業化水平。

  “從微觀角度來觀察,不少企業正在轉型發展文化產業,文化正在成為不少企業家二次創業的方向。”中華炎黃文化研究院院長王強表示,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投身文化產業,已經成為河北轉型升級的新亮點。

  在河北重工業城市唐山,傳統企業涉足文化產業的現象比較突出。比如,百年老工業基地、中國第一桶水泥誕生地——啟新水泥廠經過改造,打造出啟新1889文化創意產業園。再比如,依托廢棄煤礦,開灤國家礦山公園建設落成,成為當地的熱門景點……

  然而面對文化產業的逆勢增長,河北省政協的專題調研報告卻認為——文化產業發展還存在不少問題和不小差距,文化產業的主要問題是“發展偏慢”。

  那麼河北文化產業發展暴露了什麼問題?“當前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文化產業園一涌而起,各地普遍重視硬件建設,忽視服務配套,導致產業后勁不足發展難有起色。”胡冬原表示。

  河北省社科院研究員陳璐認為,河北的文化產業園區建設過程中普遍缺乏配套服務平台,園區建設更注重“硬”設施,忽視“軟”服務。其實,文化產業園區和工業園區有很大的不同,需要具備融資輔助、人才服務、產業信息收集等多種功能,如果無法滿足這些需求,園區的文化企業會受到制約。究其原因,則是一些園區急於招商引資,在企業准入和落戶布局上存在著短期行為, 這已經成為河北文化產業園區發展中的“軟肋”。

  河北省政協的調研指出,河北文化旅游、演藝娛樂等領域開發程度較淺,品牌影響力較弱,盈利水平不高。“創新意識和能力普遍較弱,整體處在‘河北制造’和‘河北仿造’階段。而且,在發展文化產業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地方和部門思想認識不夠,在一些地方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亟待加強,一些政策偏於籠統、沒有細化等問題。

  河北省政協的調研認為,河北要緊緊抓住轉型升級和大力治污的歷史機遇,緊緊抓住我國人均GDP超5000美元后物質和文化需求空前旺盛的歷史機遇,緊緊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的歷史機遇。河北省文聯副主席、河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鄭一民也認為,發展文化產業要有大思路、大手筆。河北集中力量培養幾艘航空母艦,讓文化產業發展出現百舸爭流、爭芳爭艷的局面。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詳細】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放飞冀艺-河北省艰苦边远地区优秀文艺作品展演(第一场)”启幕

下一篇:内容营销专家刘鑫炜:图文就是互联网最好的记忆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365整形网 Axial Fans